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金石癖,應(yīng)并說翁黃 ——黃易與翁方綱交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1 05:16
清代乾嘉時期是中國金石書畫之學大為繁盛的時代,產(chǎn)生了著名的乾嘉學派。這一時期的學者中,翁方綱和黃易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都成為了乾嘉時期著名的學者。二人雖在年齡、名望和仕途上有較大差異,且沒有生活與工作在同一地區(qū),但這并沒有阻礙二人的交往,這是因為二人同有金石書畫之癖好,并最終結(jié)為至交。在翁方綱的著作《復初齋詩集》、《復初齋文集》中,我們能看到出現(xiàn)次數(shù)頻繁的“小松”、“秋盫”(黃易字小松,號秋盫)等詞,這正是記錄他平生與黃易金石書畫交往的點滴事件。目前學界對此二人的個案研究已趨深入,如沈津先生對翁方綱的個案研究,楊國棟先生對黃易的個案研究等。但對乾嘉學者之間交游的研究還比較少,使當今我們還不能明晰當時的學者之間學術(shù)交流的具體情況,本文的研究意義即在于此。本論文的內(nèi)容先從二人背景分析開始,并與其他一些同時交往的金石書畫家相比較,最后得出黃易與翁方綱的交游是乾嘉學者之間交游的典范,并對清代碑學書法和后世學人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在創(chuàng)新方面,本論文用了《復初齋文集》、《復初齋詩集》、《秋盫遺稿》等著作中的原始資料,作出了二人的交游年表,詳細列出了二人交游的具體細節(jié)。在此基礎(chǔ)上,整理出二人金石書畫交...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0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依據(jù)
第二節(jié)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黃易與翁方綱的生平履歷及交游背景
第一節(jié) 黃易生平
第二節(jié) 翁方綱生平
第三節(jié) 黃易與翁方綱的交游背景
第二章 黃易與翁方綱的金石之交
第一節(jié) 始由《祀三公山碑》的“蓬萊宿約”
第二節(jié) 二人金石交往中的重要事件
第三節(jié) 二人金石之交的主要內(nèi)容
第四節(jié) 翁方綱對黃易的“青眼”
第三章 黃易與翁方綱的金石圈
一、畢沅(秋帆)
二、朱筠(笥河、竹君)
三、伊秉綬(墨卿)
四、江德亮(秋史)
五、李東琪(鐵橋)
六、何元錫(夢華)
七、宋葆惇(芝山)
八、張塤(瘦銅)
九、張燕昌(芑堂)
十、陳焯(無軒)
十一、武億(虛谷)
十二、羅聘(兩峰)
十三、桂馥(未谷)
第四章 黃易與翁方綱交游對后世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對碑學書法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對后世學人的影響(兼結(jié)語)
附錄 :黃易與翁方綱交游年表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學術(shù)成果情況
本文編號:3199121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0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依據(jù)
第二節(jié)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黃易與翁方綱的生平履歷及交游背景
第一節(jié) 黃易生平
第二節(jié) 翁方綱生平
第三節(jié) 黃易與翁方綱的交游背景
第二章 黃易與翁方綱的金石之交
第一節(jié) 始由《祀三公山碑》的“蓬萊宿約”
第二節(jié) 二人金石交往中的重要事件
第三節(jié) 二人金石之交的主要內(nèi)容
第四節(jié) 翁方綱對黃易的“青眼”
第三章 黃易與翁方綱的金石圈
一、畢沅(秋帆)
二、朱筠(笥河、竹君)
三、伊秉綬(墨卿)
四、江德亮(秋史)
五、李東琪(鐵橋)
六、何元錫(夢華)
七、宋葆惇(芝山)
八、張塤(瘦銅)
九、張燕昌(芑堂)
十、陳焯(無軒)
十一、武億(虛谷)
十二、羅聘(兩峰)
十三、桂馥(未谷)
第四章 黃易與翁方綱交游對后世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對碑學書法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對后世學人的影響(兼結(jié)語)
附錄 :黃易與翁方綱交游年表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學術(shù)成果情況
本文編號:31991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uihuayishu/319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