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麗的商品:晚期資本主義的身體美學
本文關鍵詞:最美麗的商品:晚期資本主義的身體美學
更多相關文章: 晚期資本主義 最美麗的商品 身體美學 馬克思 鮑德里亞 感性
【摘要】:馬克思在《資本論》就指出資本主義具有把一切商品化的趨勢,在晚期資本主義這種商品化與審美相結合,最成功的范例就是身體的商品化和審美化,資本主義充分發(fā)掘身體的感性潛力,將身體變成最美麗的商品。鮑德里亞對晚期資本主義身體美學的研究表明,消費主義邏輯巧妙地利用了身體的美學因素,建構起現代身體神話,在此神話中身體崇拜尤其是女性身體崇拜成為一種新的宗教。消費主義還把歷史上的身體的解放意識形態(tài)暗中置換,使解放的身體落入消費主義的陷阱,沉溺在低淺感性的甜蜜享樂之中,失去了與現實的聯系和批判意識。資本主義對人類感性的開發(fā)利用,提醒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分析席勒、馬克思、馬爾庫塞等美學中的感性因素,并對晚期資本主義的感性美學進行批判。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學院文學院;
【基金】: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資本論》的詩性話語研究”(13YJA751018)
【分類號】:B83-092
【正文快照】: 按照馬克思的基本論斷,資本主義天然地就具有一種特殊的美學傾向,因為資本主義的唯一目的就是賺取最大的剩余價值,對交換價值的追求,是資本主義內在的動力,這就導致資本主義由生產主導必然通向消費主導,為了刺激消費,資本主義就要盡可能地調動人類的欲望沖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浩斌;;試論馬克思恩格斯的實踐正義觀及其理論構建[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2 王海斌;;論馬克思實踐觀的主體向度[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1期
3 邵艷軍;;試論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與馬克思生態(tài)思想的內在聯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4 袁家群;論人的最高本質及其同勞動、社會的關系——關于馬克思和恩格斯“人的本質學說”的新探索[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湯文曙;陳明秀;;社會歷史中的自然觀——兼談盧卡奇的“自然是一個社會范疇”[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6 湯文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哲學及其基本范疇[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周琦;;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的剖析及其當代意義[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芮必峰;健全的社會與健全的傳播——試論弗洛姆的傳播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9 陶富源;關于價值、人的價值的幾個問題[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10 陶清;;自然觀:莊子與懷特海比較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2 任雪萍;企業(yè)管理價值生態(tài)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孫峰;當代中國德育價值觀的變革[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白雪峰;當代中國大學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D];遼寧大學;2010年
6 田慶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7 吳建平;人類自我認知與行為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8 宋桂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收入分配差距調節(ji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及云輝;全景畫美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佟軼材;共青團工作思想方法的當代創(chuàng)新[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J. 哈貝馬斯;張繼武;;論晚期資本主義社會革命化的幾個條件[J];哲學譯叢;1983年02期
2 盧海峰;后現代主義與晚期資本主義[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3 王卓玉;張立新;;時間的商品化和消費化:晚期資本主義文化批判[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0年03期
4 梁苗;;論后現代主義與晚期資本主義之間關系的再思考——兼論杰姆遜的后現代主義觀[J];理論觀察;2010年05期
5 陳燕;;物化的社會:阿多諾對晚期資本主義的素描[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03期
6 陳學明,盧曉紅;馬克思主義與晚期資本主義社會——詹姆遜對馬克思主義當代意義的論證[J];教學與研究;2001年08期
7 宋德孝;翁順利;;馬克思主義歷史語境中的后現代主義——詹姆遜的晚期資本主義思想淺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8 楊生平;;后現代主義: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主導——佩里·安德森《后現代性的起源》評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09期
9 王曉升;后現代主義與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J];學習與探索;1996年02期
10 周懷紅;;馬克思主義視野中的后現代主義——評詹姆遜的《后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守昌;;哈貝馬斯的晚期資本主義理論:國家干預論與技術統(tǒng)治論[A];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年會年會暨西方技術文化與后現代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詹姆遜;;詹姆遜題詞[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4)[C];2004年
3 岳雯;;摩爾:想象的帝國[A];都市文化研究(第2輯)——都市、帝國與先知[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鳳才;如何克服晚期資本主義文明危機?[N];學習時報;2004年
2 黑龍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韓雅麗;詹姆遜晚期資本主義理論的分析維度[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3 趙斌;社會分析和符號解讀:看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大眾文化[N];光明日報;2001年
4 曹衛(wèi)東;資本主義制度危機與世界的未來[N];中國教育報;2002年
5 寧媛 饒思中;要消費,,更要承擔責任[N];文藝報;2004年
6 黃力之;警惕貴族化、物欲化傾向[N];文藝報;2005年
7 蕭武;“帝國時代”[N];中國郵政報;2003年
8 ;“流亡”于一切之外[N];社會科學報;2014年
9 捷爾吉·塞爾/文 張文成/編寫;歐洲面臨十五個挑戰(zhàn)[N];社會科學報;2002年
10 ;新書點評(6版)[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呂佳翼;晚期資本主義與過渡社會—埃內斯特·曼德爾的兩條思想戰(zhàn)線[D];復旦大學;2014年
2 包立峰;意識形態(tài)幻象與晚期資本主義現實[D];吉林大學;2009年
3 鄭曉松;技術與合理化[D];復旦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忠華;克勞斯·奧菲關于晚期資本主義國家矛盾的理論[D];廈門大學;2001年
2 曾現鋒;論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的意識形態(tài)意義[D];中共上海市委黨校;2007年
3 余波;哈貝馬斯晚期資本主義合法化危機思想述評[D];蘇州大學;2003年
4 馬超;詹姆遜“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理論研究[D];清華大學;2007年
5 劉莎;詹姆遜晚期資本主義文化觀探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陸峰;詹姆遜晚期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解析[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7 王小麗;詹姆遜主導文化理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8 孫會芳;論詹姆遜后現代主義批判的馬克思主義特質[D];河南師范大學;2014年
9 呂勇;經由程序主義民主重構法律合法性[D];廣西大學;2008年
10 蔡丙丙;從文本梳理到意義詮釋[D];寧波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1550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15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