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論德意志建筑藝術》的美學精神
本文選題:歌德 切入點:哥特式建筑 出處:《東方論壇》2013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歌德的《論德意志建筑藝術》從三個方面引申了其美學理論:一、對德國新古典主義的批判;二、對德意志哥特式建筑精神的重新認識;三、從德意志民族精神的獨特性角度提出特征論觀點。但歌德理解的德意志哥特式精神實際上并不是中世紀的哥特式精神,而是一種明顯具有新古典主義人性內(nèi)涵的新的時代精神。
[Abstract]:Goethe's "on German Architectural Art" extends its aesthetic theory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criticism of German neoclassicism; second, reunderstanding of German Gothic architectural spirit; thir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niqueness of the German national spiri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haracteristic view, but the German Gothic spirit understood by Goethe is not the medieval Gothic spirit, but a new era spirit with obvious connotation of neo-classicism.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牛津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B83-0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錚;;語文教學應當追求以人為中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1期
2 方芝燕;;激情堅守與理性缺位——維特精神的時代性及普遍性[J];安順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3 高勝兵;;《浮士德》對《約伯記》的繼承與超越[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7期
4 倪陽;;畢生經(jīng)驗的濃縮——歌德《遺囑》一詩解讀[J];滁州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5 尹星;;閱讀世界文學的挑戰(zhàn)與對策——大衛(wèi)·達姆羅什的《怎樣閱讀世界文學》[J];外國文學;2009年03期
6 劉萍;;《親和力》與歌德晚年對啟蒙理性的反思[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7 羅漫;罪、美、情:《長恨歌》的批罪與審美[J];江漢論壇;2004年02期
8 陳軍;陳金剛;;飲食譬喻:中西文論比較新視角[J];江漢論壇;2008年04期
9 高小艷;;文化傳播視野中的圖書版本學研究——以《歌德談話錄》中文譯本為例看異質(zhì)文化的容受[J];今日南國(理論創(chuàng)新版);2008年06期
10 肖震山;;現(xiàn)場性:戲劇的一種美學個性[J];教育探究;200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宋向紅;論“五四”小說理論批評的現(xiàn)代轉(zhuǎn)換[D];廈門大學;2008年
2 楊莉;拜倫敘事詩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王靜;歌德藝術觀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顏紅;試論“靜穆”的東西方審美理想[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綱;荀子孝道思想述論[D];鄭州大學;2010年
3 毛赫男;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問題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4 齊雪莉;多重理論視域下的“藝術家生存”困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煒;論《墻上的斑點》小說藝術的先鋒試驗性[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高永;母題理論探析[D];天津師范大學;2007年
7 張文婷;論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D];西北大學;2009年
8 張楠;《親合力》的倫理維度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9 孫愛萍;安徒生與歐洲童話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D];黑龍江大學;2009年
10 閆瑞卿;管窺中西文化的會通[D];西北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燕;;歌德與席勒美學思想比較[J];考試周刊;2008年11期
2 陳懷宇;;赫爾德與中國近代美學[J];現(xiàn)代哲學;2008年04期
3 逯紅梅;;歌德與席勒的自然美論對現(xiàn)實的意義[J];世紀橋;2010年03期
4 施銳;;歌德的“形態(tài)學”美學觀念及其現(xiàn)代性文化啟示[J];文藝理論研究;2011年03期
5 云慧霞;;宗白華對歌德的研究概述[J];云夢學刊;2007年03期
6 高蕊;;飄逸自由的感受與體悟——談宗白華美學研究的個人特色[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余淵;;歌德論自然與藝術的關系[J];學術月刊;1963年04期
8 葉紀彬;;歌德典型理論述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4期
9 徐林祥;;有關席勒和《論素樸的詩與感傷的詩》的幾個問題——和徐緝熙同志商榷[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1年02期
10 ;名人談美[J];婦女生活;198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確;;論美學的人間性[A];美學在中國與中國美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寧;德意志造型美學中的古典意識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2 施銳;德意志“希臘想象”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韓笑;歌德美學思想中的自然觀[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2 簡顯鵬;美學與革命[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3 盛況;歐洲中世紀美學思想和藝術價值新論[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56566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65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