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動漫產品的傳播形式與流通渠道
[Abstract]:In addition to individual works being adapted into animated films, most of the works in China are only sold and disseminated in the form of miniature books. Therefore, the single form of comic books, small scale, involving a very limited area of industry, which is also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comic books. Looking back at Japanese anime works, because of their various forms of commun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nnels, this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日本動漫產業(yè)研究”(07JA870007)的系列成果之一
【分類號】:G131.3
【共引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吳元清;;論“擬虛”的實現(xiàn)及對浙江動漫業(yè)的反思[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濤;美、日百年動畫形象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蔣蟬米;當代大學生動漫消費動機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7年
2 林玉嫻;日本動漫的全球擴散與日本文化輸出戰(zhàn)略[D];暨南大學;2007年
3 陳勝華;我國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學;2007年
4 賀峰;加快天津市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的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楊海梅;城市創(chuàng)意產業(yè)及其集群化分析[D];西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文啼鳥;喻云亮;;南昌首家漫畫吧的四個功能[J];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7年11期
2 李常慶;;日本動漫產品的傳播形式與流通渠道[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9年11期
3 甄西;;為“丑小鴨”起飛叫好[J];全國新書目;2008年05期
4 李清;;打“流行”牌的漫畫小店[J];生意通;2011年01期
5 袁瑞娟;;日本漫畫圖書的出口優(yōu)勢及對中國的啟示[J];對外經貿實務;2009年03期
6 康俊;;動畫創(chuàng)意產業(yè)中動畫與漫畫受眾交互培養(yǎng)研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1期
7 姚非拉;沈樂平;盤劍;符亦文;;動漫的“漫”與卡通之“通”[J];當代電影;2010年06期
8 周兆呈;;漫畫:儒學在新加坡傳播的另類方式[J];華僑華人歷史研究;2006年01期
9 許振波;;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 弘揚先進文化[J];宜春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10 易巧君;;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播形式與意義簡析[J];民族論壇;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唐藝;周偉;;3G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中國手機動漫產業(yè)發(fā)展初探[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2 郭虹;鄔佳力;;從上海08動漫展看近期青少年動漫需求[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08):傳播媒介與社會空間論文集[C];2008年
3 堵根生;;商業(yè)文化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A];海派商業(yè)文化論文集[C];1995年
4 劉永;;動漫產業(yè)與文化強省軟實力建設思考[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文化強省戰(zhàn)略與科技支撐論壇文集[C];2008年
5 劉金霞;;淺談新媒體時期科普動漫的產業(yè)化發(fā)展[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四卷)[C];2010年
6 郭晶;;我國科普動漫作品創(chuàng)作現(xiàn)狀研究[A];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2010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維東 天津神界漫畫公司總經理;中國漫畫人眼中的東京國際動漫展[N];中國文化報;2009年
2 記者 蔡朝陽 通訊員 程榮東 張文斌;安陸再度榮膺“中國漫畫之鄉(xiāng)”[N];湖北日報;2009年
3 記者 崔艷 通訊員 徐建鋼;杭州,憑借智慧成功將漫畫藝術推向市場[N];美術報;2011年
4 記者 魏曉薇;第二屆中國國際漫畫節(jié)進入倒計時[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5 錢錚邋倪紅梅;不分級,漫畫大國“不敵”不良漫畫?[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6 本報記者 趙明宇;《最漫畫》欲成國內原創(chuàng)漫畫旗艦[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7 記者 方圓;中國國際漫畫節(jié)增設版權保護交易展[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楊博;迪士尼40億美元收購漫畫巨頭驚奇[N];中國證券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方圓;中日漫畫界啟動戰(zhàn)略合作[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10 記者 楊秀娟 桐鄉(xiāng)市委報道組 倪曉偉;漫畫成為桐鄉(xiāng)特色招牌文化[N];嘉興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琦;動漫產業(yè)投資問題論析[D];山東大學;2008年
2 饒威;中日動漫產業(yè)的比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3 黃杰;日本卡通商品消費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楊晟;中國動漫產業(yè)前景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5 包中;十九世紀末德國文化審查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6 周敏寧;中國動漫產業(yè)鏈脫節(jié)的困厄和對策[D];江南大學;2009年
7 成煜;韓國動漫跨國傳播探析[D];北京印刷學院;2007年
8 劉翔;內容為王[D];四川大學;2007年
9 楊洋;90年代后文學性書籍插圖中的流行因素解析[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10 蘇瓊;歷史的審視:中國動漫企業(yè)競爭戰(zhàn)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524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2352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