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區(qū)袍哥隱語通用化傳承初探
本文關鍵詞:四川地區(qū)袍哥隱語通用化傳承初探
【摘要】:隱語黑話的通用化傳承是一種客觀存在的語言演變現(xiàn)象。本文以四川地區(qū)袍哥隱語為研究對象,著重從"滲入地域方言"、"進入文學藝術作品"和"最終進入共同語"三個層面探討了其通用化傳承的途徑及影響。
【作者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藝術學院;
【基金】: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十二五”規(guī)劃2011年度項目“當代四川隱語黑話與越軌亞文化研究”(批準號【SC11XK011】)的系列研究論文之一
【分類號】:H172.3
【正文快照】: 作為全民語言的社會變體,隱語黑話區(qū)別于共同語的本質特征即其封閉性與秘密性。不過,隱語黑話的封閉性與秘密性并非一成不變,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它也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按其自身的規(guī)律而發(fā)生演變。四川地區(qū)袍哥隱語的通用化傳承,即是指四川地區(qū)的袍哥隱語在發(fā)展演變中,其固有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亨奎;試論母語干擾對漢語學習的影響[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1年04期
2 胡 敏;外向/內向型性格對外語學習的影響[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3 范純海;文化差異對翻譯中語義的影響[J];理論月刊;2002年07期
4 陸世雄;影響譯品質量的幾種因素[J];河池師專學報;2004年01期
5 聶大海,呂蓓蓓;個體心理文化與第二語言習得關系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4年04期
6 秦燕;反饋對語言教學的影響[J];語言與翻譯;2001年03期
7 譚志滿;試論土家文化對語言的影響[J];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01年05期
8 黃群;佛教對漢語詞語的影響[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3期
9 周成蘭;論心理因素對學習普通話的影響[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10 聶大海;試論民族間語言的相對性對第二語言習得的影響[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木森;;英漢詞語互借對語言文化的影響[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2 顧雅蔓;胡愛新;;普通話水平測試員的聽力水平對測試效度影響的研究[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黃晶晶;;朗讀方式對停頓的影響[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3年
4 陳密容;;網(wǎng)絡語言試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葉李濱;;從體育專業(yè)詞匯的普通化趨勢看文化對語言的影響(英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李敬陽;崔效義;王莉;馮祖yN;;三種不同錄音器材錄制的電話對聲紋鑒定的影響[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7 金陽天;;情緒波動對語聲頻譜的影響[A];新世紀的現(xiàn)代語音學——第五屆全國現(xiàn)代語音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高永欣;;淺談英國外語教育特點及其借鑒意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陳炳錚;;詩詞的音樂性、吟誦的美感及其現(xiàn)代化[A];吟誦經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10 劉伊俐;;從關聯(lián)理論看書面語篇中的語境選擇[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伍江川 譚江琦;省內合格俄語翻譯不超過10人[N];四川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李田生;該如何留戀方言[N];西部時報;2004年
3 記者 萬強 通訊員 周桂芳;普通話漸成陳貴鎮(zhèn)“官方語言”[N];長江日報;2007年
4 周俏春;都市人熱衷學外語:不為功利為興趣[N];經濟參考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宋明;熊國秀把傈僳文字引入川[N];涼山日報(漢);2007年
6 記者 郭曉虹 馮威;《中國水書》將“活化石”由深山推向世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7 李奎邋實習生 鄭靜;市民說普通話有點“拗口”[N];南充日報;2007年
8 ;網(wǎng)絡復古風 橫排簡體字變成豎排繁體字[N];中華新聞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徐虹;川人請講普通話[N];四川日報;2000年
10 常琳;方言是棵長青樹[N];吉林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宏宇;索緒爾語言學理論對西方20世紀文學批評理論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2 黃宜鳳;明代筆記小說俗語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焦毓梅;《十誦律》常用動作語義場詞匯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4 劉曉然;雙音短語的詞匯化[D];四川大學;2007年
5 李倩;敦煌變文單音動詞詞義演變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6 李娟;《漢書》司法語義場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7 高佳;漢語服裝量詞的形成及演變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8 朱建軍;古漢字與滇川黔桂彝文同義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杜曉莉;《摩訶僧yG律》雙音復合結構語義復合關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10 周作明;東晉南朝道教上清派經典行為詞新質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建偉;二十世紀價值觀念對英漢新詞的影響[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鞏玲玲;《春秋·谷梁傳》正文訓詁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知洪;從跨文化傳播角度看廣告翻譯[D];四川大學;2006年
4 陳嫻;網(wǎng)絡語言考察[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韋t ;壯語對廣西漢語方言的影響[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6 吳燕;論文化多樣性對口譯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7 范啟華;教育菲化案及其對菲律賓華文教育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劉朋建;網(wǎng)絡語言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龐茜之;論女性主義翻譯觀對文學翻譯的影響[D];蘭州大學;2008年
10 晏小花;奈達翻譯理論對中國翻譯研究的影響[D];南華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2595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1259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