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氣副詞“并”的語法化歷程及其反預期標記功能
發(fā)布時間:2021-10-04 22:44
"并"從動詞虛化為副詞是由各種語法化機制形成的。通過相鄰句位由動詞演變?yōu)榍闋罡痹~,然后經(jīng)過語義泛化情狀副詞轉化為總括副詞,再通過語境吸收使得總括義淡化、轉折義增強,最終虛化為語氣副詞。在共時層面,語氣副詞"并"作為預設觸發(fā)語,是一個反預期標記。"并"通過激活語用預設、凸顯話語焦點信息,實現(xiàn)語用上的反預期功能,用于表明說話者的主觀態(tài)度與看法,屬于句中情態(tài)范疇。
【文章來源】: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42(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并”的語法化歷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都”“并”“全”的歷時演進及相互影響[J]. 曹利華.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4)
[2]淺議語法化的若干機制[J]. 王明洲,張誼生. 理論月刊. 2014(08)
[3]副詞“并”的語法化[J]. 邱峰.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
[4]“并不”中“并”的功能[J]. 尹洪波.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5]語氣副詞“并”的語法意義[J]. 溫鎖林. 語文研究. 2009(03)
[6]用在否定詞前面的“并”與轉折[J]. 王明華. 世界漢語教學. 2001(03)
[7]副詞“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語義、語用差異[J]. 彭小川.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9(02)
本文編號:3418479
【文章來源】: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42(03)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并”的語法化歷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都”“并”“全”的歷時演進及相互影響[J]. 曹利華.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6(04)
[2]淺議語法化的若干機制[J]. 王明洲,張誼生. 理論月刊. 2014(08)
[3]副詞“并”的語法化[J]. 邱峰.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 2012(01)
[4]“并不”中“并”的功能[J]. 尹洪波. 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3)
[5]語氣副詞“并”的語法意義[J]. 溫鎖林. 語文研究. 2009(03)
[6]用在否定詞前面的“并”與轉折[J]. 王明華. 世界漢語教學. 2001(03)
[7]副詞“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語義、語用差異[J]. 彭小川.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999(02)
本文編號:34184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418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