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1 15:49
   清末,京師大學堂作為全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中心,引領著中國教育的方向,譯學館又是大學堂實際運行的主體之一,是全國外語及翻譯教育的典型和示范。譯學館在設置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其章程的制定、課程教育體系的設立,以及體制運行過程中的各種實際情況與矛盾,都應成為我們京師大學堂研究中的重點。 本文以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為中心,以時間為脈絡,在理清其發(fā)展歷史的同時,考察其章程及課程教育體系的建構與運行,學生的職業(yè)選擇與出路,及譯學館的發(fā)展給晚清社會各方面帶來的影響。 針對這些,本文重點考察以下三個問題:一是京師大學堂的早期曲折與譯學館的設置。京師大學堂在經歷了創(chuàng)辦、停辦、恢復后,清廷終于意識到辦理專業(yè)外語翻譯教育的重要性,這也為譯學館的設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京師大學堂譯學館是在綜合西方知識制度體系和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基礎上建構而成的,既繼承和發(fā)揚了同文館的辦學理念和經驗,又融入了西方現代大學教育的先進理念。 二是管理體制和課程體系在運行過程中,譯學館的管理者、教師和學生與體系之間的順應與背離。譯學館的管理體制和課程體系在確立的過程中,堅持“中西會通”的理論基礎,建立了一套兼具中西文化特色的課程體系。然而,在中西文化不斷碰撞交融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思想和譯學館的實際運行經常發(fā)生矛盾和沖突,這也是清末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特點。 三是學生的畢業(yè)和職業(yè)選擇,及其對近代教育與社會的重大影響。在譯學館的畢業(yè)考試和清末“獎勵出身”制度的雙重影響下,學生的職業(yè)選擇呈現了多元化,基本分為實官獎勵、繼續(xù)深造和自尋出路三種。學生畢業(yè)后在清末社會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很大一部分都成為有識之士,為晚清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清末“中體西用”思潮的廣泛影響下,譯學館在課程教學設置上堅持“中西并用”原則,在充分汲取西方先進教育體制的同時,也適當加強了中學在課程中的地位,不得不說是對“中體西用”思想的一種繼承與突破。譯學館的設置和發(fā)展,從制度、課程設置與實踐,及教育觀念等方面,引領著清末乃至民國以來外語教育的發(fā)展方向以及改革的潮流,充分地展現了其在清末教育改革中的示范作用。也讓更多的國人認識到了外國語言文字,逐步解除了國人對外語的排除,改變了國人看待“西語”、“西文”和“西學”的外語觀。無論是知識與制度體系建設還是實踐經驗,京師大學堂譯學館都成為了清末民初全國外語翻譯教育的典范。
【學位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G529;H059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緣起及意義
    二、學術史的回顧
        (一) 有關同文館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二) 有關京師大學堂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三) 有關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研究的學術史回顧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京師大學堂的早期曲折與譯學館的設置
    一、戊戌變法與京師大學堂的創(chuàng)辦
        (一) 維新派的教育改革主張
        (二) 京師大學堂的創(chuàng)辦與停辦
    二、京師大學堂的恢復與譯學館的設置
        (一) 京師大學堂的恢復與發(fā)展
        (二) 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的設置
第二章 譯學館章程的制定及課程體系的確立
    一、譯學館章程的制定及實施
        (一) 《擬定譯學館章程》
        (二) 《奏定譯學館章程》
        (三) 章程的細化和實施
    二、“中西并用”:譯學館課程體系的探索與建立
        (一) 課程指導思想的探索
        (二) 譯學館課程體系的建立
    三、教員聘用與學生招錄
        (一) 教員的聘用
        (二) 譯學館的招生
    四、理想與現實的沖突:譯學館課程教育與實踐的考察
第三章 學生的畢業(yè)考試及其職業(yè)選擇
    一、畢業(yè)考試與“獎勵出身”
        (一) 畢業(yè)考試
        (二) “獎勵出身”制度的存與廢
    二、畢業(yè)獎勵與職業(yè)選擇
        (一) 畢業(yè)獎勵
        (二) 職業(yè)選擇
第四章 譯學館的終結與得失
    一、分科大學規(guī)劃與譯學館的終結
    二、譯學館對近代教育與社會的意義
        (一) 對晚清政局與社會的影響
        (二) 對民初外語觀及大學外語教育的影響
    三、譯學館的歷史局限性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附錄二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香菊;易靈杰;;京師大學堂分科監(jiān)督:我國大學院長角色的萌芽[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3期

2 鮑寧;;清末京師大學堂建設中的房地產問題研究[J];城市與區(qū)域規(guī)劃研究;2013年02期

3 王李金;山西大學堂的“英國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18期

4 王志強;;山西大學堂[J];文物世界;2008年06期

5 陳遠;;北大為何四次被停辦?[J];文苑(經典選讀);2012年03期

6 胡柏彥;劉金蘭;;淺談山西大學堂的發(fā)展與演變[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8年23期

7 王李金;;山西大學堂與壬寅大學堂的興衰[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任鏷;王文劍;白雪飛;;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山西大學堂建筑復原[J];計算機仿真;2012年11期

9 葉云生;;李端棻與京師大學堂[J];貴陽文史;2010年06期

10 王偉國;;奉天大學堂開創(chuàng)遼寧近代高等教育先河[J];年輕人;2019年1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苗素蓮;中國大學組織特性歷史演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李金;從山西大學堂到山西大學(1902-1937)[D];山西大學;2006年

3 黃啟兵;我國高校設置變遷的制度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軍;中國近代大學預科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5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術課程實施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清;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2 杜鵬程;李提摩太在華教育活動和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田晶潔;近代山西留學生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4 謝京國;李提摩太與中國近代改革[D];齊齊哈爾大學;2013年

5 陳艷華;近代政府與北京大學的關系之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6 徐國萍;京師大學堂教科書編譯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

7 容思慧;臺灣地區(qū)幼兒園大班主題課程實施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8 王穎;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建設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9年

9 魏曉會;在線開放課程的設計研究與開發(fā)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8年

10 孫佳玥;美國學前課程評價的歷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3679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83679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d3e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