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料庫的漢日同形詞詞性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3 06:38
本文利用語料庫調(diào)查《現(xiàn)代漢語詞典》標注為形容詞,《新明解國語辭典》標注為名詞、動詞的153個漢日同形詞,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同形詞如詞典標注,其在中日兩國語言中詞性用法存在差異。究其原因首先與構(gòu)詞語素的性質(zhì)有關(guān),部分同形詞的中心成分在漢語中是形容詞性的,但在日語中卻是動詞性的,從而導致詞性產(chǎn)生差異。其次與詞性的歷時變化有關(guān),部分同形詞在古代漢語中是僅有謂語用法的不及物動詞,但在現(xiàn)代漢語中卻轉(zhuǎn)變成以定語用法為主的形容詞,而其由古代漢語傳入日語后詞性未發(fā)生變化,由此兩者之間產(chǎn)生差異。此外,"常任""潛在"等同形詞在漢語和日語中用法一致,都是做定語修飾名詞,其在詞典中呈現(xiàn)的詞性差異是由兩種語言不同的詞性判定標準引起的。
【文章來源】:外語學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漢日同形詞的詞性差異概況
2.1 研究現(xiàn)狀
2.2 研究對象及方法
2.3 語料庫中的詞性用法差異
3 漢語為一般形容詞的漢日同形詞
3.1 漢語語料庫中的用法
① 熱帶雨林是地球表面最繁茂的植物群落。(《植物學》1992)
② 它們繁茂地生長在電視節(jié)目里,報刊雜志里和人民的口語中。(《小姐,你早》1999)
③ 村民的情緒非常憤怒,但是敢怒不敢言。(《藝術(shù)電影的魅力》1999)
④ 那兒的樹長得繁茂高大,葉子又寬又肥。(《到西雙版納去》1980)
⑤ 學習訓練之余,他總要彈琴歌唱,解除疲勞。(《解放軍報》1985.5.7)
⑥ 只是他看見我們在憤怒。(《怎么愛你也不夠》2000)
3.2 日語語料庫中的用法
(1)后接格助詞“が”“を”,作主語或賓語。
(2)部分同形詞可后接“に”“で”“の”等格助詞,在句中作定語、狀語等其他句法成分。
(3)日語還可后接“する”作動詞使用,在句中多作謂語。
3.3 漢日語詞性用法差異原因分析
4 漢語為“屬性詞”的漢日同形詞
4.1 漢語語料庫中的用法
4.2 日語語料庫中的用法
4.3 詞性用法的對比分析及歷時性變化考察
5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博士論文
[1]漢日同形詞詞性的實證性研究[D]. 許雪華.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98811
【文章來源】:外語學刊.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引言
2 漢日同形詞的詞性差異概況
2.1 研究現(xiàn)狀
2.2 研究對象及方法
2.3 語料庫中的詞性用法差異
3 漢語為一般形容詞的漢日同形詞
3.1 漢語語料庫中的用法
① 熱帶雨林是地球表面最繁茂的植物群落。(《植物學》1992)
② 它們繁茂地生長在電視節(jié)目里,報刊雜志里和人民的口語中。(《小姐,你早》1999)
③ 村民的情緒非常憤怒,但是敢怒不敢言。(《藝術(shù)電影的魅力》1999)
④ 那兒的樹長得繁茂高大,葉子又寬又肥。(《到西雙版納去》1980)
⑤ 學習訓練之余,他總要彈琴歌唱,解除疲勞。(《解放軍報》1985.5.7)
⑥ 只是他看見我們在憤怒。(《怎么愛你也不夠》2000)
3.2 日語語料庫中的用法
(1)后接格助詞“が”“を”,作主語或賓語。
(2)部分同形詞可后接“に”“で”“の”等格助詞,在句中作定語、狀語等其他句法成分。
(3)日語還可后接“する”作動詞使用,在句中多作謂語。
3.3 漢日語詞性用法差異原因分析
4 漢語為“屬性詞”的漢日同形詞
4.1 漢語語料庫中的用法
4.2 日語語料庫中的用法
4.3 詞性用法的對比分析及歷時性變化考察
5 結(jié)束語
【參考文獻】:
博士論文
[1]漢日同形詞詞性的實證性研究[D]. 許雪華.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988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2988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