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報刊閱讀課的教學策略
本文關鍵詞:對外漢語報刊閱讀課的教學策略
【摘要】:通過多年的課堂教學和對學習者閱讀過程的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要想讓對外漢語報刊閱讀教學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3種教學策略:一是用圖式理論來指導學生的閱讀,補足學生認知結構中缺少而閱讀理解必備的知識空位;二是注意分配講和練的比例關系,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三是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閱讀技能在課外的泛讀作業(yè)中得到延伸。
【作者單位】: 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關鍵詞】: 對外漢語 報刊 閱讀能力 認知 圖式
【基金】:天津大學自主創(chuàng)新基金社會影響力資助項目(2010)
【分類號】:H195
【正文快照】: 對外漢語報刊閱讀課是在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的中高級階段開設的一門課程,屬于語言技能課的范疇。留學生經(jīng)過初級階段的學習,有一定的詞匯量、語法基礎,具備了基本的閱讀能力,使閱讀報刊文章成為可能。而他們在中級以上的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擴大詞匯量;深化對語句和篇章的理解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惠芬;視知覺、知識圖式和快速閱讀訓練[J];漢語學習;2000年02期
2 戴雪梅;圖式理論在對外漢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漢語學習;2003年02期
3 王輝;圖式理論啟發(fā)下的對外漢語閱讀教學策略[J];漢語學習;2004年02期
4 干紅梅;;上下文語境對漢語閱讀中詞匯學習的影響——一項基于自然閱讀的調(diào)查報告[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年03期
5 劉頌浩;;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料編選原則[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年05期
6 呂文華;;語段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和分布[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文旗;;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置的問題與對策研討[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國內(nèi)外狀況和現(xiàn)實思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3 姜家生;;地方農(nóng)科院校研究生參與學術活動情況的調(diào)查與思考——以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4 吳玉梅;高校英語教師的作用及素質(zhì)[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5 孫運蘭;朱寶忠;劉小芳;;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yè)英語分層次教學模式的探討[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6 郭娟;;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7 吳雪梅,鄭海燕;探索新課程改革下教學評價的新形式[J];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04期
8 余磊;心理定勢在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9 馬錦華;大學生心理健康評價中的心理測驗誤差分析[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10 閆拓時;;“以人為本”的教育學意義[J];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馬艷云;;西方學習動機理論的發(fā)展演變歷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劉海鵬;;關于影響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因素的調(diào)查研究[A];全國高師會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潔;;幼兒期和童年期兒童音樂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比較研究[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4 郭夢;;淺談第二語言教學中“真實性”原則的把握[A];第五屆北京地區(qū)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道宇;課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潔;上海市郊公辦學校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金坡;聲音與回響:我國農(nóng)村中師畢業(yè)生的歷史考察(1979-2009)[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楊一飛;語篇中的連接手段[D];復旦大學;2011年
5 張春瀛;高校教師專業(yè)化成熟度測評體系構建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徐志梅;中學生地理空間能力及其培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馬治國;網(wǎng)絡教育本質(zhì)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黃富峰;論道德思維[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付桂芳;自我調(diào)節(jié)學習結構模型的建構[D];吉林大學;2004年
10 王立仁;德育價值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數(shù)學學習態(tài)度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冬;積累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功能探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學生概率統(tǒng)計認知水平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蓓;連云港市中專生學習倦怠現(xiàn)狀與人格特征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楊歡;初中數(shù)學自主學習指導策略的實踐與探索[D];蘇州大學;2010年
6 殷少萍;“3+2”分段制學生德育工作凸顯層次化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7 顧文霞;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有意義學習的實踐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汪學軍;高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嚴敏;中職語文教學形成性評價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張鋒;閱讀教學中“對話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旭菁;漢語閱讀中的伴隨性詞匯學習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2 彭聃齡;閱讀的認知心理學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9年05期
3 李俏;閱讀中句子語境的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4 亓華;美國意識形態(tài)對漢語教學的滲透及我們的對策——從普林斯頓大學編寫的漢語教材說起[J];北京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5 李景艷,盧世偉;圖示理論與英語閱讀教學[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6 陳軍;論聽力教材的錄音問題[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7 朱勇,崔華山;漢語閱讀中的伴隨性詞匯學習再探[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講義)[J];世界漢語教學;1992年02期
9 儲誠志;;知識圖式、篇章構造與漢語閱讀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02期
10 佟樂泉;張一清;;外國留學生在快速顯示條件下閱讀漢語句子的實驗報告[J];世界漢語教學;1994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萍;第二語言閱讀中基于上下文的詞匯猜測[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文麗;;圖式理論與閱讀教學改革[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陳臺麗;談談對外漢語怎樣上好報刊語言課[J];上海金融學院學報;1996年04期
3 劉若云,徐韻如;對外漢語基礎語法認知法教學初探[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4 王昊;;關于對外漢語閱讀教學的討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06期
5 李宗宏;;漢語泛讀教學中圖式理論的運用[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8年10期
6 戴雪梅;圖式理論在對外漢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漢語學習;2003年02期
7 朱子儀;短期漢語班開設報刊語言課的嘗試[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7年03期
8 李娜;;關于對外漢語報刊閱讀課補充材料的思考[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年05期
9 張向葵,關文信,孫樹勇;圖式理論在語文閱讀理解中的應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7年04期
10 李振杰;;關于“報刊語言”教學的思考[J];世界漢語教學;199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媛;;對外漢語量詞教學探索——以量詞“串”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王安琛;;網(wǎng)絡語境下語音變異的認知淺解[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劉巍;;中文電影在對外漢語聽說教學中的應用[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4 喻禾;;淺析認知方式與句法結構的一致性[A];江西省語言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5 田延明;;從圖式理論看語篇加工中的動態(tài)認知模式[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6 朱曉軍;;量詞分類小議----兼談“量詞”英譯問題及英漢對比[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邱親仁;;雙語心理詞庫構建新型對外漢語雙語學習詞典[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劉祖斌;;一種關于漢語句子的認知結構——象域樹文法[A];邏輯與認知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楊海明;;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定位與“管用、精當、易學”——以東南亞華裔留學生“了”教學為例[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李東明;;試論對外漢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A];第五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菲;向對外漢語老師致敬[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2 ;報刊語言的規(guī)范化[N];中國文化報;2003年
3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 鄭慶君;對外漢語專業(yè)的母語之憂[N];光明日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陳道龍 鄭全慶;是熱門專業(yè),還是虛火夾生飯[N];新華日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趙暉;讓漢語文化走向世界[N];無錫日報;2009年
6 徐維彬;我國全面加強漢語國際推廣[N];中國教育報;2007年
7 記者 瞿凌云 通訊員 劉中興;全球上演漢語熱[N];長江日報;2005年
8 記者 陳茹冰;對外漢語教師需求與培訓兩熱[N];北京人才市場報;2006年
9 本報實習生 顧婧 記者 陸靜斐;課上熱烈討論 論文“超額”完成[N];文匯報;2006年
10 記者 李啟昌 吳曉燕 楊昕雨;云師大200名青年志愿者活躍泰國搭建“漢語橋”[N];云南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曉穎;對外漢語有效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文龍;對外漢語初級階段語塊構建研究[D];北京大學;2013年
3 王美玲;對外漢語文化語用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明宏;基于與漢語介詞短語“在……上”之比較的英語介詞on的認知語義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5 張旺喜;漢語句法的認知結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6 鄧杉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案例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7 李芳蘭;現(xiàn)代漢語語義韻的理論探索與習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李宇宏;現(xiàn)代漢語多義詞詞義引申認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9 李曉文;從認知語言學視角研究Dao(道/Way)的多義性及其拓展的語義概念形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10 譚業(yè)升;翻譯中的識解運作[D];復旦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小燕;論圖式理論在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1年
2 胡汶青;基于圖式理論的中級對外漢語聽力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小姣;語境理論與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D];云南大學;2010年
4 田志華;對外漢語修辭教學與HSK(高等)難點[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徐曉菲;對外漢語語法教學淺議[D];黑龍江大學;2001年
6 馬寧;對外漢語課堂話輪轉換中的語用標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翁慧芬;對外漢語初級綜合教材對比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王曉莉;從圖式理論的角度看語篇連貫[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雪璐;圖式理論下的初級漢語閱讀課程設計與實驗[D];黑龍江大學;2012年
10 高穎;圖式理論對口譯及口譯教學的指導作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5983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59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