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語言結(jié)構(gòu)認知的視覺意象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pace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linguistics, especially in the study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t is the cornerstone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other concepts. Current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studies show that language understanding involves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mental or visual imagery of syntactic structures and sentence content. Human perception system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understanding. Similarly, the function of visual imag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Visual system unconsciously and automatically participates in the process of speech understand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syntactic and semantic structures with spatial behavior have many func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 affect the way of visual images, and the spatial semantic structures of verbs and nouns also produce completely different visual images.
【作者單位】: 湖北大學外國語學院;
【分類號】:H03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任國防;視覺表象表征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黎;音樂教學中歌唱心理因素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2 劉列斌;大腦記憶規(guī)律在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胡安琦;論體育教學中的思維[J];安徽體育科技;1998年01期
4 胡安琦;體育教學中運用想象訓練初探[J];安徽體育科技;1999年04期
5 朱琳;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關(guān)系探究[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6 張建勇;;大學生心態(tài)的研究進展[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7 楊海平;對不同級別籃球運動員12項感知覺指標的測試與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8 查春華;謝黎紅;張夏榕;;對健美操創(chuàng)編者能力要素構(gòu)成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9 符明秋;龔高昌;;積極情緒及情緒有益感知對運動競賽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11期
10 符臻;“芙蓉姐姐”為何能在網(wǎng)上走紅[J];編輯之友;2005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麗麗;;腦科學、思維科學對珠心算的詮釋[A];紀念程大位逝世四百周年國際珠算心算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透視與反省[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秦啟文;企業(yè)理念的理性反思與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3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李永瑞;不同注意類型高水平運動員注意瞬脫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5 劉電芝;小學兒童數(shù)學學習策略的發(fā)展與加工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宋其爭;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曉;自適應(yīng)人機交互界面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良炎;基于詞聯(lián)接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9 劉瑞光;短時距標量計時模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楊廣軍;高中物理教材設(shè)計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宇頌;大學生成就目標、歸因方式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2 程么娥;影響我國城鎮(zhèn)居民大眾體育需求的社會心理因素分析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張建軍;基于區(qū)域灰度變化率的圖像邊界檢測[D];云南師范大學;2000年
4 戴斌榮;刺激材料的呈現(xiàn)方式對兒童青少年分類活動影響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5 楊朝華;中學班主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滯后的成因及對策[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余文武;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失誤的思考[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杜國君;問題型中學生德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8 史慧穎;普通中學班主任隱含知識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9 洪顯利;組塊構(gòu)建記憶策略訓練,,提高高一學生英語詞匯學習質(zhì)量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鄭淵方;初中學生物理概念發(fā)展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鵬;黃艷華;;心理旋轉(zhuǎn)研究概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年05期
2 李文馥,徐凡,郗慧媛;3—7歲兒童空間表象發(fā)展研究——并與8—13歲兒童空間表象特點比較[J];心理學報;1989年04期
3 林仲賢,張增慧,丁錦紅,傅金芝;漢族、基諾族及布朗族7~9歲兒童心理旋轉(zhuǎn)能力的比較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毛向櫻;;《莊子》成語淺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3期
2 王秀琴;;跨文化非語言交際中的空間語探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崔山佳;;“V在了N”格式補說三題[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1年04期
4 南宏宇;黃玉果;;試論在“話題—說明”框架中漢語句子的生成關(guān)系[J];欽州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馬驊;;語言文化學的表象理論研究[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6 董運生;;簡論“被”字號新詞[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1期
7 王冰;;漢語復音詞判定標準述評[J];語文學刊;2011年10期
8 顧介鑫;;漢語復合詞的中心性問題[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9 阿布都熱合曼·庫爾班;胡開蘭;;現(xiàn)代維吾爾語里的偏正詞組及其在句中的作用[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劉萬勤;;“八字沒一撇”的由來[J];預(yù)算管理與會計;200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譚學純;;辭格生成與理解:語義·語篇·結(jié)構(gòu)[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曾玉萍;毛世楨;;PSC朗讀語調(diào)能力結(jié)構(gòu)的統(tǒng)計研究[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朱德培;;試談科技文章的漢語修辭[A];學報編輯論叢(第一集)[C];1990年
4 陳桂成;;說“像”及“似的、一樣、一般”[A];福建省辭書學會2003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謝英;;也說比喻的結(jié)構(gòu)[A];福建省語言學會2002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鄭述譜;;語言單位與詞典的類型及結(jié)構(gòu)[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7 張蕾;;代詞“他”的虛指用法及產(chǎn)生原因——兼論“V他+……”結(jié)構(gòu)的特征[A];第一屆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徐曉菲;;淺談漢英句法之差異[A];語言學論文選集[C];2001年
9 于江生;;語義指向的形式模型[A];自然語言理解與機器翻譯——全國第六屆計算語言學聯(lián)合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1年
10 袁世全;;中觀結(jié)構(gòu)再探——十論辭書框架:第三結(jié)構(gòu)的特性及其他[A];中國辭書論集1999[C];199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心兵;用眼睛來“聽”的信息——空間語言[N];華夏時報;2001年
2 肖克芬;簡談體態(tài)語言[N];光明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楊海明;生命度與漢語句法的若干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2 亓文香;漢語典故詞語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姜莉芳;阿美語偏正短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董育寧;新聞評論語篇的語言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5 劉文正;《太平經(jīng)》動詞及相關(guān)基本句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旺喜;漢語句法的認知結(jié)構(gòu)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7 梁曉波;致使詞匯與結(jié)構(gòu)的認知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8 李晉霞;現(xiàn)代漢語定中“V雙+N雙”結(jié)構(gòu)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愛梅;網(wǎng)絡(luò)聊天室里語碼轉(zhuǎn)換現(xiàn)象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分析[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8年
2 王玨白;順應(yīng)論框架下的增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3 劉正江;現(xiàn)代維吾爾語成語研究[D];新疆大學;2005年
4 馬欣欣;擴展型前序列的結(jié)構(gòu)與作用—分析訪談節(jié)目Larry King Live[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5 蘇改聯(lián);中文時尚雜志中語碼轉(zhuǎn)換的結(jié)構(gòu)與功能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6 陳曦;句群中的轉(zhuǎn)折關(guān)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周敏;漢語網(wǎng)聊詞匯的認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過玉蘭;現(xiàn)代漢語差比句的結(jié)構(gòu)類型研究及其類型學意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9 羅茵;“X的VP”結(jié)構(gòu)的語法、語義、語用特點和相關(guān)問題[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10 李中俠;魏晉碑刻復音詞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890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38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