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與孔子“中和”美學精神

發(fā)布時間:2018-08-16 10:01
【摘要】:孔子對《關雎》樂章的論述,在周代典禮用樂的背景下進行,"中和"是孔子對典禮用樂的基本要求。《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藝術精神,代表著典禮用樂的"中和"標準。正是在此意義上,"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成為孔子中和美學原則的代稱。
[Abstract]:Confucius' exposition of Guan Ju's movement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Zhou Dynasty ceremony with music, and "neutralization" was Confucius' basic requirement for ritual music. The artistic spirit of "Music without adultery, mourning without injury" was the artistic spirit of Guanju. Represents the standard of "neutralization" of ceremonial music. It is in this sense that "joy without adultery, sorrow without injury" has become the name of Confucius and the aesthetic principle.
【作者單位】: 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
【基金】: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編號:11DD14) 吉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2009B205)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83-0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子林;;“文以化成”:存在境域的提升——孔子審美教育思想詮論[J];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04期

2 陳望衡;;中國古代如何言說自然美[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高洪艷;;禮樂文化影響下的先秦儒家審美觀[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4 譚保斌;;論我國傳統(tǒng)美學中的“內(nèi)美”觀[J];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陳德獻;;理性與超越:李澤厚美學視閾中的儒道互補[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6 陳德獻;;李澤厚美學思想中的儒道互補[J];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7 李智偉;張鈺惠;;中國傳統(tǒng)山水美學之優(yōu)存價值探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高洪艷;;從《禮記》看儒家文質(zhì)并重的審美情趣[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馬德鄰;;孔子美學思想再評價[A];《與孔子對話——新世紀全球文明中的儒學》——上海文廟第二屆儒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道剛;;通往內(nèi)心之路——孔子美育目的論[A];《國學論衡》第一輯——甘肅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會學術論文集[C];1998年

3 何齊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討[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奇茂;;由視覺審美觀點剖析現(xiàn)代倫理生活[A];海峽兩岸道德發(fā)展論[C];2008年

5 李慶本;;原始儒學與中國古典美學原則的確立[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6 秦彥士;;人的二重性與藝術悖論——古代藝術政治論到現(xiàn)代功利論的文化誤區(qū)[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7 黃石明;;試論“中”的意義流變[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tǒng)”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8 郭之瑗;;試論“比德”性自然審美觀[A];孔學研究(第六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六次暨海峽兩岸第四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9 王毅;傅曉微;;“美善合一”是中國美學特點嗎——60年美學的理論基石還是理論盲點(提綱)[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趙家治;孔子的美學思想[N];協(xié)商新報;2010年

2 徐州師范大學校長 徐放鳴邋教授;儒家經(jīng)典中的審美智慧[N];新華日報;2007年

3 ;三看朱光潛的美學思想[N];解放日報;2008年

4 張海波;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哪些道德和人格教育資源[N];中國教育報;2004年

5 白蘭;魅力哲學[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5年

6 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 鄧軍海;美育三階:善感、趣味與境界[N];光明日報;2010年

7 劉長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養(yǎng)生是一種高尚的審美活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傅松雪;美在生成:時間美學導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聶春華;董仲舒美學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珍珍;“正名”與先秦儒家美學[D];鄭州大學;2005年

2 王曉燕;論孔子的美學思想[D];河南大學;2002年

3 左蕾;孔子美育思想的現(xiàn)代闡釋[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趙紅霞;論孔子生命美學的當代價值[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5 黃振濤;“夫子氣象”:對孔子人格魅力的美學稱述[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6 雷瓊芳;論荀子禮學思想的美學訴求[D];新疆大學;2007年

7 楊柳;先秦儒道美學思想中的“大”美[D];安徽大學;2007年

8 李志靈;論康德美學與孔孟美學的共通性[D];安徽大學;2007年

9 吳匕;美善相樂[D];貴州師范大學;2002年

10 吳珉;“中庸”的境域及其美學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21856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856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756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