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論中西美學視野中的聽審美

發(fā)布時間:2018-03-17 15:15

  本文選題:中國傳統(tǒng)美學 切入點:西方美學 出處:《學術(shù)論壇》2006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中西美學都注重聽審美,但二者處于不同的維度之中。在中國傳統(tǒng)美學中,聽審美所強調(diào)的是一種自然體驗,莊子的心齋把它闡發(fā)到了極致同時也把它帶向了邊界。而西方美學中的聽審美主要是人神同在的一種超越性的經(jīng)驗,通過與自然的分離,它使精神獲得了不斷的發(fā)展,但也抽掉了感性活動的豐富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聽在中西美學中的不同審美經(jīng)驗是我們反思審美生存的重要思想資源。
[Abstract]: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pay attention to listening aesthetics, but they are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listening aesthetics emphasizes a kind of natural experience. Chuang Tzu's Xin Zhai has elucidated it to the extreme and also brought it to the boundary. But in western aesthetics, listening aesthetics is mainly a 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 of the presence of man and God. Through its separation from nature, it makes the spirit continuously develop. But it also removes the richness of perceptual activities and the sense of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Listening to different aesthetic experienc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i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 for us to reflect on aesthetic existence.
【作者單位】
【分類號】:B83-0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英;用系統(tǒng)觀點看人生幸福[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S1期

2 顏翔林;;論藝術(shù)和死亡的美學聯(lián)系[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于桂芝;;論和諧社會的馬克思理論淵源[J];學習與探索;2006年01期

4 劉紅星;中西最早的私學初探[J];云南財貿(mào)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張祥龍;數(shù)學與形而上學的起源[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6 溫克勤;略論康德對“幸福論”倫理學的批判[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7 于鳴鏑;三論圖書館工作諧振律[J];圖書館界;1995年02期

8 張洪潭;雅典奧運啟示錄[J];體育與科學;2004年06期

9 張志軍;馮契的實踐觀[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1年01期

10 鹿麗萍;黑格爾藝術(shù)觀略論[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周可真;;生活論——哲學的后現(xiàn)代形態(tài)[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上)[C];2006年

2 唐圣;;論美學的邊界[A];“和諧社會中的美學與高校美學教育”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大為;;“詩意人類學”:中國古典詩學與解構(gòu)主義的精神會通[A];中國新詩一百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宗啟;印度佛教中國化與中國古代文論的建構(gòu)[D];四川大學;2007年

2 焦明甲;從“物性邏輯”到“人性邏輯”[D];吉林大學;2007年

3 程現(xiàn)昆;科技倫理研究論綱[D];吉林大學;2007年

4 張勇;西方心理學人文取向的生成與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金劍;生產(chǎn)率增長測算方法的系統(tǒng)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6 劉利民;在語言中盤旋[D];四川大學;2007年

7 李滟波;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元素及其文化意蘊[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倪素香;善惡論[D];武漢大學;1998年

9 潘建紅;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與道德教育重建[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孫葆麗;奧林匹克運動人文價值的歷史流變[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先奎;柏拉圖的未成年人教育思想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軍;論法律中的人文精神[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3 劉賢伍;論和諧精神與人權(quán)思想及其當代價值[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4 鄧國元;王陽明與奧古斯丁善惡觀比較[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5 吉力;邏輯和哲學視野中的真之符合論[D];山西大學;2007年

6 楊麗;論五四鄉(xiāng)土小說的死亡敘事[D];山西大學;2007年

7 錢海鋒;化學教學中的合作探究學習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8 袁強;教學場域中的教師個人實踐智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靜;古韻悠遠 今繹綿長[D];山西大學;2007年

10 莊亞雄;西方社會契約思想發(fā)展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安治;畫品與風格[J];美術(shù)研究;1984年04期

2 梁歸智;;《紅樓夢》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美學史上的一幕悲劇[J];紅樓夢學刊;1984年01期

3 葉朗;中西文化研究的兩個問題[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5期

4 李沖;攝影藝術(shù)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2期

5 王效明;表現(xiàn)與再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美學特質(zhì)之我見[J];中州學刊;1991年02期

6 李冬生;;審美體驗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J];江蘇社會科學;1991年05期

7 李國盛;氣壯山河——評畫冊《周韶華》[J];中國圖書評論;1993年05期

8 徐良;和: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文化精神[J];齊魯學刊;1995年02期

9 ;和: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文化精神[J];文藝理論研究;1995年04期

10 王晉中;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審美標準[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駿,

本文編號:16252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6252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962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