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應當重視“欲”對美學研究的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8-10-14 17:32
【摘要】:中國古代思想特別是儒家思想將“欲”區(qū)分為物質之欲和精神之欲 ,同時探討了“欲”與“禮”“樂”的轉化及其審美意義。然而“欲”的審美品格長期以來被美學家嚴重忽視。應當重視“欲”對美學研究的意義 ,并深思其在現(xiàn)時代的轉化及其歷史的、文化的生成之途。
[Abstract]:The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especially the Confucian thought, divided "desire" into material desire and spiritual desire.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sire" and "ritual" and "music" and their aesthetic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 aesthetic character of desire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by aesthetician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ignificance of desire to aesthetic research and ponder its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esent age and the way of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ormation.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
【分類號】:B8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紅;林希逸以儒解莊及其原因[J];北方論叢;2003年05期

2 龐萬里;二程理學體系中的實學思想[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3 李春青;《三國演義》的啟示——談談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的“邊界”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胡獻忠;從民本走向民主:中國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演變歷程[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3年01期

5 欒亞麗;宋嚴;;儒家民本思想與民主化進程[J];遼東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李秋麗;;張h;易學思想初探[J];東岳論叢;2006年02期

7 梅珍生;論禮器的文化意義與哲學意義[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劉鐵芳;生命 道德 教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02期

9 馬東瑤,馬學林;論北宋熙豐時期洛陽詩人的詩學觀念[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劉萍;;電視廣告美感探析[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濂;;政治社會、多元共同體與幸福生活[A];“現(xiàn)象學與政治學”國際現(xiàn)象學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第十二屆現(xiàn)象學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義海;對明清之際中西異質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蘇州大學;2002年

2 馬曉英;顏鈞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3 王芳恒;馮友蘭社會文化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4 邢占軍;中國城市居民主觀幸福感量表的編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李兵;書院與科舉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6 林丹;王陽明哲學的現(xiàn)象學解讀[D];北京大學;2005年

7 李小成;文中子考論[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劉海濱;焦z延臚礱骰嵬ㄋ汲盵D];復旦大學;2005年

9 張完碩;宋代畫論美學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10 李蓉;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身體闡釋[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曉麗;身心與文質[D];西南大學;2007年

2 游建榮;消費時代的意義生產(chǎn)[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3 吳瑤;論知識的價值[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4 謝皓燁;宋元之際江西遺民詞研究[D];湘潭大學;2002年

5 肖陽光;東漢社會保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劉白明;中西傳統(tǒng)女性倫理價值取向的比較與反思[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謝旭;七子派文學理論與陽明心學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8 楊芳;柏拉圖的《法律篇》及其影響[D];內蒙古大學;2004年

9 朱磊;漢語“有”與英語“HAVE”比較的詮釋學探索[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10 陸軍;宋明理學中的德性與見聞之辨[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飛飛;;迷狂通向自由——從柏拉圖“迷狂說”的審美意義出發(fā)[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震;從認識論到生存論的感性及其審美意義[D];復旦大學;2004年

2 程金海;當代西方對話美學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范玉吉;試論西方美學史上趣味理論的變遷[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何林鮮;災難·死亡·生命[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文勇;審美與恐懼:克爾凱郭爾審美悖論[D];廣西師范大學;2006年

3 任亞榮;?碌膫惱韺W—美學初探[D];西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27113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7113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b0c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