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來中西閩南、閩東方言文獻鼻音/入聲韻母系統(tǒng)歷史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12 15:14
語言的空間差異和書面文獻資料是觀察語言演變的時間窗口。通過調(diào)查清代以來閩南漳泉方言、閩東福安方言的代表性文獻,進行共時、歷時的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方言的鼻音/入聲韻母系統(tǒng)均有[-m]、[-n]、[-?]鼻音韻尾和[-p]、[-t]、[-k]清輔音韻尾;而考察現(xiàn)在語言的空間差異,福安方言只有[-?]鼻音韻尾和[-k]清輔音韻尾,[-m/-p]韻部之間基本對應,[-n/-t]韻部之間基本對應,就是[-?/-k]韻部與韻部之間雖然還不完全對應,但基本上保留著中古音鼻音韻[-?]/入聲韻[-k]的結(jié)構格局。從歷史資料的比較考察語言結(jié)構特征,探討語言差異的原因,可知閩東北片方言產(chǎn)生變異是受到閩東南片方言、浙南吳語和閩北方言接觸的影響;而福建閩南方言除了西片受到客家話影響大一些以外,東、南、北三片總體一致,[-m/-p]、[-n/-t]、[-?/-k]韻尾不變。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清代以來閩南、閩東語北片方言文獻簡介
二、清代以來中西閩南、閩東方言文獻鼻音/入聲韻母系統(tǒng)共時比較
(一)鼻音韻[-m]/入聲韻[-p]系統(tǒng)比較
(二)鼻音韻[-n]/入聲韻[-t]比較
(三)鼻音韻[-?]/入聲韻[-k]比較
三、清代以來中西閩南、閩東方言文獻鼻音/入聲韻母系統(tǒng)歷時比較
(一)清代閩南漳州、泉州方言文獻鼻音韻/入聲韻與現(xiàn)代漳州、泉州方言的歷時比較
(二)清代以來閩東福安方言文獻鼻音韻/入聲韻與現(xiàn)代福安方言的歷時比較
四、閩南、閩東方言語音差異的原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國杜嘉德編撰《廈英大辭典》(1873)音系研究[J]. 馬重奇. 勵耘語言學刊. 2014(02)
[2]《班華字典—福安方言》音系初探[J]. 秋谷裕幸. 方言. 2012(01)
[3]福建福安方言韻書《安腔八音》[J]. 馬重奇. 方言. 2001(01)
博士論文
[1]四部福安方言韻書研究[D]. 吳姍姍.福建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59357
【文章頁數(shù)】:11 頁
【文章目錄】:
一、清代以來閩南、閩東語北片方言文獻簡介
二、清代以來中西閩南、閩東方言文獻鼻音/入聲韻母系統(tǒng)共時比較
(一)鼻音韻[-m]/入聲韻[-p]系統(tǒng)比較
(二)鼻音韻[-n]/入聲韻[-t]比較
(三)鼻音韻[-?]/入聲韻[-k]比較
三、清代以來中西閩南、閩東方言文獻鼻音/入聲韻母系統(tǒng)歷時比較
(一)清代閩南漳州、泉州方言文獻鼻音韻/入聲韻與現(xiàn)代漳州、泉州方言的歷時比較
(二)清代以來閩東福安方言文獻鼻音韻/入聲韻與現(xiàn)代福安方言的歷時比較
四、閩南、閩東方言語音差異的原因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英國杜嘉德編撰《廈英大辭典》(1873)音系研究[J]. 馬重奇. 勵耘語言學刊. 2014(02)
[2]《班華字典—福安方言》音系初探[J]. 秋谷裕幸. 方言. 2012(01)
[3]福建福安方言韻書《安腔八音》[J]. 馬重奇. 方言. 2001(01)
博士論文
[1]四部福安方言韻書研究[D]. 吳姍姍.福建師范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65935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65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