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釋義語言最接近口語的《國音白話注學生詞典》

發(fā)布時間:2018-04-27 06:25

  本文選題:《國音白話注學生詞典》 + 釋義文風。 參考:《辭書研究》2011年01期


【摘要】:《國音白話注學生詞典》出版于上世紀20年代,帶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同時又有突出的個性:它是給復音詞注音的為小學生編纂的詞典;其釋義文風為通俗易懂的近口語體的白話文,表現(xiàn)為釋義模式口語化、口語詞多、冗余成分多、短句子多。
[Abstract]:Published in the 1920s, the Dictionary of students in Guoyin vernacular notes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also has a prominent personality: it is a dictionary compiled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the pronunciation of polysyllabic words; The style of its interpretation is the vernacular style which is easy to understan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lloquial interpretation mode, more spoken words, more redundant elements and more short sentences.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50年間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演變”(05CYY001)的一部分
【分類號】:H16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汪家熔;;《辭源》——近代第一本詞書[J];出版史料;2001年01期

2 王寧;;論辭書的原創(chuàng)性及其認定原則——兼論《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原創(chuàng)性和原創(chuàng)點[J];辭書研究;2008年01期

3 姚小平;;早期的漢外字典——梵蒂岡館藏西士語文手稿十四種略述[J];當代語言學;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立春;;《三國志》連動句“而”“以”“則”使用情況考察[J];安順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6年01期

2 弋丹陽;《馬氏文通》中關(guān)于介詞“之”用法分析的缺陷[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姚小平;;歐洲漢語教育史之緣起——早期傳教士的漢語學習和研究[J];長江學術(shù);2008年01期

4 黃婉梅;;黎錦熙與《國語辭典》及其他[J];辭書研究;2008年06期

5 霍晶瑩;;詞的兼類問題研究述評[J];滁州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張俊閣;;《馬氏文通·受動字》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7 周朋升;;《史記》中的“莫”[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8 李冬香;《馬氏文通》對兼語句的分析述評[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9 湯建軍;古漢語的“皆”類詞[J];古漢語研究;1991年02期

10 張文國;《左傳》“也”字研究[J];古漢語研究;1999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楊金華;;詞典比較研究的基礎(chǔ)和目標[A];中國辭書學會第六屆中青年辭書工作者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杰;漢語相似范疇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王飛華;漢英語氣系統(tǒng)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遐;新疆維吾爾族學生漢語介詞學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文;漢語名詞作狀語問題的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2 王雪;《世說新語》主謂句系統(tǒng)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秋霞;《左傳》征戰(zhàn)類動詞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劉芳;中古漢語致動式“使”字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5 潘偉斌;喬治·藍寧《漢語學習簡易教程》(《Easy steps in Chinese studies》)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艷娟;《現(xiàn)代漢語詞典》研究三十年[D];山東大學;2010年

7 劉宗保;形、名語素構(gòu)成復合詞的語義類組合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8 肖小平;越南留學生漢語比較句偏誤分析及習得順序考察[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9 尚紅;《三國志》介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趙靜蓮;《淮南子》合成詞構(gòu)詞法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顏玉秀;;讓小學生享受英語學習過程[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2 王雪;;運用趣味教學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 木子李;;成長的故事——“讀·品·悟”小學生成長必讀書系賞析[J];語文世界(小學生之窗);2010年01期

4 郭曉莉;;淺談小學生英語單詞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0年03期

5 章紅云;;營造生活化的小學英語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0年03期

6 殷麗娟;;淺談英語互動式教學法的實踐[J];小學教學參考;2010年03期

7 夏伏清;;怎樣創(chuàng)設(shè)英語教學情景[J];新課程(小學版);2010年01期

8 曹志華;;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0年01期

9 蔣華林;;小學英語多樣化教學的思考[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0年01期

10 曹小勇;;淺議維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新課程(小學版);201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春燕;;“家校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天地[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2 趙慶兵;;寬容——受學生歡迎的教育方式<由一則案例想到的>[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曹端錦;;淺談小學生嫉妒心里的成因及對策[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C];2010年

4 駱明月;;我看小班化下的3P英語教學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5 宋新華;;以班主任工作為核心促和諧校園的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原瑞豐;李映蘭;;如何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7 陳秋花;;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8 石帶娣;;分層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的應(yīng)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9 周海英;;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靈活運用電教手段導入新課[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10 農(nóng)克寧;;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賀;大師之后無大師?[N];人民日報;2010年

2 陜西省漢中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陳至上;廣播稿口語化技巧探析[N];中國特產(chǎn)報;2010年

3 上海作家 周澤雄;通過語言營造樂園的老教材[N];東方早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孫燕燕;“羊羔”為什么這樣紅[N];北京科技報;2010年

5 李木馬;多發(fā)現(xiàn)詩歌的善意與美好[N];中國藝術(shù)報;2010年

6 謝軼群;詩歌的黃昏[N];民主與法制時報;2010年

7 墨白 田中禾;小說的精神世界[N];文學報;2010年

8 張燕玲;像夜鶯一樣歌唱[N];文藝報;2010年

9 蔣慶 張克;官員詩人獲魯迅文學獎引爭議[N];西部時報;2010年

10 鄭詩亮 曹柳鶯;包弼德談理學與對理學的批判[N];東方早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雪;從斷裂到彌合—山江純苗區(qū)口傳教育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劉杰;《朱子語類》文獻語言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田荔枝;我國判詞語體流變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劉茉琳;論晚清至“五四”的白話文運作[D];暨南大學;2010年

5 劉光成;百年中學作文命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運昌;再造文明與教育革新[D];河北大學;2010年

7 蔡之國;晚清譴責小說傳播研究[D];揚州大學;2010年

8 張昭兵;語言論爭與作家的現(xiàn)代漢語體驗[D];復旦大學;2010年

9 陳亮;新詩“口語”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10 郭民;小學生數(shù)感的發(fā)展與特征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玲莉;胡適文學啟蒙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2 彭莎;論王小妮詩歌中的自由意識[D];西南大學;2010年

3 葉晨燕;論葉圣陶語文教材建設(shè)的多向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遷喬;關(guān)于口語交際課程內(nèi)容建構(gòu)的思考[D];西南大學;2010年

5 孟麗;喬羽歌詞藝術(shù)微探[D];山東大學;2010年

6 梁平;《現(xiàn)代漢語詞典》78版和05版稱謂詞對比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7 陳軍;當下新詩口語化寫作的文化批評[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夏瑩;卞之琳詩歌語言藝術(sh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9 余慧敏;胡適傳播思想與自由主義的媒介建構(gòu)(1905-1937)[D];安徽大學;2010年

10 楊文歡;西印度文學雙子星[D];蘭州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18095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8095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1741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