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期刊影響因子 >

影響因子評價專業(yè)學術期刊的科學性與局限性

發(fā)布時間:2017-08-29 09:27

  本文關鍵詞:影響因子評價專業(yè)學術期刊的科學性與局限性


  更多相關文章: 影響因子 學術期刊 評價


【摘要】:根據(jù)對國內外評價學術期刊質量的不同指標體系分析,認為影響因子是評價學術期刊的重要指標,用影響因子評價學術期刊,有其科學性、合理性,但也存在著明顯的局限性。通過對影響因子評價學術期刊的科學性和局限性分析,指出在評價學術期刊時,要正確運用影響因子,發(fā)揮其科學性的作用,使影響因子成為更有利于作者、讀者、編輯和學術期刊的科學評價因素。
【作者單位】: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關鍵詞】影響因子 學術期刊 評價
【分類號】:G350
【正文快照】: 1影響因子及其在評價學術期刊質量中的作用影響因子是1972年由E·加菲爾德提出的,現(xiàn)已成為國際上通行的一個期刊評價指標,學術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是指期刊近兩年的平均被引率,即該期刊前兩年發(fā)表的論文在評價當年被引用的平均次數(shù)。用公式表示為:影響因子=該刊前2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玉華;評價科技期刊和論文應正確利用其影響因子[J];編輯學報;1998年04期

2 姜聯(lián)合;科技期刊學術質量評價體系的動態(tài)優(yōu)化[J];編輯學報;2001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學鋒,彭超群;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的動態(tài)評估模型[J];編輯學報;2002年04期

2 李玉進;遏制學術期刊無效信息的膨脹[J];編輯學報;2003年02期

3 王小唯,楊波,潘啟樹;科技期刊質量評估的二次相對評價方法[J];編輯學報;2003年03期

4 何學鋒,彭超群,張曾榮;科技期刊7項重要計量指標間的相互關系[J];編輯學報;2003年06期

5 黃勁松;期刊影響因子的偏差分析[J];編輯學報;2004年01期

6 李莉;完善我國科技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的思考[J];編輯學報;2004年04期

7 劉明壽,馬崢,潘云濤,張立元,王子斌;學術類科技期刊影響力歸一化法評判定量模型的構建[J];編輯學報;2004年06期

8 孫宇;武士華;;出版社學術影響和發(fā)展模式聚類分析[J];編輯之友;2008年04期

9 葛敬民;信息檢索要重視期刊論文評價[J];圖書與情報;2003年04期

10 劉芳;;文獻計量指標的學術評價功能淺析[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海麗;;被SCI收錄的IF較高的應用數(shù)學刊物引證分析[A];第十二屆現(xiàn)代數(shù)學和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徐海麗;陳光宇;;JCR收錄我國力學期刊與高影響因子力學期刊計量指標比較[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雅琢;;《山東醫(yī)藥》被引文獻分布特征的分析及其意義[A];第四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陳光宇;顧鳳南;周春蓮;吳畏;;高校英文版科技期刊國際化評估指標體系[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慧;醫(yī)學期刊學術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高森;1999-2008年《中國實用內科雜志》載文數(shù)量及質量指標的變化趨勢和比較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劉芳;我國大學排名和科研定量評估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4 楊桂濤;科技論文計量分析與軍醫(yī)大學科研績效評估[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5 劉亞兵;西文全文醫(yī)學電子文獻數(shù)據(jù)源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曾文軍;醫(yī)學期刊學術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羅江琴;基于Web社區(qū)的科研論文自動評價[D];南華大學;2007年

8 倪素云;網絡計量學在生物醫(yī)學期刊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9 鄧李君;基于引文分析的開放獲取期刊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10 羅臻;基于影響因子與h系列指數(shù)的期刊學術水平綜合評價指標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姜聯(lián)合,姜丹;科技期刊動態(tài)評價指標——趨勢指數(shù)[J];編輯學報;2001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東方;陳智;趙惠祥;;辯證看待影響因子[J];學報編輯論叢;2005年00期

2 弓箭;;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應用研究[J];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0年06期

3 王爽娟;學術期刊擴版策略的可行性分析[J];編輯學報;2005年03期

4 王國慶;OA期刊——學術出版領域的巨流[J];現(xiàn)代情報;2005年10期

5 周淑霞;;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略論[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1期

6 劉金銘;;學術期刊的性能價格比[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年06期

7 張琰玲;;學術期刊發(fā)展新趨勢及其影響[J];寧夏社會科學;2007年06期

8 盧虎;;藝術類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分析[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9 周淑霞;;影響因子在學術期刊質量上的作用[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年06期

10 孫廣增;提高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幾點探析[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勤;;提高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途徑[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盧虎;;藝術類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分析[A];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姜嶺;;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影響因素及提高途徑淺析[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韓紅艷;李鳳學;歐陽曉黎;張建剛;陳北寧;;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及期刊質量評價[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東方;陳智;趙惠祥;;辯證看待影響因子[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三集)[C];2005年

6 姜聯(lián)合;;學術期刊可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因素分析及相應措施探討[A];超越平凡——2004'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文萃[C];2004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學術期刊展[A];全國科普期刊研討會暨中國科普期刊研究會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0年

8 臧莉娟;;學術期刊出版亂象分析——兼談數(shù)字出版平臺建設[A];科學評價促發(fā)展 品質服務謀共贏——第九屆(2011)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中國針灸》雜志簡介[A];第8屆全國針灸科研與臨床研討會暨安徽省針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第二屆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中文期刊按刊名漢語拼音排序)[A];第二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亮;對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說不”[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2 劉建明;特色:學術期刊的永恒主題[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3 鄭巧;學者建議 設立“中國研究與學術期刊全球論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記者 韓曉玲 實習生 鄭青 通訊員 王懷民;首次評價我國6170種學術期刊[N];湖北日報;2009年

5 李太淼 中州學刊雜志社社長、副主編;繁榮學術期刊要倡導科學精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6 李亦婷《社會科學》編輯部;學術期刊應關注現(xiàn)實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張耀銘;學術期刊的使命與魅力[N];文學報;2010年

8 萬蓮姣;讓學術期刊回歸本來面貌[N];文學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李雪昆;學術期刊如何發(fā)展壯大走出國門[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李雪昆;學術期刊如何高速駛入深海[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郎南軍;云南干熱河谷退化生態(tài)系統(tǒng)植被恢復影響因子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2 趙威;中國空間趨同俱樂部影響因子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張宇峰;局部熱暴露對人體熱反應的影響[D];清華大學;2005年

4 傅玉凡;稀有植物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主要性狀與影響因子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5 李昕;高?萍计髽I(yè)孵化器評價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6 陳亮中;三峽庫區(qū)主要森林植被類型土壤有機碳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7 胡德華;生物醫(yī)學類開放存取期刊學術質量評價及其評價體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8 何萬領;水稻品種籽粒中鐵生物有效性差異及機制[D];浙江大學;2009年

9 師尚禮;甘肅寒旱區(qū)苜蓿根瘤菌促生能力影響因子分析及高效促生菌株篩選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5年

10 王正;木塑復合材料界面特性及其影響因子的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彭家常;科學學及其三種學術期刊的文獻計量學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2 李應萍;學術期刊的綜合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湯桂蘭;水體中磷的生物去除技術研究[D];安徽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朱建國;青貯玉米物質生產特性與營養(yǎng)品質的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趙曉蒞;紫色土區(qū)水力侵蝕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及SOC預報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6 余來輝;品牌敘事主題建構及傳播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7 張春濤;五大連池與望天鵝峽谷兩種火山地貌中亞氣生藍藻的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8 盧冠軍;大蹄蝠不同種群回聲定位聲波地理差異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蔣薇;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近47年來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因子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10 張靜;酉陽石漠化現(xiàn)狀評價及分區(qū)治理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75254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zhengfubaogao/75254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f7b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