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里外類方位詞不對稱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0 19:49
論文以北京語言大學BCC語料庫中的相關語料為研究基礎,參考沈家煊提出的頻率標準、分布標準和意義標準,對現(xiàn)代漢語中里外類方位詞的不對稱進行了相關研究。文章首先對來自不同語料庫里外類方位詞語的語用頻率數(shù)據(jù)進行了整理和比較。然后,在句法分布層面,對里外類方位詞的詞語組合不對稱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和考察。之后,結合具體語料對里外類方位詞意義表達的不對稱進行總結和分析。最終,通過對里外類方位詞在語用頻率、句法分布和意義表達上的不對稱的觀察、統(tǒng)計、分析,得出里外類方位詞標記有無的判定,并總結其中體現(xiàn)的標記對立的規(guī)律。本文得出的結論是:在里外類方位詞中,“里”、“里面”、“里邊”、“里頭”是無標記項;“外”、“外面”、“外邊”、“外頭”是有標記項;“以外”、“之外”是無標記項,“以內(nèi)”、“之內(nèi)”是有標記項。本文寫作中遇到的問題包括:不同語料庫因語料來源和采選標準及分詞體系不同而造成的語料數(shù)據(jù)不一。計算機分詞所造成的無效語料的處理及人工篩查所產(chǎn)生的誤差等等。采取的彌補措施和主要方法是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具體語料分析結合,進行多語料庫比對等。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緣由
0.2 選題的研究基礎
0.2.1 標記理論和詞匯不對稱研究
0.2.2 相關漢語方位詞研究
0.2.3 里外類方位詞個案研究綜述
0.3 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
0.4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語料來源
0.4.1 里外類方位詞語用頻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源
0.4.2 里外類方位詞句法分布和意義分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第一章 里外類方位詞語用頻率不對稱
1.1 里外類單純方位詞語用頻率不對稱
1.1.1 “里”、“外”語用頻率不對稱
1.1.2 “內(nèi)”、“外”語用頻率不對稱
1.2 里外類后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詞語用頻率不對稱
1.2.1 “里面”、“外面”語用頻率不對稱
1.2.2 “里邊”、“外邊”語用頻率不對稱
1.2.3 “里頭”、“外頭”語用頻率不對稱
1.3 里外類前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詞語用頻率不對稱
1.3.1 “以內(nèi)”、“以外”語用頻率不對稱
1.3.2 “之內(nèi)”、“之外”語用頻率不對稱
1.4 小結
第二章 里外類方位詞句法分布不對稱
2.1 里外類方位詞和體詞/體詞性成分組合的不對稱
2.1.1 里外類方位詞和名詞組合的不對稱
2.1.2 里外類方位詞和代詞組合的不對稱
2.1.3 里外類方位詞和名動詞組合的不對稱
2.1.4 里外類方位詞和名形詞組合的不對稱
2.1.5 里外類方位詞和數(shù)量短語組合的不對稱
2.2 里外類方位詞和介詞組合的不對稱
2.2.1 “介詞+方位詞”結構中里外類方位詞的不對稱
2.2.2 “介詞+X+方位詞”結構中里外類方位詞的不對稱
2.3 小結
第三章 里外類方位詞語義表達不對稱
3.1 里外類單純方位詞語義表達不對稱
3.1.1 “里”、“外”語義表達不對稱
3.1.2 “內(nèi)”、“外”語義表達不對稱
3.2 里外類后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詞語義表達不對稱
3.2.1 “里面”、“外面”語義表達不對稱
3.2.2 “里邊”、“外邊”語義表達不對稱
3.2.3 “里頭”、“外頭”語義表達不對稱
3.3 里外類前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詞語義表達不對稱
3.3.1 “以內(nèi)”、“以外”語義表達不對稱
3.3.2 “之內(nèi)”、“之外”語義表達不對稱
3.4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BCC語料庫的研制[J]. 荀恩東,饒高琦,肖曉悅,臧嬌嬌. 語料庫語言學. 2016(01)
[2]實體的顯著屬性與漢、韓容器標記的選擇[J]. 姜海燕. 漢語學習. 2015(02)
[3]淺析方位詞“里外(中內(nèi))”的不對稱分布[J]. 鄒鑫. 改革與開放. 2010(12)
[4]方位詞“里“”外”的對稱與不對稱[J]. 董楠,周振峰.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0(05)
[5]詞性賦碼語料庫的檢索與正則表達式的編寫[J]. 梁茂成. 中國外語教育. 2009(02)
[6]方位詞語義辨析[J]. 孫蕾. 外語學刊. 2005(04)
[7]方位詞“里”“外”的語義認知基礎與對外漢語教學[J]. 呂兆格.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5(05)
[8]漢語空間隱喻的認知分析[J]. 曾傳祿.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5(02)
[9]“里外”域隱喻概念意義研究[J]. 李瑛.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04(09)
[10]現(xiàn)代漢語處所詞的范圍以及處所標記的粘附情況[J]. 盛超.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04(02)
博士論文
[1]“里”、“里面(頭、邊)”的共時歷時考察及方位詞的雙音化效應[D]. 劉清平.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世說新語》方位詞研究[D]. 蔡言勝.復旦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之X”、“以X”合成方位詞比較研究[D]. 曹倩.南京師范大學 2015
[2]方位詞“里”“中”的比較及教學對策[D]. 丁曉慧.南京師范大學 2015
[3]“內(nèi)”與“外”的不對稱與對外漢語教學[D]. 應姍姍.南昌大學 2014
[4]“前”“后”的對稱與不對稱研究[D]. 馮晴.南京師范大學 2014
[5]方位詞“里”、“內(nèi)”、“中”的對外漢語教學[D]. 武強.遼寧師范大學 2014
[6]表方位時反義詞“里—外”的不平衡發(fā)展[D]. 單麗芳.湖南師范大學 2012
[7]方位詞“中”、“里”、“內(nèi)”研究[D]. 張艷麗.上海師范大學 2010
[8]“大/小”的對稱與不對稱研究[D]. 楊榮華.南京師范大學 2008
[9]現(xiàn)代漢語方所詞的語義研究[D]. 吳佳娣.南京師范大學 2008
[10]反義詞“早—晚”不對稱的共時和歷時考察[D]. 馮志峰.北京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91567
【文章來源】: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8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緣由
0.2 選題的研究基礎
0.2.1 標記理論和詞匯不對稱研究
0.2.2 相關漢語方位詞研究
0.2.3 里外類方位詞個案研究綜述
0.3 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
0.4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語料來源
0.4.1 里外類方位詞語用頻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源
0.4.2 里外類方位詞句法分布和意義分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第一章 里外類方位詞語用頻率不對稱
1.1 里外類單純方位詞語用頻率不對稱
1.1.1 “里”、“外”語用頻率不對稱
1.1.2 “內(nèi)”、“外”語用頻率不對稱
1.2 里外類后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詞語用頻率不對稱
1.2.1 “里面”、“外面”語用頻率不對稱
1.2.2 “里邊”、“外邊”語用頻率不對稱
1.2.3 “里頭”、“外頭”語用頻率不對稱
1.3 里外類前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詞語用頻率不對稱
1.3.1 “以內(nèi)”、“以外”語用頻率不對稱
1.3.2 “之內(nèi)”、“之外”語用頻率不對稱
1.4 小結
第二章 里外類方位詞句法分布不對稱
2.1 里外類方位詞和體詞/體詞性成分組合的不對稱
2.1.1 里外類方位詞和名詞組合的不對稱
2.1.2 里外類方位詞和代詞組合的不對稱
2.1.3 里外類方位詞和名動詞組合的不對稱
2.1.4 里外類方位詞和名形詞組合的不對稱
2.1.5 里外類方位詞和數(shù)量短語組合的不對稱
2.2 里外類方位詞和介詞組合的不對稱
2.2.1 “介詞+方位詞”結構中里外類方位詞的不對稱
2.2.2 “介詞+X+方位詞”結構中里外類方位詞的不對稱
2.3 小結
第三章 里外類方位詞語義表達不對稱
3.1 里外類單純方位詞語義表達不對稱
3.1.1 “里”、“外”語義表達不對稱
3.1.2 “內(nèi)”、“外”語義表達不對稱
3.2 里外類后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詞語義表達不對稱
3.2.1 “里面”、“外面”語義表達不對稱
3.2.2 “里邊”、“外邊”語義表達不對稱
3.2.3 “里頭”、“外頭”語義表達不對稱
3.3 里外類前加式派生合成方位詞語義表達不對稱
3.3.1 “以內(nèi)”、“以外”語義表達不對稱
3.3.2 “之內(nèi)”、“之外”語義表達不對稱
3.4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BCC語料庫的研制[J]. 荀恩東,饒高琦,肖曉悅,臧嬌嬌. 語料庫語言學. 2016(01)
[2]實體的顯著屬性與漢、韓容器標記的選擇[J]. 姜海燕. 漢語學習. 2015(02)
[3]淺析方位詞“里外(中內(nèi))”的不對稱分布[J]. 鄒鑫. 改革與開放. 2010(12)
[4]方位詞“里“”外”的對稱與不對稱[J]. 董楠,周振峰.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0(05)
[5]詞性賦碼語料庫的檢索與正則表達式的編寫[J]. 梁茂成. 中國外語教育. 2009(02)
[6]方位詞語義辨析[J]. 孫蕾. 外語學刊. 2005(04)
[7]方位詞“里”“外”的語義認知基礎與對外漢語教學[J]. 呂兆格.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5(05)
[8]漢語空間隱喻的認知分析[J]. 曾傳祿. 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2005(02)
[9]“里外”域隱喻概念意義研究[J]. 李瑛.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2004(09)
[10]現(xiàn)代漢語處所詞的范圍以及處所標記的粘附情況[J]. 盛超.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04(02)
博士論文
[1]“里”、“里面(頭、邊)”的共時歷時考察及方位詞的雙音化效應[D]. 劉清平.華中師范大學 2011
[2]《世說新語》方位詞研究[D]. 蔡言勝.復旦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之X”、“以X”合成方位詞比較研究[D]. 曹倩.南京師范大學 2015
[2]方位詞“里”“中”的比較及教學對策[D]. 丁曉慧.南京師范大學 2015
[3]“內(nèi)”與“外”的不對稱與對外漢語教學[D]. 應姍姍.南昌大學 2014
[4]“前”“后”的對稱與不對稱研究[D]. 馮晴.南京師范大學 2014
[5]方位詞“里”、“內(nèi)”、“中”的對外漢語教學[D]. 武強.遼寧師范大學 2014
[6]表方位時反義詞“里—外”的不平衡發(fā)展[D]. 單麗芳.湖南師范大學 2012
[7]方位詞“中”、“里”、“內(nèi)”研究[D]. 張艷麗.上海師范大學 2010
[8]“大/小”的對稱與不對稱研究[D]. 楊榮華.南京師范大學 2008
[9]現(xiàn)代漢語方所詞的語義研究[D]. 吳佳娣.南京師范大學 2008
[10]反義詞“早—晚”不對稱的共時和歷時考察[D]. 馮志峰.北京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0915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09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