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強年畫基因庫模式與價值體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7 07:50
當下的中國飛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民間木版年畫漸漸退出了人們的當代生活。老一輩藝術家們逐漸故去,而傳承人又寥寥無幾,制作年畫的手藝快要到失傳的境地,武強年畫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對于即將淡出人們視野的武強年畫,要想使其復興,就必須在其原有繼承基因的基礎上賦予其新的創(chuàng)新基因,從而順應當代社會的需求,實現(xiàn)武強年畫的傳承與發(fā)展。因此,將武強年畫的藝術基因進行提煉并與現(xiàn)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對其以嶄新的形式繼續(xù)屹立于工藝美術的殿堂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本文旨在通過解讀武強年畫的傳承基因來建立武強年畫的DNA模型。在對武強年畫DNA模型理論開展研究的基礎上,系統(tǒng)分析武強年畫的文化基因固有的類別特征,并基于譜系學理論思想針對武強年畫的家族化發(fā)展脈絡展開系統(tǒng)性研究。首先,通過對譜系學框架內有關基因進化、提取的相關理論進行研究,求證武強年畫文化基因的提取方法。在構建武強年畫DNA模型框架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武強年畫的發(fā)展,深入研究武強年畫DNA模型基因庫的特征分類。其次,對武強年畫設計基因提取方法進行研究,分別闡述形態(tài)和內涵方面的提取方法。最后,基于DNA理論提取武強年畫中的中國文化基因,并大力推動其應用發(fā)展的研究工...
【文章來源】:燕山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的主要內容(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論文的組織結構(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第2章武強年畫基因庫理論研究-11-河、滏陽河往東北匯合為子牙河可達靜海,通過楊柳青經(jīng)天津入海。元、明、清三朝也曾在北京定都,作為京畿之地的武強受到首都的文化輻射作用影響深遠!渡钪蒿L土記》也記載其“小范(今武強)瀕滏水,北賈天津,南達邢磁洺,倌轂津要”[28]。便利的交通,不僅有利于吸收京津兩地的文化,而且便利武強年畫對外的銷售和傳播。宗教信仰傳承與影響。漫長的農耕時代因為受到了生產力及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因此人們思想意識飽受宗教信仰的影響。在武強年畫中,既有反映信奉萬物有靈也受外來佛教、本土道教融合而逐步形成的多神信奉的天地全神,反映了人們信仰由“物”到“神”的轉變[29],社會的演變和人類思維的發(fā)展,需要傳承的載體,在教育尚未普及的封建社會,年畫借助年俗的慶祝模式,充當了記錄人類社會思維變遷的視覺載體。農業(yè)發(fā)展的計時器。武強年畫多銷為廣大農村地區(qū),因此對農務勞作的實用功能也明確體現(xiàn)。武強地區(qū)畫師因身份特征的特殊性使得其對農事具有天然的敏感性,他們不僅是農民同時也是畫師,他們會根據(jù)市場需求來側重農民的日常所需、所求,從而對年畫進行繪制。年畫對于普通的農戶家庭,不僅具有裝點美化、祈福辟邪、精神寄托的功能,還具有現(xiàn)實的農事指導意義。例如,舊時的武強年畫《九九消寒圖》,將歷法與農時緊密結合,使之具有審美、實用的雙重功能(如圖2-1)。圖2-1《九九消寒圖》(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簡論傳統(tǒng)村落的文化基因——以黔東南侗族村寨為例[J]. 陳江柳. 西部學刊. 2018(09)
[2]傳統(tǒng)文化基因在創(chuàng)意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與案例[J]. 歐陽文昱,田亞平.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8(03)
[3]“量”“質”“時”“雅”“界” 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要從這五個字上下功夫[J]. 劉須寬. 人民論壇. 2018(11)
[4]抗日時期武強新革命年畫發(fā)展的先鋒意義[J]. 夏俊龍,陳曦,劉春龍. 大眾文藝. 2017(19)
[5]湖南隆回花瑤挑花文化基因的提取及設計應用[J]. 劉宗明,羅萍. 設計. 2017(19)
[6]河北省地名文化基因的提取與基因庫的構建[J]. 馮石崗,劉立華.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7(04)
[7]從文化基因到紅色基因:當下文化傳承的歷史選擇[J]. 周子淵. 老區(qū)建設. 2017(12)
[8]京杭大運河“文化基因”的提取與傳承路徑理論探析[J]. 霍艷虹,曹磊,楊冬冬. 建筑與文化. 2017(02)
[9]論武強年畫的視覺元素在現(xiàn)代招貼設計中的應用[J]. 李明琪,孫立新. 美與時代(上). 2017(01)
[10]“建筑基因理論”研究及其應用現(xiàn)狀[J]. 趙國超,王曉鳴,何晨琛,李小康.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4)
博士論文
[1]光緒朝(1875-1908)災荒研究[D]. 張高臣.山東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文化基因視角下的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qū)保護與利用研究[D]. 陳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2]先秦諸子災害書寫的文獻整理與研究[D]. 李為.貴州師范大學 2017
[3]河北武強木版年畫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D]. 馬云霞.河北師范大學 2016
[4]河北武強木版年畫出版?zhèn)鞑パ芯縖D]. 趙華銘.河北大學 2016
[5]武強年畫元素在三維動畫角色造型中的應用研究[D]. 田津名.河北大學 2016
[6]平陽木版年畫衍生品的視覺語言再生與創(chuàng)新[D]. 董瑋.山西師范大學 2015
[7]武強年畫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 張丹丹.河北科技大學 2014
[8]論品牌維度下的武強年畫視覺語言再設計[D]. 張晨靜.浙江工商大學 2014
[9]文化基因視角下太原舊城區(qū)歷史街區(qū)保護與更新研究[D]. 袁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3
[10]基于設計符號學的文化器物再設計研究[D]. 李少紅.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62192
【文章來源】:燕山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的主要內容(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論文的組織結構(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第2章武強年畫基因庫理論研究-11-河、滏陽河往東北匯合為子牙河可達靜海,通過楊柳青經(jīng)天津入海。元、明、清三朝也曾在北京定都,作為京畿之地的武強受到首都的文化輻射作用影響深遠!渡钪蒿L土記》也記載其“小范(今武強)瀕滏水,北賈天津,南達邢磁洺,倌轂津要”[28]。便利的交通,不僅有利于吸收京津兩地的文化,而且便利武強年畫對外的銷售和傳播。宗教信仰傳承與影響。漫長的農耕時代因為受到了生產力及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因此人們思想意識飽受宗教信仰的影響。在武強年畫中,既有反映信奉萬物有靈也受外來佛教、本土道教融合而逐步形成的多神信奉的天地全神,反映了人們信仰由“物”到“神”的轉變[29],社會的演變和人類思維的發(fā)展,需要傳承的載體,在教育尚未普及的封建社會,年畫借助年俗的慶祝模式,充當了記錄人類社會思維變遷的視覺載體。農業(yè)發(fā)展的計時器。武強年畫多銷為廣大農村地區(qū),因此對農務勞作的實用功能也明確體現(xiàn)。武強地區(qū)畫師因身份特征的特殊性使得其對農事具有天然的敏感性,他們不僅是農民同時也是畫師,他們會根據(jù)市場需求來側重農民的日常所需、所求,從而對年畫進行繪制。年畫對于普通的農戶家庭,不僅具有裝點美化、祈福辟邪、精神寄托的功能,還具有現(xiàn)實的農事指導意義。例如,舊時的武強年畫《九九消寒圖》,將歷法與農時緊密結合,使之具有審美、實用的雙重功能(如圖2-1)。圖2-1《九九消寒圖》(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簡論傳統(tǒng)村落的文化基因——以黔東南侗族村寨為例[J]. 陳江柳. 西部學刊. 2018(09)
[2]傳統(tǒng)文化基因在創(chuàng)意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與案例[J]. 歐陽文昱,田亞平.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8(03)
[3]“量”“質”“時”“雅”“界” 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要從這五個字上下功夫[J]. 劉須寬. 人民論壇. 2018(11)
[4]抗日時期武強新革命年畫發(fā)展的先鋒意義[J]. 夏俊龍,陳曦,劉春龍. 大眾文藝. 2017(19)
[5]湖南隆回花瑤挑花文化基因的提取及設計應用[J]. 劉宗明,羅萍. 設計. 2017(19)
[6]河北省地名文化基因的提取與基因庫的構建[J]. 馮石崗,劉立華.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7(04)
[7]從文化基因到紅色基因:當下文化傳承的歷史選擇[J]. 周子淵. 老區(qū)建設. 2017(12)
[8]京杭大運河“文化基因”的提取與傳承路徑理論探析[J]. 霍艷虹,曹磊,楊冬冬. 建筑與文化. 2017(02)
[9]論武強年畫的視覺元素在現(xiàn)代招貼設計中的應用[J]. 李明琪,孫立新. 美與時代(上). 2017(01)
[10]“建筑基因理論”研究及其應用現(xiàn)狀[J]. 趙國超,王曉鳴,何晨琛,李小康. 科技管理研究. 2016(24)
博士論文
[1]光緒朝(1875-1908)災荒研究[D]. 張高臣.山東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文化基因視角下的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qū)保護與利用研究[D]. 陳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2]先秦諸子災害書寫的文獻整理與研究[D]. 李為.貴州師范大學 2017
[3]河北武強木版年畫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D]. 馬云霞.河北師范大學 2016
[4]河北武強木版年畫出版?zhèn)鞑パ芯縖D]. 趙華銘.河北大學 2016
[5]武強年畫元素在三維動畫角色造型中的應用研究[D]. 田津名.河北大學 2016
[6]平陽木版年畫衍生品的視覺語言再生與創(chuàng)新[D]. 董瑋.山西師范大學 2015
[7]武強年畫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 張丹丹.河北科技大學 2014
[8]論品牌維度下的武強年畫視覺語言再設計[D]. 張晨靜.浙江工商大學 2014
[9]文化基因視角下太原舊城區(qū)歷史街區(qū)保護與更新研究[D]. 袁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3
[10]基于設計符號學的文化器物再設計研究[D]. 李少紅.浙江工業(yè)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621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621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