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地因素對翻譯的影響—語境理論的視角
本文選題:時域因素 切入點:地域因素 出處:《寧波大學(xué)》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在語境理論和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影響下,英語翻譯理論家卡特福德于1965年將語境概念引入翻譯學(xué),并對翻譯中的語境問題進行了開拓性的探討。隨著語境的研究范圍從語言語境擴展到語言發(fā)生的情景,進而擴展到語言交際的社會背景知識,翻譯的語境問題研究引起了翻譯學(xué)領(lǐng)域?qū)W者的廣泛關(guān)注,到20世紀90年代末發(fā)展成為一個研究熱點。 本研究考察和分析了語境系統(tǒng)中的時地因素對于翻譯的重要影響和作用。本研究擬在語境三分法(即語言語境、情景語境和文化語境)的理論框架下,首次提出時地因素既是一種情景因素又是一種文化因素,并通過比較同一原文(主要為國內(nèi)外文學(xué)作品)的不同譯文闡明時域因素和地域因素是如何通過影響翻譯的主體進而影響整個翻譯過程的。 任何交際活動的發(fā)生都伴隨著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翻譯作為一種跨語言、跨文化、跨時空的交際活動,自然也離不開特定的時地因素。約翰·萊昂斯(1977),何兆熊(1989),胡壯麟(1994)等許多國內(nèi)外語言學(xué)家指出,時地因素是一種情景因素,情景的轉(zhuǎn)變對交際活動產(chǎn)生的影響是強烈而直觀的。同時,本研究認為時地因素也是一種文化因素。由于交際時間和交際地點的轉(zhuǎn)換,作者和譯者作為跨語言、跨文化的翻譯活動的交際雙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當時當?shù)氐慕?jīng)濟、文化、社會、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影響。通過比較不同的譯文,本研究闡明了時地因素在翻譯活動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論證了本文研究理論框架的可行性。 本研究認為,隨著時空位置的轉(zhuǎn)換,世界在不斷變化,而作為描述客觀世界的語言和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社會文化背景也必然隨之改變。在翻譯過程中,譯者不僅要注意語境的共時變化,也要做好語境的歷時分析。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theory and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Catford, an English translation theorist,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context into translatology in 1965, and explored the contextual problems in translation.As the study of context extends from linguistic context to linguistic context, and then to the social background knowledg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of contextual issues in translation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By the end of 1990's, it had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effects of temporal and temporal factors on translation in contextual systems.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linguistic context, situational context and cultural context, this study propose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time-place factor is both a situational factor and a cultural factor.By compar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the same source text (mainly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ry work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how time domain factors and regional factors affect the whole translation process by influencing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The occurrence of any communicative activity is accompanied by specific time and place. Translation, as a cross-language, cross-cultural, cross-space-time communicative activity, is naturally inseparable from specific temporal and spatial factors.At the same time, the time and land factor is also a cultural factor.By compar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s, the present study clarifi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emporal and tempo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study.This study holds that with the change of space-time position, the world is constantly changing,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language and literary creation, which describes the objective world, will inevitably change.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synchronic changes of context, but also do a good diachronic analysis of context.
【學(xué)位授予單位】:寧波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0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穎_g;;從“緣分”到“隨緣”——從語境中尋求翻譯等值的最大化[J];青年文學(xué)家;2011年12期
2 陳莉明;;語境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J];海外英語;2011年08期
3 葛南;;論影響電影片名翻譯之因素[J];現(xiàn)代交際;2011年05期
4 焦文淵;;語境理論與高職英語語篇教學(xué)[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5 黃立梅;;語境及其在寫作教學(xué)上的啟示[J];新課程(教育學(xué)術(shù));2011年07期
6 李喜仁;;略論“新批評”的當下意義[J];名作欣賞;2011年27期
7 葛麗萍;;語境理論在詞匯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研究[J];教學(xué)與管理;2011年21期
8 周祁林;;語境理論在中小學(xué)英語詞匯教學(xué)中的運用[J];英語教師;2011年07期
9 楊小平;;認知語用語境理論對科技翻譯的解讀[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1年04期
10 馬海燕;陸嘉;侯文瑜;;在口語自主式學(xué)習中語境理論的應(yīng)用——對補缺假說的驗證[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偉;;漢英表示顏色的詞翻譯比較[A];外語語言教學(xué)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xué)會第十一次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7年
2 張娜;;語境與英語精讀教學(xué)[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3 蔡有恒;;功能理論與語篇語體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5年年會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鄔鄭;呂曉莉;晉耀紅;;將HNC領(lǐng)域引入文本分類的嘗試與探討[A];全國第八屆計算語言學(xué)聯(lián)合學(xué)術(shù)會議(JSCL-2005)論文集[C];2005年
5 繆建明;張全;;基于HNC語境理論的句群處理研究[A];內(nèi)容計算的研究與應(yīng)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xué)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王鵬;;淺談對培根論述文體的翻譯的忠實性及原作風格的再現(xiàn)——評價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兩個中文譯本[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7 劉高岑;;科學(xué)創(chuàng)新中的類比推理[A];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與和諧社會建設(shè)研究——第二屆全國“科技與社會發(fā)展”中青年南方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黃艷艷;;從文化語境看歸化和異化的應(yīng)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xué)會2006年年會暨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C];2006年
9 梁素芹;曹杏;;韓禮德情景語境理論觀照下的文學(xué)翻譯——Oracles & Miracles及其中譯本《“剩”賢奇跡》個案研究[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10 楊麗達;;《大學(xué)英語》課文中的長句翻譯[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5年會暨學(xué)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陳潔;楊憲益:云淡風清了無痕[N];中華讀書報;2006年
2 小羅;培養(yǎng)譯者是當務(wù)之急[N];文學(xué)報;2007年
3 糖酒;英文餐飲預(yù)定服務(wù)全面發(fā)力[N];華東旅游報;2008年
4 張文浩;建議譯為“差異片”[N];中國集郵報;2007年
5 記者 王衛(wèi)英;48個少數(shù)民族“花開”商城[N];金華日報;2006年
6 鄧萬鵬 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國際交流背景下的各民族語言的差異性和詩歌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N];貴州民族報;2011年
7 太原日報報業(yè)集團廣告公司 張偉武;體驗“體驗經(jīng)濟”[N];山西日報;2009年
8 四川省營山縣駱市中學(xué)校 肖愛華;淺議語境教學(xué)觀[N];學(xué)知報;2010年
9 ;西安美術(shù)學(xué)院:傳承西北——吾土吾民油畫邀請展[N];美術(shù)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桂蘭;論重譯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1年
2 高黎平;傳教士翻譯與晚清文化社會現(xiàn)代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3 胡氏貞英;漢語非文學(xué)文本越譯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4 呂黎;中國現(xiàn)代小說早期英譯個案研究(1926-1952)[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1年
5 李虹;《紅樓夢》詩詞英譯移情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1年
6 劉高岑;語言、心智與世界[D];山西大學(xué);2004年
7 孫曉霞;從混沌到有序[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9年
8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計算的典籍翻譯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xué);2010年
9 熊德米;基于語言對比的英漢現(xiàn)行法律語言互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10 劉翼斌;概念隱喻翻譯的認知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莉明;語境在英語詞匯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D];西南師范大學(xué);2005年
2 胡德勤;語境理論在大學(xué)英語詞匯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2年
3 欒婭妮;關(guān)于語境理論應(yīng)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xué)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4 樂燕娜;時地因素對翻譯的影響—語境理論的視角[D];寧波大學(xué);2012年
5 王宏敏;語境理論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xué)中的應(yīng)用[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6 張娟;語境理論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xué)[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彭愛芬;試論語境中文化負載詞匯的表達方式[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06年
8 段曉紅;基于語境理論的詞匯教學(xué)[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7年
9 陳麗;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xué)角度剖析語境在語篇連貫中的作用[D];中國石油大學(xué);2008年
10 甘瓊;從《茶館》的兩個英譯本看語境理論對翻譯的重要性[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1年
本文編號:17282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72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