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用預設與反諷語篇的建構
本文關鍵詞:語用預設與反諷語篇的建構
【摘要】:作為一種語用現(xiàn)象,語用預設在反諷語篇建構中擔負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和功能。反諷語篇的連貫引發(fā)于語篇內(nèi)世界諸因素,但意成于語篇外世界諸因素。本文從語用預設隱性介入語篇的視角,歸納了語用預設的語篇外諸因素,闡釋了社會規(guī)約預設、相互知信預設、互明物理語境預設以及前述話語預設在反諷語篇中承擔的建構功能,以期能為反諷語篇分析提供一個較新的理論視角。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外文學院;
【關鍵詞】: 語用預設 反諷語篇 建構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社會認知視角下英語反諷話語的人際意義建構研究”(項目編號:12YJA740092)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030
【正文快照】: 1.預設與語用預設語言學對預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語義學和語用學兩個領域。語義預設是邏輯語義學視角下的預設,研究句子若干組成命題之間以及它們與句子之間的真值關系(張家驊2009:71)。語義預設是不會隨語境的變化而變化的,比如,在Lakoff(1971)Carol is/isn’t a betterlingui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立新;;反語的社會認知平衡模式[J];外語研究;2011年04期
2 張家驊;;“語義預設/語用預設”的一個視角[J];外語學刊;2009年03期
3 張克定;;指示性there-構式及其意義識解[J];外語學刊;2010年06期
4 文旭;反諷話語的語境暗示與限制[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5 魏在江;預設研究的多維思考[J];外語教學;2003年02期
6 朱永生;韓禮德的語篇連貫標準外界的誤解與自身的不足[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01期
7 王守元,苗興偉;預設與文學語篇的建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03期
8 陳新仁;論廣告用語中的語用預設[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8年05期
9 魏在江;;語用預設的語篇評價功能——語篇語用學界面研究[J];中國外語;2011年02期
10 楊慶云;;認知參照點與反諷的識解[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文蕾;;《聊齋志異》俠義主題論[J];蒲松齡研究;2009年04期
2 劉遠志,馬翔宇;試論辭格的施事功能[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2期
3 王偉;簡論傳統(tǒng)史學的歷史功用觀及其人文主義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4 張曉英;;“錢刀”與《白頭吟》創(chuàng)作時代蠡測[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5 石志鳥;;論章臺柳意象的歷史淵源——楊柳經(jīng)典意象考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6 江瀚;;略論荀子禮樂學說之思想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7 呂偉華;;淺論縱橫家的政治理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8 歐陽利鋒,徐惠娟;從文化語境的角度談語用翻譯[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9 張蓊薈,沈曉紅;英漢翻譯過程中推理的作用[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10 張光全;司馬遷、班固“實錄”精神異趣探源[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秀蓉;;“李約瑟之謎”的博弈論解讀[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2 黃蓉;;從順應論看中國宋詞《虞美人》譯文比較[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3 陳彥;;從“剩女”看網(wǎng)絡流行語的翻譯[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4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與一般——美術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張虹;;“五臟相音”理論在耳鳴診治中的應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15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6 鮑德旺;楊士超;;關聯(lián)理論與語用翻譯關系之解析[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7 顧云青;;運用猜詞策略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二輯)[C];2008年
8 徐芳;;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English Humorous Utterance[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9 鹿學軍;;大學英語教學中漢譯英錯誤分析:語用負遷移[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五輯)[C];2010年
10 吳紅;;在語篇教學中加強語用觀的培養(yǎng)[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芹芹;漢語恭維回應語的社會語言學變異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U,
本文編號:5958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59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