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SCI期刊的h指數(shù)與影響因子比較
本文選題:中國 + SCI ; 參考:《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03期
【摘要】:測量影響因子排在前50名的中國 SCI 期刊(不含港、澳、臺期刊)的 h 指數(shù),并依 h 指數(shù)對期刊重新排序,發(fā)現(xiàn)有21種期刊排名位次下降、28種上升、1種不變。與影響因子相比,期刊 h 指數(shù)能夠深刻揭示期刊的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整體的、長期的影響力。h 指數(shù)能夠糾正載文量低、綜述類文獻等因素對期刊影響因子的虛增效應或誤差,也能部分消除學科因素的影響。h 指數(shù)對于大載文量和低影響因子期刊而言,是一個更客觀、更適宜的評價指標。
[Abstract]:The h index of Chinese SCI journals (excluding Hong Kong, Macao, Taiwan journals) with the top 50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measured and reordered according to the h index. Compared with the influence factors, the journal h index can deeply reveal the origin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journal, as well as the overall, long-term influence. H index can correct the low number of papers. The inflated effect or error of factors such as review literature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eriodicals can also partly eliminate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 factors. H index is a more objective and more suitable evaluation index for journals with large papers and low influential factors.
【作者單位】: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科技部;
【分類號】:G35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婧,張咸寧,卓仁杰;從影響因子(IF)排名看生命科學的發(fā)展趨勢[J];醫(yī)學情報工作;2001年05期
2 汪寧,郭振東,吳金,秦義壽,劉其貴,魏同立;一種中頻接收電路的分析與設計[J];電子器件;2001年02期
3 Paul Chan;DSP設計永生于ASIC[J];半導體技術;2001年12期
4 許長榮;;運用EXCEL計算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J];財會月刊;2007年31期
5 謝麗萍;;二叉樹在IF函數(shù)中的應用[J];福建電腦;2011年03期
6 王金川;覃真;韓煜;;射頻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與應用[J];電子技術應用;2007年07期
7 沈嘉權;劉曉燕;字天文;于立新;;基于IF的實時系統(tǒng)驗證[J];計算機時代;2009年04期
8 徐曉泉;毛文明;鄭俊海;瞿佳;;我國眼科類學術期刊主要計量指標統(tǒng)計與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03期
9 包平;唐惠燕;張彬;王美琴;顧穎;;引進數(shù)字資源學術價值IF測評[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年05期
10 劉志偉;;淺析C/C++中使用嵌套的if語句實現(xiàn)多分支選擇結構[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唐復平;李鎮(zhèn);王曉峰;費鵬;孫群;林洋;辛國強;姜振生;;反應誘發(fā)微小異相與IF鋼中細小夾雜物去除[A];第十六屆全國煉鋼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焦賢發(fā);王俊琦;王如彬;;噪聲環(huán)境下的IF閾值神經元的隨機共振[A];第十三屆全國非線性振動暨第十屆全國非線性動力學和運動穩(wěn)定性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1年
3 柴國剛;李志全;張紅闖;;TSCR采用鐵素體軋制工藝生產IF鋼技術探討[A];2010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徐海麗;;被SCI收錄的IF較高的應用數(shù)學刊物引證分析[A];第十二屆現(xiàn)代數(shù)學和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劉利強;;300T雙工位If爐電極加熱系統(tǒng)介紹[A];第十六屆全國煉鋼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6 費鵬;李偉東;孫群;林洋;;IF鋼氮含量控制技術研究[A];第十六屆全國煉鋼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徐海麗;陳光宇;;JCR收錄我國力學期刊與高影響因子力學期刊計量指標比較[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軻真;設計界“奧斯卡”IF獎落戶文博會[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2 清文;海信“鮮界”多門冰箱獲iF工業(yè)設計大獎[N];消費日報;2008年
3 ;國外汽車用超低碳IF鋼煉鋼工藝發(fā)展趨勢[N];世界金屬導報;2010年
4 唐詩全;攀鋼攻克IF鋼條痕缺陷控制技術[N];中國工業(yè)報;2010年
5 唐詩全;攀鋼突破IF鋼條痕缺陷控制技術[N];中國冶金報;2010年
6 顧彩紅 趙良峰 杜亞董;沙鋼成功生產超低碳熱軋IF鋼[N];中國冶金報;2010年
7 楊占林 賈耿偉;邯鋼高強IF鋼系列又添新牌號[N];世界金屬導報;2011年
8 范亞格;海爾斬獲熱水器行業(yè)首個IF大獎[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9 王泉 洪飛;馬鋼四鋼軋RH精煉爐IF鋼工藝獲優(yōu)化[N];中國冶金報;2010年
10 記者 林偉 實習生 韓筱婷;德國IF機構總裁沃格曼:創(chuàng)意設計要注重品質[N];海南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孟憲明;冷噴涂制備304不銹鋼-IF鋼復合鋼板及其軋制共變形行為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2 郭衛(wèi)民;鐵素體區(qū)軋制含磷高強IF鋼組織與深沖性能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陶靈;JAK-STATs通路對CTGF刺激人增生性瘢痕成纖維細胞增殖分化作用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勝;鐵素體區(qū)熱軋工藝對高強IF鋼組織和性能影響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關賀明;對If條件句用法的對比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3 侯爵;超低碳IF鋼的烘烤硬化性能及其機理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2年
4 張力文;退火工藝對細晶高強IF鋼微觀織構影響的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2年
5 盧火應;細晶高強IF鋼退火工藝及第二相粒子析出行為的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2年
6 曹新全;汽車板用IF鋼夾雜物控制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2年
7 代禮斌;高強IF鋼再結晶過程的微觀形貌與織構分析[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8 沈嘉權;IF對實時軟件設計圖形模型的驗證[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9 周慶川;IF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統(tǒng)分析與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于守巍;IF鋼碳、氮含量控制研究[D];遼寧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8280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zhengfubaogao/182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