美學四大學說根本性的錯誤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ings has two attributes: commonness and characteristic. The essence of beauty also has these two attribut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essence of beauty has these two attributes, which reveals the essence of beauty. If it does not have these two attributes, its definition is wrong. The definitions of the essence of beauty in previous aesthetic theories almost do not have these two attributes, or lack of commonness or lack of characteristics. The typical contemporary theory has no characteristics, the theory of the appearance of human essential power has no commonness, and the theory of concept and the theory of beauty in image have no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briefly points out the fundamental mistakes of the four theories.
【作者單位】: 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集團總公司;
【分類號】:B83-0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春元;;《聊齋志異》中的善惡報應作品散論(續(xù))[J];蒲松齡研究;2006年03期
2 鄭春元;;《聊齋志異》中仙人小說的喜劇色彩[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3 薛雯;朱光潛的文藝與道德關系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4 朱立元;路程;;新時期朱光潛美學思想中實踐觀念的發(fā)展及其啟示[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5 宋傳東;李澤厚美學批判[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6 韓德民;李澤厚與20世紀后半期中國美學[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7 陳元貴;淺論康德對克羅齊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8 喬東義;李澤厚實踐論美學的問題與反思[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9 江守義;劉欣;;“純正的趣味”:朱光潛的批評標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10 張蓊薈;沈曉紅;;淺析散文翻譯中的意境重構[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春鼎;;形象思維的環(huán)節(jié)和過程[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2 龔舉善;;轉型期美學的現代化行程[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嚴春友;;論實踐美學的理論缺陷[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4 李心峰;;“審美意識形態(tài)”說與新時期藝術本質研究[A];文藝意識形態(tài)學說論爭集[C];2006年
5 王偉;;從經典化到大眾化——李澤厚“美的歷程”[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費鄧洪;費茸;;我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不可忽視的內容——音樂的數學性[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高建平;;改革開放三十年與中國美學的命運[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08年卷)——理論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當代文論與審美文化的轉型[C];2008年
8 王馨曼;;馬克思《手稿》與中國美學熱[A];中國創(chuàng)意設計年鑒論文集2012[C];2013年
9 高紅櫻;;論環(huán)境審美價值的特性[A];科學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九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C];2013年
10 曹萬生;;美感心理與藝術活動——茅盾藝術美學觀札記[A];茅盾研究(第三輯)[C];198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厚平;美學視角下的文學翻譯藝術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及云輝;全景畫美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豪;中心性與開放性[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5 石健;靳以綜論[D];吉林大學;2011年
6 楊紅光;約翰·科里利亞諾創(chuàng)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7 董凱;武舞傳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學;2011年
8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領域[D];西南大學;2011年
9 羅紱文;李澤厚“情本體”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朱羽;“社會主義”與“自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新新;現代書籍設計中材料運用的新趨向[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季春燕;論藝術班的誦讀教學[D];蘇州大學;2010年
3 畢小蕊;中西方“移情說”物我關系差異探源[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王蘊如;演奏直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5 劉群;傳統(tǒng)服飾中造物思想的探析[D];江南大學;2010年
6 蔣園園;王蒙文學思想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弘強;高中作文創(chuàng)意中的美學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喬宇沫;論我國當代動畫電影中丑的形象塑造[D];南昌大學;2010年
9 陳純珍;中國門神畫藝術語言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林軍;傳統(tǒng)竹文化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維;;淺析美的本質[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年12期
2 周樹青;;從系統(tǒng)論看美的本質[J];云夢學刊;1986年02期
3 柳元培;試論美的本質[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1期
4 于傳勤;;也談美的本質[J];聊城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5 樊美筠;美的本質問題的歷史命運及啟示[J];文藝研究;1988年02期
6 王炎;;關于美的本質的探索[J];許昌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7 周寶璽;肖莉;;美是實體范疇還是關系范疇——對美的本質的一些理解[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8 袁柏梁;淺談美的本質和特征[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Z1期
9 劉仁榮;;美的本質新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9年03期
10 張政文;美的本質:從美的本源轉向藝術——康德對美的本質的二重解構[J];求是學刊;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蔣國良;;美的本質新論[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韓書堂;;文化多元主義與美的本質問題:關于形式化的歷史[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3 馬正平;;“美”字“六書”與“本義”研究述評[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郝毅;;試論我國現代科技館中的美學設計[A];2004年科技館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4年
5 馬利娜;;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美育[A];基礎教育理論研究成果薈萃(上卷一)[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楊春時;關于美的本質命題的反思[N];光明日報;2007年
2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美術評論家 曹利華;美的本質是什么[N];中華工商時報;2013年
3 中國青年出版社 鄧中和;書籍的印制與裝訂之美[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4 山東省濰坊學院 年仁德;讓數學課發(fā)出美的光輝[N];中國教育報;2002年
5 ;赤膽忠誠[N];黃山日報;2005年
6 劉業(yè)超;生命因創(chuàng)造而美麗[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7 仲言;文化何必拿“美女”說事[N];人民日報;2004年
8 張黔;物象美學的理論基礎[N];光明日報;2003年
9 馬以鑫;語文教學應突出審美[N];文匯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戴明朝;美的問題:人類學個案分析[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曹巖;和諧與自由的統(tǒng)一[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4971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9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