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畫家高克恭散論
發(fā)布時間:2021-06-18 11:42
元代繪畫以山水畫最為盛行,其創(chuàng)作思想、藝術(shù)追求、風(fēng)格面貌均反映了畫壇的主要傾向,影響后世也最為深遠。高克恭是宋末元初繪畫風(fēng)格轉(zhuǎn)變時期的重要人物,他在繪畫史上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畫家。他在繪畫上勤奮專研、勇于創(chuàng)新、碩果累累,對后世影響極大。元人張羽將他與趙孟頫相提并論,稱譽為“近代丹青誰最豪,南有趙魏北有高!北疚闹饕ㄟ^對高克恭的一些相關(guān)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論文分五個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高克恭的家世及其生平行狀,對他的的生平、家事、政治、性格愛好及社會地位來進行分析和了解。第二部分是高克恭的畫學(xué)淵源及博采眾家,這一部分主要是從他繪畫思想和藝術(shù)風(fēng)格上,著重的對高克恭繼承米氏云山畫法進行討論、研究和分析,并且盡可能多的收集他的作品,從賞析其傳世作品中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山水畫,云山高下,氣韻閑逸,有著鮮明的藝術(shù)面貌,從而吸引了不少畫家,使得仿效高克恭的繪畫方法蔚然成風(fēng)。在明清之際,仿古風(fēng)氣尤為盛興,董其昌南北宗論提出后,董巨、米芾均成為文人畫家所力求摹古的對象,各畫家憑借著自己對高克恭的理解來仿效他。這樣一來,師法高克恭也就成了明清繪畫史上一個不可忽視的現(xiàn)象,而高克恭的畫壇地位也隨之發(fā)生變化,這...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xué)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高克恭的家世及其生平行狀
1.1 西域人的社會地位
1.2 高克恭的家世
1.2.1 高克恭的祖父
1.2.2 高克恭的家庭
1.3 高克恭的生平
1.4 高克恭的性格及愛好
2 高克恭的畫學(xué)淵源及博采眾家
2.1 高克恭的繪畫思想
2.2 王庭筠對高克恭的影響
2.3 趙孟頫對高克恭的影響
2.4 李衎對高克恭的影響
3 高克恭的畫跡
3.1 《云橫秀嶺圖》
3.2 《春云曉靄圖》
3.3 高克恭其他傳世作品
4 高克恭對中國繪畫發(fā)展的影響
5 畫史上對高克恭的評價
結(jié)束語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fù)古:元代山水畫風(fēng)格成因研究[J]. 李鑄晉,楊振國. 美苑. 2005(03)
[2]元代回回畫家高克恭叢考[J]. 馬明達. 回族研究. 2005(02)
[3]中國畫尚“意”論[J]. 王余. 裝飾. 2004(12)
[4]對元代色目人家族的考察——以烏伯都剌家族為例[J]. 馬娟. 回族研究. 2003(03)
[5]元代回回高克恭存逸畫目推索[J]. 馮雪紅,吳建偉. 回族研究. 2001(03)
[6]試論米氏云山圖式系統(tǒng)的歷史演變[J]. 吳自立. 杭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00(01)
[7]元代宮廷繪畫史及佳作考辨[J]. 余輝.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8(03)
[8]元代宮廷繪畫機構(gòu)初探[J]. 余輝.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8(01)
[9]中國山水畫中“點”的作用[J]. 王恪松. 河南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1997(04)
[10]米派云山歷史傳承與風(fēng)格演變初探[J]. 徐翎. 新美術(shù). 1995(04)
本文編號:3236599
【文章來源】:山西師范大學(xué)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高克恭的家世及其生平行狀
1.1 西域人的社會地位
1.2 高克恭的家世
1.2.1 高克恭的祖父
1.2.2 高克恭的家庭
1.3 高克恭的生平
1.4 高克恭的性格及愛好
2 高克恭的畫學(xué)淵源及博采眾家
2.1 高克恭的繪畫思想
2.2 王庭筠對高克恭的影響
2.3 趙孟頫對高克恭的影響
2.4 李衎對高克恭的影響
3 高克恭的畫跡
3.1 《云橫秀嶺圖》
3.2 《春云曉靄圖》
3.3 高克恭其他傳世作品
4 高克恭對中國繪畫發(fā)展的影響
5 畫史上對高克恭的評價
結(jié)束語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fù)古:元代山水畫風(fēng)格成因研究[J]. 李鑄晉,楊振國. 美苑. 2005(03)
[2]元代回回畫家高克恭叢考[J]. 馬明達. 回族研究. 2005(02)
[3]中國畫尚“意”論[J]. 王余. 裝飾. 2004(12)
[4]對元代色目人家族的考察——以烏伯都剌家族為例[J]. 馬娟. 回族研究. 2003(03)
[5]元代回回高克恭存逸畫目推索[J]. 馮雪紅,吳建偉. 回族研究. 2001(03)
[6]試論米氏云山圖式系統(tǒng)的歷史演變[J]. 吳自立. 杭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 2000(01)
[7]元代宮廷繪畫史及佳作考辨[J]. 余輝.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8(03)
[8]元代宮廷繪畫機構(gòu)初探[J]. 余輝. 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8(01)
[9]中國山水畫中“點”的作用[J]. 王恪松. 河南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 1997(04)
[10]米派云山歷史傳承與風(fēng)格演變初探[J]. 徐翎. 新美術(shù). 1995(04)
本文編號:32365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23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