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語研究的跨學科視角》介紹
[Abstract]:"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f phrase Studies" (Phraseology: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is a collection of essays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phrase study, edited by Sylviane Granger and Fanny Meunier.
【作者單位】: 福建省莆田學院;
【分類號】:H031
【共引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錦文;;用戶、詞典與詞典使用技能——我國學生英語詞典使用技能的問題與對策[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6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黎宇珍;英漢學習詞典的義項排列改進方案[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蕾;;對“吃+N”類短語的生成及發(fā)展合理性的分析[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11年02期
2 張小會;;網(wǎng)絡新語“X+的說”探析[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8期
3 郎曉敏;;黃廖本《現(xiàn)代漢語》增訂四版和增訂三版語法部分的比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4 趙頂靈;;方言中的民俗文化——以桂林方言為例[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5 馬瑩;;韓日俄三國留學生“了”字使用的偏誤調(diào)查[J];天津市財貿(mào)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趙錦山;;近年來我國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研究的反思[J];民族論壇;2011年14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曉甜;趙海;;基于樹結(jié)構模式挖掘的非監(jiān)督中文短語結(jié)構句法分析[A];中國計算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9-2011)[C];2011年
2 胡日勒;宗成慶;徐波;;基于短語結(jié)構抽取和對齊的機器翻譯模板自動獲取方法[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馮志偉;;判斷從屬樹合格性的五個條件[A];世紀之交的中國應用語言學研究——第二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4 張亞軍;;語用功能詞及其詞類歸屬問題[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5 王錦;陳群秀;;現(xiàn)代漢語語義資源用于短語歧義模式消歧研究[A];內(nèi)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周俏麗;蔡東風;張桂平;季鐸;林曉慶;;基于最大熵的“vp np的np”句法結(jié)構排歧[A];內(nèi)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林允清;;哈里斯的“發(fā)現(xiàn)程序”作為人類的“普遍語法”[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8 周娟;;淺談詞組型釋義法與句子型釋義法[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王安紅;;對“輔重”韻律聲學表現(xiàn)的探討[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10 楊波;戴勝海;;英漢機器翻譯中“OF-短語”的理解與翻譯[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萍;英漢短語結(jié)構受限搭配的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彭艷;短語結(jié)構語法與依存語法的心理現(xiàn)實性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3 康忠德;居都仡佬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高蓮花;生成句法框架內(nèi)的蒙古語動詞及其句法結(jié)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朱俊陽;現(xiàn)代漢語雙事件結(jié)構衍生關系的被動式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6 木再帕爾(Muzappar Abdurusul);論維吾爾語的名詞化短語[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7 樊友新;從事件結(jié)構到句子結(jié)構[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銀莎格;銀村仫佬語參考語法[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9 馮文賀;漢語連詞及其相關結(jié)構的依存分析[D];武漢大學;2011年
10 達胡白乙拉;蒙古語基本動詞短語自動識別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成亮;《語言與物種》導讀[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劉津津;韓國學生習得“V+adj”類動結(jié)短語的偏誤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師麗娟;漢語短語結(jié)構違反的ERP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4 李若曦;《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VP+的”結(jié)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胡珂;漢語非短語結(jié)構的詞匯化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1年
6 張麗娟;《現(xiàn)代漢語詞典》動賓式動詞釋義元語言的句法語義規(guī)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程凱;漢語是非疑問句的句法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2年
8 王懷榕;三沖仡佬語句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9 盧驕杰;《現(xiàn)代漢語詞典》動詞釋義模式元語言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曲宏欣;漢語介詞“從”與英語介詞“from”的對比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0794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230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