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儉紀錄片的女性敘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13 17:27
范儉身為男性導演在其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采用了以女性為中心的女性敘事這一藝術手法,并且運用這種女性敘事的敘事策略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斬獲了國內(nèi)外眾多獎項,同時引起了國內(nèi)外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的情感共鳴,因此,范儉從表現(xiàn)女性題材紀錄片的男性導演中脫穎而出,這種女性敘事的創(chuàng)作范式是其鮮明的個人藝術創(chuàng)作風格。本文試圖運用蘇珊·蘭瑟所提出的女性敘事學理論,結(jié)合女性主義理論,通過由內(nèi)至外的女性氣質(zhì)和女性形象,以及敘事理論中的敘事話語三個層面,循序漸進地展開論述范儉如何運用女性敘事的敘事策略,在其作品中消解傳統(tǒng)二元對立的男女模式,解構傳統(tǒng)的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重構多元化的女性形象,同時建構了女性的話語權以及女性的性別認同和權威,這種獨特的女性敘事范式,增強了范儉作品的藝術性與感染力。本文主要對范儉2011-2018年采用女性敘事創(chuàng)作的作品進行分析,借用女性主義和女性敘事的理論,以此解讀其一系列作品中不同的女性氣質(zhì)、女性形象和女性敘述話語,試圖探析造成范儉女性敘事的社會動因以及文化意義和審美特質(zhì),辯證地看待這種藝術創(chuàng)作手法的兩面性,得出結(jié)論:這種女性敘事策略豐富了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手法,對于中國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具有借鑒和...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社會文化背景
1.1.2 女性主義和女性意識
1.1.3 范儉導演本身的熱度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綜述
1.4.1 關于性別研究的綜述
1.4.2 關于媒介與性別研究的綜述
1.4.3 從性別角度研究影視作品的綜述
1.4.4 從女性敘事角度研究作品的綜述
1.4.5 對范儉作品的研究綜述
1.4.6 紀錄片中女性形象綜述
1.4.7 國外相關研究綜述
1.5 主要創(chuàng)新點
1.5.1 從女性敘事角度研究女性氣質(zhì)
1.5.2 從女性敘事角度研究女性形象
1.5.3 從女性敘事角度研究敘述話語
1.5.4 綜合分析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
1.5.5 綜合完整歷史性梳理范儉作品
1.5.6 辯證看待范儉女性敘事創(chuàng)作范式
2 女性敘事視角下的范儉紀錄片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性別敘事
2.1.2 女性敘事
2.1.3 女性氣質(zhì)
2.1.4 女性主義
2.2 范儉及其作品的概述
3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女性氣質(zhì)
3.1 女性敘事理論及特點
3.2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中的女性氣質(zhì)
3.2.1 傳統(tǒng)理想的女性氣質(zhì)
3.2.2 堅韌不屈的女性氣質(zhì)
3.2.3 自我認同的女性氣質(zhì)
3.2.4 反叛意識的女性氣質(zhì)
3.2.5 “雙性同體”的女性氣質(zhì)
4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中的女性形象
4.1 范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4.1.1 范儉作品中女性形象分類
4.1.2 傳統(tǒng)的“地母”形象
4.1.3 “男性化”的女性形象
4.1.4 反抗父權制的女性形象
4.1.5 “雙性同體”的女性形象
4.1.6 互為鏡像的“他者”形象
5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中的敘事話語
5.1 敘事話語理論及特點
5.2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中的敘事話語
5.2.1 傳統(tǒng)型敘事話語
5.2.2 叛逆型敘事話語
5.2.3 個人型敘事話語
5.2.4 集體型敘事話語
6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綜合分析及動因
6.1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綜合分析
6.2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動因分析
6.2.1 社會文化驅(qū)動范儉女性敘事
6.2.2 社會變革驅(qū)動范儉女性敘事
6.2.3 社會現(xiàn)實驅(qū)動范儉女性敘事
6.3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的社會價值
6.3.1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的人文關懷
6.3.2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的美學特質(zhì)
7 批判性看待范儉作品中的女性敘事
7.1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優(yōu)勢
7.1.1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優(yōu)勢
7.1.2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文化意義
7.2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局限
7.2.1 社會文化角度
7.2.2 紀錄片創(chuàng)作角度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1: 紀錄片《“倔強”方芳麗》創(chuàng)作概述
本文編號:3896986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社會文化背景
1.1.2 女性主義和女性意識
1.1.3 范儉導演本身的熱度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綜述
1.4.1 關于性別研究的綜述
1.4.2 關于媒介與性別研究的綜述
1.4.3 從性別角度研究影視作品的綜述
1.4.4 從女性敘事角度研究作品的綜述
1.4.5 對范儉作品的研究綜述
1.4.6 紀錄片中女性形象綜述
1.4.7 國外相關研究綜述
1.5 主要創(chuàng)新點
1.5.1 從女性敘事角度研究女性氣質(zhì)
1.5.2 從女性敘事角度研究女性形象
1.5.3 從女性敘事角度研究敘述話語
1.5.4 綜合分析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
1.5.5 綜合完整歷史性梳理范儉作品
1.5.6 辯證看待范儉女性敘事創(chuàng)作范式
2 女性敘事視角下的范儉紀錄片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性別敘事
2.1.2 女性敘事
2.1.3 女性氣質(zhì)
2.1.4 女性主義
2.2 范儉及其作品的概述
3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女性氣質(zhì)
3.1 女性敘事理論及特點
3.2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中的女性氣質(zhì)
3.2.1 傳統(tǒng)理想的女性氣質(zhì)
3.2.2 堅韌不屈的女性氣質(zhì)
3.2.3 自我認同的女性氣質(zhì)
3.2.4 反叛意識的女性氣質(zhì)
3.2.5 “雙性同體”的女性氣質(zhì)
4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中的女性形象
4.1 范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4.1.1 范儉作品中女性形象分類
4.1.2 傳統(tǒng)的“地母”形象
4.1.3 “男性化”的女性形象
4.1.4 反抗父權制的女性形象
4.1.5 “雙性同體”的女性形象
4.1.6 互為鏡像的“他者”形象
5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中的敘事話語
5.1 敘事話語理論及特點
5.2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中的敘事話語
5.2.1 傳統(tǒng)型敘事話語
5.2.2 叛逆型敘事話語
5.2.3 個人型敘事話語
5.2.4 集體型敘事話語
6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綜合分析及動因
6.1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綜合分析
6.2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動因分析
6.2.1 社會文化驅(qū)動范儉女性敘事
6.2.2 社會變革驅(qū)動范儉女性敘事
6.2.3 社會現(xiàn)實驅(qū)動范儉女性敘事
6.3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的社會價值
6.3.1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的人文關懷
6.3.2 范儉作品女性敘事的美學特質(zhì)
7 批判性看待范儉作品中的女性敘事
7.1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優(yōu)勢
7.1.1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優(yōu)勢
7.1.2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文化意義
7.2 范儉作品中女性敘事的局限
7.2.1 社會文化角度
7.2.2 紀錄片創(chuàng)作角度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1: 紀錄片《“倔強”方芳麗》創(chuàng)作概述
本文編號:38969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89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