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布依語紡織詞匯的演變看布依族紡織文化的發(fā)展——基于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2-01-21 23:35
布依族是較早進行紡織生產(chǎn)的民族之一。布依族地區(qū)出土的陶紡輪、石紡輪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布依族先民居住地區(qū)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紡織生產(chǎn)。但由于缺少文獻記載,布依族紡織歷史并不清晰。諸多研究表明侗臺語諸民族分化前有共同的文化形態(tài)。布依語紡織原料、工具、工序、紡織品詞匯與同語支內其他語言、侗水語支、黎語支有同源詞。對布依語及侗臺諸語言的紡織詞匯進行比較分析,對追溯布依族紡織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文章來源】:百色學院學報. 2020,33(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布依語紡織詞匯及其與侗臺諸語言的對應情況和文化特點
(一)紡織原料
(二)紡織工序詞匯
(三)紡織工具詞匯
(四)紡織品、縫紉詞匯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詞匯比較看壯傣民族分化前的共同稻作文化形態(tài)[J]. 李錦芳,趙美芳. 百色學院學報. 2011(03)
[2]中國稻作起源問題的語言學新證[J]. 李錦芳. 民族語文. 1999(03)
[3]從語言地理學和歷史語言學試論亞洲栽培稻的起源和傳布[J]. 游汝杰. 中央民族學院學報. 1980(03)
本文編號:3601163
【文章來源】:百色學院學報. 2020,33(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引言
二、布依語紡織詞匯及其與侗臺諸語言的對應情況和文化特點
(一)紡織原料
(二)紡織工序詞匯
(三)紡織工具詞匯
(四)紡織品、縫紉詞匯
三、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詞匯比較看壯傣民族分化前的共同稻作文化形態(tài)[J]. 李錦芳,趙美芳. 百色學院學報. 2011(03)
[2]中國稻作起源問題的語言學新證[J]. 李錦芳. 民族語文. 1999(03)
[3]從語言地理學和歷史語言學試論亞洲栽培稻的起源和傳布[J]. 游汝杰. 中央民族學院學報. 1980(03)
本文編號:36011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60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