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方言語音系統(tǒng)及內(nèi)部差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7 18:04
【摘要】:新泰方言在在山東方言的分區(qū)中屬于西區(qū)的西齊片。雖然是一個小的方言點,但是內(nèi)部的語音還是有其特色的。關于新泰方言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本文以新泰方言為研究對象,綜合運用傳統(tǒng)方言學和社會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對新泰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及內(nèi)部差異進行描寫、比較和分析,展現(xiàn)新泰方言的語音特征。本文共分為五部分來介紹新泰方言的語音狀況,每章內(nèi)容摘要如下:第一章,緒論。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新泰市的地理、歷史、人口和新泰方言的語音概況,并介紹了新泰方言相關研究的現(xiàn)狀、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本文所采用的記音符號以及發(fā)音人的基本情況。第二章,新泰方言語音系統(tǒng)。以老派新泰方言語音為對象,詳實地描寫新泰方言的單字音系、聲韻配合關系、同音字匯等,全面展現(xiàn)新泰方言語音系統(tǒng)的面貌。第三章,音變現(xiàn)象。主要從新泰方言的語流音變?nèi)鐑勺纸M的連讀變調(diào)(包括重重型兩字組連讀變調(diào)和重輕型兩字組連讀變調(diào)——輕聲)、兒化、同化、異化及特殊音變?nèi)绾弦舻日Z音現(xiàn)象介紹新泰方言的語音特征。第四章,新泰方言與普通話和中古音的比較。這部分主要將新泰方言語音與普通話進行共時層面上的比較,概括和歸納出新泰方言較之普通話所獨有的語音特點;從歷時的角度,通過與中古音的比較,探索從中古音到現(xiàn)代新泰方言的發(fā)展脈絡,揭示其歷時演變規(guī)律。第五章,新泰方言語音的內(nèi)部差異。在上述傳統(tǒng)方言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上,本章從社會語言學研究的角度,通過抽樣調(diào)查和分析,著重討論了新泰方言語音的內(nèi)部差異問題。包括:一、地域性差異:對比新泰城關小片和樓德小片在聲韻調(diào)方面的語音差異并分析原因;二、文白異讀:從聲、韻、調(diào)三方面總結新泰方言文白異讀的規(guī)律;三、年齡差異:通過抽樣調(diào)查法,對新泰老、中、青三個年齡段的三十人進行新老差異的調(diào)查,分析結果并總結規(guī)律。
【圖文】:
圖 5-1:新泰方言地圖(該圖來源于《新泰市志》,根據(jù)本文調(diào)查的實際情況我們對此出了修改)1、方言小片的語音差異根據(jù)《新泰方言志》和《新泰市志》中對新泰方言語音特點的總結,,結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72.1
本文編號:2631143
【圖文】:
圖 5-1:新泰方言地圖(該圖來源于《新泰市志》,根據(jù)本文調(diào)查的實際情況我們對此出了修改)1、方言小片的語音差異根據(jù)《新泰方言志》和《新泰市志》中對新泰方言語音特點的總結,,結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H17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丁邦新;;漢語方言中的歷史層次[J];中國語文;2012年05期
2 錢曾怡;;從現(xiàn)代山東方言的共時語音現(xiàn)象看其歷時演變的軌跡[J];漢語學報;2012年02期
3 王洪君;;層次與斷階——疊置式音變與擴散式音變的交叉與區(qū)別[J];中國語文;2010年04期
4 劉淑學;;冀魯官話的分區(qū)(稿)[J];方言;2006年04期
5 陳忠敏;重論文白異讀與語音層次[J];語言研究;2003年03期
6 董紹克;山東方言語音特點四則——《山東方言詞典》編纂札記[J];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1期
7 張樹錚;山東方言歷史鳥瞰(上)[J];古漢語研究;1996年02期
8 錢曾怡;高文達;張志靜;;山東方言的分區(qū)[J];方言;1985年04期
9 李榮;;官話方言的分區(qū)[J];方言;1985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楊思源;蒙城方言新老派語音差異研究[D];南京大學;2013年
2 孫志波;山東方言的文白異讀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2年
3 孫夫榮;山東莒縣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梁新榮;山東榮成方言新老派語音差異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5 于瑩瑩;昌邑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王曉軍;山東方言語音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衍軍;泗水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263114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63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