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美育與審美教育
[Abstract]:Aesthetic education is an organic part of aesthetic discipline and one of the educational policies of our country. In the past more than a century,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been understood as mental education in both aesthetic and educational circles. However, aesthetic education in theory and in fact can not withstand scrutiny. Only by accepting body aesthetic education as an organic par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an we construct its complete connotation.
【作者單位】: 貴州大學人文學院;
【基金】:2015年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課題“西方身體美學的思想資源整理研究”(項目經編號:15GZYB48) 貴州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項目“中華文化傳承與《美學概論》課程建設”(項目編號:Gdgj2015009)
【分類號】:G40-014;B8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卓斐;;拓展美學疆域 關注日常生活——沃爾夫岡·韋爾施教授訪談錄[J];文藝研究;2009年10期
2 彭富春;身體與身體美學[J];哲學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樊慶彥;;論《聊齋志異》的娛樂功能[J];蒲松齡研究;2011年01期
2 劉杰;;論《格薩爾》與《詩經》周民族史詩中的英雄救濟主題[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3 楊茂明;;尼采的“權力意志論”辨析[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4 王澤慶;;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胡適文學思想中的跨學科視角[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5 王昊;論元雜劇與法律文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6 胡友峰,岳介先;美學研究的精英立場與大眾立場[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7 蔣邦芹;;論海德格爾思想中的世界[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8 張f3麗;周玲;;大學人文素質教育審美化探究——以大學語文教學為例[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9 郭承波;;淺論建筑設計中的韻律美[J];安徽建筑;2006年06期
10 李道先,侯曙芳;試論工科院校大學生的審美教育[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春林;;角色同一與角色分裂——魯迅與盧那察爾斯基[A];魯迅與“左聯”——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楊麗坤;;關于休閑道德的幾點思考[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3 李永東;;區(qū)域文化與20世紀中國小說的消長沉浮[A];巴蜀作家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論文集[C];2006年
4 焦守紅;;崛起的“80后”新青春文學[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6)[C];2005年
5 張?zhí)礻?;莊子美育思想探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孫斌;張艷芬;;誰之道德與何種現代化——儒家道德與現代化問題[A];第二屆中國南北哲學論壇暨“哲學的當代意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王芳恒;;略論宗教對民族歷史文化的貢獻[A];布依學研究(之五)——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五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5年
8 周麗玲;;生命之源:對苗族民間文學的一種閱讀[A];貴州省寫作學會2007年務川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李國新;;滿石風動話線語——沂南北寨漢畫像石藝術特色闡釋[A];大漢雄風——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一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周計武;;現代主義的焦慮[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現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蘇勇;解構批評:形態(tài)與價值[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雪艷;中國當代漢族作家的“少數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吳舜立;自然審美:川端康成的文學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明輝;魏晉士人政治心態(tài)類型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董秀麗;20世紀90年代女性詩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徐進波;中國山水畫裝飾性探微[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9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季婧;理查德·羅蒂新實用主義真理觀探析[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華東方;遺山詞研究三題[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張小橫;女性身體的丑怪書寫[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葉喜冰;現代商業(yè)插畫與媒介發(fā)展的互動關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5 徐亞娟;高校公共藝術教育中德育滲透的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符熠;生——夢——死:尤金·奧尼爾藝術世界的狂歡化特征[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譚卓華;從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對陶淵明精神家園的守望[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徐杰;尤金·奧尼爾的精神生態(tài)意識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瑩;黑土地文化與蕭紅小說創(chuàng)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蘇健;李白詩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繼濤;;當代美育發(fā)展歷程及其問題的思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2 朱立元;;美育與人生[J];美育學刊;2012年01期
3 聶振斌;美育的歷史考察[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03期
4 李紅;;論美育心理學的產生、發(fā)展及現狀[J];心理學探新;1990年Z1期
5 樊美筠;第三屆全國高師美育研討會綜述[J];哲學動態(tài);1998年02期
6 王國健;美育的實現與教育觀念的更新[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2期
7 周躍良;關于美育的地位與美育理論研究[J];浙江師大學報;1998年04期
8 杜衛(wèi);美育理論研究的前景展望[J];浙江師大學報;1998年04期
9 陳池瑜;中國現代美育與藝術教育理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汪宏;近現代中國美育兩次發(fā)展高潮比較與啟示[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焦詮;范素文;;論美育(摘要)[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2 張正江;;蔡元培美育哲學思想初探[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馮川;單猛;;漫談語文美育及其實施途徑[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4 李存霞;侯萬福;孟亞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美育化[A];第五屆河北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周躍良;美育不再虛泛[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王德勝;美育如何可能“現代”[N];中華讀書報;2001年
3 本報記者 劉好光;美育:喚醒和照亮人性之美[N];中國教育報;2011年
4 樊琳;從開啟民智到美育啟蒙[N];東方早報;2012年
5 光言;曾繁仁與當代美育理論的建構[N];光明日報;2001年
6 東北師范大學學校辦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 楊朔鑌;教育家陳元暉與美育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7 錢初熹;寓教于“美”[N];光明日報;2007年
8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劉滬;美學應當成為教師必修課[N];中國教育報;2004年
9 沙林;要和諧 不要掠奪[N];中國教育報;2005年
10 亞陵;淺談中小學美術教育方法[N];西藏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鄭素華;審美教育行為特征的人類學探析[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進華;試論美育中的審美體驗[D];揚州大學;2004年
2 趙奎;當代美育理論建構的現實背景和理論基礎[D];西南大學;2010年
3 姜艷華;現代美育與人的感性發(fā)展[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彭建華;論美育與情感解放[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5 喬金果;身體與身體美育[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建中;論陶行知的生活美育理論及其當代啟示[D];貴州大學;2007年
7 張秀珍;基于?乱(guī)訓理論的學校教育與美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8 程鎮(zhèn)海;論蔡元培美育觀的現代性[D];浙江師范大學;2002年
9 徐勝群;核心堅守與開放空間:當代審美文化影響下的審美教育[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10 宋飛躍;陶養(yǎng)個體情感,,造就愉悅人生[D];貴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000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00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