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學在內(nèi)地的轉(zhuǎn)述譯介和話語建構(gòu)
本文選題:主體間性 + 話語分析; 參考:《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摘要】:接受美學在內(nèi)地三十年的傳播歷程,經(jīng)歷著轉(zhuǎn)譯、轉(zhuǎn)述評介,再到結(jié)合傳統(tǒng)詩學資源,進行本土化再造的演化過程。然而漢語知識界對接受美學的接受,也體現(xiàn)著選擇性的疏離,即存在著重視批評實踐而輕原理研究,關(guān)注前期論述忽略后期修正,缺乏對其主體間性內(nèi)核的正面論述等問題。而發(fā)掘并吸收其主體間性詩學思想,有助于促進中國現(xiàn)代美學進行主體間性轉(zhuǎn)型。
[Abstract]:In the thirty years' spreading cours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in the mainland, it has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transliteration, review and review, and then the process of localiz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oetics resources. However, the acceptance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i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lso reflects the selective alienation, that i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practice of criticism, neglecting the revision of the later period and lacking the positive exposition of the inter-subjectivity core. To explore and absorb the intersubjectivity poetics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intersubjectivity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作者單位】: 泉州師范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
【基金】:福建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博士項目(2011C015)
【分類號】:B83-0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春時;;審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1年04期
2 劉彥順;;從實踐感、時間性與社會時間論馬克思的休閑美學思想[J];社會科學輯刊;2011年04期
3 閻國忠;;誰在接著朱光潛講?——“主客觀統(tǒng)一”說的邏輯展開[J];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1年01期
4 王昌樹;;論哈貝馬斯的審美現(xiàn)代性思想[J];社會科學家;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戴冠青;陳志超;;“主體間性”美學理論對中國美學發(fā)展的意義[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楊春時;中國美學的主體間性轉(zhuǎn)向[N];光明日報;2005年
2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 肖建華;當代美學的審美主義轉(zhuǎn)向[N];光明日報;2009年
3 張玉能;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考察[N];文藝報;2009年
4 安佰鴻 北京語言大學;生態(tài)美學會通中西文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尹航;論杜夫海納美學思想的主體間性內(nèi)涵[D];山東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文通;海德格爾的主體間性美學思想[D];廈門大學;2006年
2 高春民;生態(tài)美學:一種新的美學形態(tài)[D];新疆大學;2008年
3 張勤;走向生態(tài)審美[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4 韓紅艷;主體的感性之美[D];西北大學;2007年
5 葉超群;生態(tài)美學:個體精神生態(tài)的建構(gòu)及價值[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瑋;當前國內(nèi)生態(tài)美學研究中的哲學基礎(chǔ)問題探索[D];延安大學;2010年
7 賈凡;馬克思實踐生存論與當代生存美學的發(fā)展進路[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梁莎;杜夫海納美學探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8700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870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