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作為美學基礎(chǔ)的本體論的若干問題——與朱立元先生商榷

發(fā)布時間:2018-07-04 18:05

  本文選題:本體論 + 海德格爾; 參考:《學術(shù)月刊》1998年01期


【摘要】:自亞里士多德建立本體之學后,就形成廣狹兩種意義的本體論。廣義的本體論是對存在物之所以存在的研究,它不同于以存在物為對象的實證科學;狹義本體論是對事物對象的本質(zhì)存在及萬事萬物終極根源或第一本質(zhì)的探討。海德格爾推動了傳統(tǒng)本體論向現(xiàn)代本體論的轉(zhuǎn)化。其新的理念是,本體論學說不再從事物的本質(zhì)和終極根源來說明存在之為存在,其核心問題是存在的真理問題,是存在本身。文章?lián)苏撟C了海德格爾與黑格爾、海德格爾與薩特的區(qū)別,并對當前本體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Abstract]:From Aristotle ' s theory of ontology , the ontology of the two meanings is formed . The general ont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object and the ultimate root cause or the first essence of all things .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
【分類號】:B83-06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鄭家建;論嚴復的自由主義思想[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0年05期

2 魏敦友;存在問題的追問與實體思維和建構(gòu)──論西方實體主義思維方式的形成理路[J];青海社會科學;1999年05期

3 王曉華;自體中心的本體論根據(jù)與對唯我論和人類中心主義的消解[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5年06期

4 邱紫華;20世紀中國美學研究的歷史反思[J];文藝研究;1999年06期

5 王曉華;超越主體論文藝學——新整體論文藝學論綱[J];學術(shù)月刊;2002年07期

6 王路;“是”、“所是”、“是其所是”、“所是者”──關(guān)于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中幾個術(shù)語的翻譯[J];哲學譯叢;2000年02期

7 王路;“是本身”與“上帝是”——“是”的存在涵義探尋[J];世界哲學;2003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立新;刑事訴訟平衡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李俊文;社會存在本體論[D];黑龍江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Y.約維爾;巫白慧;;存在主義與歷史辯證法[J];世界哲學;1980年04期

2 安德烈·巴贊 ,崔君衍;攝影影象的本體論[J];世界電影;1981年06期

3 K.德拉康帕涅 ,江小平;關(guān)于梅洛-龐蒂的一次談話[J];國外社會科學;1981年08期

4 ;讀者·作者·編者[J];哲學動態(tài);1981年09期

5 楊靜凱;物質(zhì)范疇在辯證唯物主義本體論和認識論中的異同——兼與袁宏毅同志商榷[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1982年03期

6 陳良瑾,張尚仁;現(xiàn)代自然科學與哲學基本問題[J];社會科學輯刊;1982年05期

7 俞宣孟;;海德格爾的基本本體論述評[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5期

8 張慶熊;;“譯不準原理”和“世界觀的相對性”——奎因哲學思想述評[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2年03期

9 塔·安·庫茲明娜;駱開廉;;自由的本體論與文化虛無主義——讓-保羅·薩特[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1982年08期

10 孫顯元;辯證法也就是本體論[J];江淮論壇;1983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立文;;戴震對朱熹形而上本體論的批判(提要)[A];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0年

2 陶水平;;文藝理論“現(xiàn)代性問題”之思考[A];“新中國文學理論五十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3 麥永雄;;關(guān)于文明的位移與磨合的思考[A];面向二十一世紀:中外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張開焱;;詩人何為與詩人為何[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5 張子中;;關(guān)于藝術(shù)本源的美學思考[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6 毛萍;;論美學的知識論框架[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7 程仲棠;;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思潮對邏輯的沖擊[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8 何向東;袁正校;;先秦諸子關(guān)于符號學基本模式的論述[A];第一屆、第二屆東亞符號學國際會議論文集[C];1998年

9 張波;;對世界意義的追問——以海德格爾的思辨方式觀照張載[A];“張載關(guān)學與實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10 藍旭;;入世的執(zhí)著與超越——海德格爾與李白[A];中國李白研究(1997年集)[C];199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懷;從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的理論分野談起[N];光明日報;2000年

2 祝勇;海德格爾與納粹主義[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0年

3 江暢;從哲學的價值層面關(guān)注人類的生存[N];社會科學報;2000年

4 張賢根;藝術(shù)語言與技術(shù)語言的區(qū)分[N];社會科學報;2000年

5 寧新昌;辯證法的人文情懷[N];社會科學報;2000年

6 葉秀山;仍在路上[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7 鄧曉芒;從“語言學轉(zhuǎn)向”到“文字學轉(zhuǎn)向”?[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8 祝勇;海德格爾與納粹主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9 敬文東;局外人的心靈史[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10 田海平;《哲學的追問——從“愛智慧”到“棄絕智慧”》[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志;基于邏輯情景演算的虛擬企業(yè)過程建模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2 楊學功;本體論哲學批判[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張鋒銘;虛擬企業(yè)工作流研究及基于多代理和Web服務(wù)的原型系統(tǒng)實現(xiàn)[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4 蔡波;虛擬企業(yè)基于知識的產(chǎn)品概念設(shè)計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5 韓偉力;分布式環(huán)境下的約束訪問控制技術(shù)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6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郭美華;熊十力本體論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劉翠;人的生存本體論結(jié)構(gòu)[D];黑龍江大學;2003年

9 董紅召;行業(yè)型企業(yè)聯(lián)盟及其分形網(wǎng)絡(luò)協(xié)作理論與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10 郝文杰;石濤畫學與海德格爾藝術(shù)哲學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旭光;海德格爾與西方思想的兩次轉(zhuǎn)渡[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陳迎年;海德格爾存在論差異中的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李欣;本體論視域中的美善關(guān)系[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4 韓連慶;論海德格爾對《純粹理性批判》的現(xiàn)象學解釋[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辛明海;個性化信息服務(wù)中的本體論自動分類和多Agent技術(shù)[D];華僑大學;2002年

6 王曉紅;海德格爾的詩學思想[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7 伍世文;海德格爾的詩性拯救[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公善;海德格爾美學思想述評[D];安徽大學;2002年

9 廖偉;作為方法的整體視域與海德格爾的技術(shù)哲學[D];四川大學;2002年

10 周惠杰;馬克思主義人學本體論初步構(gòu)想[D];黑龍江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0969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969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a4f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