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迫的知識:抗戰(zhàn)時期知識分子的話語景觀
本文關鍵詞:被壓迫的知識:抗戰(zhàn)時期知識分子的話語景觀
【摘要】:考察知識分子在抗戰(zhàn)時期的話語呈現,是全面深入開展民國知識分子研究的重要維度。論文以陶希圣為例,分析抗戰(zhàn)時期知識分子在國家、階級與啟蒙等場域的互動與交融。在這場民族救亡中,知識分子的專業(yè)訓練和知識素養(yǎng)顯然已褪去了人文主義的核心理念,而走向注重外在形式的顯現。知識以一種似是而非的形態(tài),包裹著權力和意識形態(tài),成為被壓抑的知識,異化為工具理性的知識。知識分子游離于權力,被權力擠壓和形塑,造成身份的認同危機。因此,重提知識分子"專業(yè)主義",對平衡社會發(fā)展十分必要。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重慶師范大學;
【關鍵詞】: 知識 知識分子 陶希圣 權力
【基金】:中央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專項經費四川大學重點項目“中國抗戰(zhàn)文論與日本戰(zhàn)時文論比較研究”(SKX2010008)
【分類號】:H109.4
【正文快照】: 20世紀前期的中國社會,知識分子充當了“卡里斯馬”的角色。他們以“神圣的天賦”操演、劃分真理與謬誤的界限,在民族危難之時,以其學識、價值和社會責任作用于社會。韋伯采用這個概念描述“某種人格特質,某些人因具有這個‘特質’而被認為是超凡的,稟賦著超自然以及超人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安江;;翻譯文本的經典建構研究[J];外語學刊;2008年05期
2 朱湘軍;;從權力與話語看翻譯之強勢[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08年06期
3 肖艷玲;陳鳴芬;;語篇與社會權力關系的實證分析——從批評話語分析的視角解讀網絡新聞專題報道[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陳秀;聶曉霞;;翻譯與權力——以布迪厄語言觀為視角[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5 廖德明;;臟話的性意識指向剖析[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6 韓巍峰;;語言的強制性規(guī)范——從索緒爾的語言社會觀看“符號暴力”[J];中州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7 李欣穎;辛雪艷;;后殖民翻譯理論簡論[J];海外英語;2010年05期
8 田海龍;張邁曾;;話語權力的不平等關系:語用學與社會學研究[J];外語學刊;2006年02期
9 王林南;;當話語進入文化的視線[J];消費導刊;2009年02期
10 丁水芳;梁麗萍;;權力關系與雜合翻譯[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周耀東;;公開講話話語中的權力[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吳文安;;旅行和語內翻譯——旅行和翻譯互為譬喻[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3 辛斌;;批評性語篇分析的社會-認知取向[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4 吳秀英;;對《中國日報》和《紐約時報》關于5.12四川地震后災區(qū)調整計劃生育政策報道的比較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汪美芳;;關于?碌臋嗔φ撛谥袊g研究中的應用之思考[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賀顯斌;論權力關系對翻譯的操控[D];廈門大學;2004年
2 李艷芳;批評性語篇分析修辭視角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3 費小平;翻譯的政治——翻譯研究與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4 湯(竹君);中國翻譯與翻譯研究現狀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桔元;廣告語篇中的意識形態(tài)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6 李曉康;態(tài)度意義構建世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7 湯(?);當今中國的翻譯政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s,
本文編號:71564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71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