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中國(揚州)非遺項目傳承與發(fā)展論壇在津召開
首頁>媒體
人民網:中國(揚州)非遺項目傳承與發(fā)展論壇在津召開2016-01-04 點擊次數(shù):
論壇開始前,來自揚州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向與會嘉賓現(xiàn)場展示雕版印刷等技藝(攝影:聶爽、宋文龍)
中國(揚州)非遺項目傳承與發(fā)展論壇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召開,津揚兩地傳承人與馮驥才共同探討非遺傳承(攝影:聶爽、宋文龍)
馮驥才在主旨演講中提到,第一次到揚州時在工藝美術館看到一幅揚繡作品,當時還誤以為是畫作,精湛的揚繡技藝令他十分吃驚,,遺憾的是繡品的作者不久后去世。今天,在論壇現(xiàn)場再次看到如水墨畫般的揚繡作品,得知揚秀技藝得到了很好的傳承他十分激動。(攝影:聶爽、宋文龍)
好東方天藝坊副總經理、揚繡團隊負責人金陵,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揚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蔣明秋在論壇上展示揚州刺繡作品。揚州刺繡在穿針引線中追隨中國畫的文化內涵與筆墨情趣,所繡作品無不表現(xiàn)出俊逸的筆墨神韻,達到“繡畫難分”的境界。(攝影:聶爽、宋文龍)
揚州文化學者、揚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名譽主任管世俊介紹揚州非遺保護現(xiàn)狀(攝影:聶爽、宋文龍)
江蘇好東方集團董事長徐軍洪介紹集團在推動非遺保護方面所作的探索(攝影:聶爽、宋文龍)
著名古籍版本專家、揚州圖書館原館長、廣陵古籍刻印社原社長劉向東介紹“好東方”集團非遺保護范式(攝影:聶爽、宋文龍)
揚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廣陵琴派十二代傳人、廣陵古琴學會會長樊繼健現(xiàn)場演奏古琴(攝影:聶爽、宋文龍)
揚州剪紙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張慕莉介紹揚州剪紙技藝發(fā)展狀況(攝影:聶爽、宋文龍)
非遺技藝傳承人李江民、宋保旺介紹揚州雕版印刷特色(攝影:聶爽、宋文龍)
揚州毛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石慶鵬介紹揚州毛筆制筆技藝(攝影:聶爽、宋文龍)
人民網天津視窗12月30日電:12月30日,中國(揚州)非遺項目傳承與發(fā)展論壇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舉辦。論壇以“揚州非遺”為主題,保護和傳播中國民間文化的領軍人物馮驥才與來自來揚州的園林營造、揚州刺繡、廣陵古琴、雕版印刷、漆器、揚州剪紙、毛筆等七個非遺項目的15位傳承人及專家,與天津楊柳青年畫、老美華等非遺項目傳承人齊聚一堂,圍繞揚州非遺的歷史脈絡、文化特性、發(fā)展現(xiàn)狀展開對話、交流。
今年是揚州建城2500周年,揚州自古人文薈萃,是鐘靈毓秀的富庶之地,優(yōu)渥的地理環(huán)境與人文基礎為揚州留下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論壇上,揚州非遺保護中心名譽主任管世俊介紹,據(jù)統(tǒng)計,揚州現(xiàn)擁有3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另有19項國家級非遺、46項江蘇省級非遺以及202項揚州市級非遺項目,是國內非遺保護的重鎮(zhèn)與富礦,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但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精致?lián)P州”淡出公眾視野,其文化一度被邊緣化,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遇到困難。
“揚州雖然城市不是很大,但卻是一個文化大城,2500年的城市文化一脈相承。”馮驥才在主旨演講中說,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呈現(xiàn)是變動的,每代人都有高手才能把經典傳承下來,如果沒有好的傳承人,精華就丟掉了。“今天看到揚州的這些非遺技藝,它的精華還在,我覺得難能可貴。”
馮驥才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應該著重做四件事。一是理清家底,整理建立文獻和實物檔案;二是保住經典,要理清什么最有代表性,什么是經典;三是保證傳承,民間文化的生命就是傳承,如果傳承中斷,民間文化也就消失了;四是要發(fā)揚光大,但這種“發(fā)揚光大”不能是完全為了迎合市場,還必須了解藝術的特征和精華所在。
作為土生土長的揚州企業(yè),主營從事園林設計、開發(fā)的江蘇好東方集團視挖掘、保護、傳播揚州非遺文化為使命。自2009年開始,對部分揚州非遺項目展開生產性保護,組織專家發(fā)掘整理、傳承推廣揚州非遺項目,并出版多部專著。從2015年開始,好東方集團帶領非遺傳人和非遺項目走出揚州,于2015年11月組團赴法國參加第21屆巴黎(盧浮宮)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同年12月在上海朵云軒推出“江南閬苑 東方流韻”揚州非遺文創(chuàng)產品展示會。好東方集團董事長徐軍洪認為,非遺項目的傳承保護,要通過產業(yè)化和市場化來實現(xiàn)“造血”,而不能單靠政府來“輸血”。如何打通非遺項目以及非遺衍生品與現(xiàn)代人之間的任督二脈,好東方集團正在破題。
通過非遺傳承人與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探討,為切實提高南北兩地非遺的傳承水平,推動非遺保護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了有益幫助。天津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天津文化產業(yè)協(xié)會會長曹秀榮,市文廣局、市非遺保護中心、市非遺保護協(xié)會等有關負責人,及來自南開大學、天津財經大學的教授、學者出席論壇。
人民網:
本文編號:250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zhengfubaogao/25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