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馬克思對Wissenschaft的特殊用法——以《博士論文》為例
本文關鍵詞:簡論馬克思對Wissenschaft的特殊用法——以《博士論文》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馬克思在使用Wissenschaft時,一方面繼承了德國哲學傳統(tǒng)中Wissenschaft的基本用法,具有思辨的特色,這一點使得它和英語世界的science之間有明顯而重大的區(qū)分;另一方面,又由于他受到了英國實證經濟學和歷史學以及當時在歐洲比較流行的自然科學實在論的影響,使得他的Wissenschaft和science之間又有某種一致性。對這種獨特性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我們正確把握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實質。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
【關鍵詞】: Wissenschaft science “歷史”唯物主義
【基金】:國家教育部“985工程” 華中科技大學“科技進步與人文精神”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基地和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GPSS Program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A811
【正文快照】: 一、Wissenschaft和science的不同之處德語中表示“科學”含義的詞是“Wis-senschaft”,在寬泛的意義上,Wissenschaft指一切形式上符合科學體系的要求的知識系統(tǒng),它不僅包括自然科學,還包括社會科學和形而上學、倫理學等人文學科。在經典的意義上Wissenschaft和英文“science
【共引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閆順利;過程視域中的發(fā)展哲學反思[D];吉林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1993年第1—4期總目錄[J];科技與法律;1993年04期
2 ;Expanding Exchange and Enhancing Understanding──Note on the Visit of the Institut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Forecast,,Under the Russian Science Academy[J];國際交流(英文版);1996年03期
3 ;“心系好兒童”大型公益活動啟動(英文)[J];Women of China;2000年11期
4 林冠興;寂寞的淇淇(英文)[J];Women of China;2000年11期
5 ;水荒向人們逼近(英文)[J];Women of China;2000年11期
6 ;歷史(英文)[J];Women of China;2000年06期
7 周慶山;信息法結構模型分析(英文)[J];圖書情報工作;2001年04期
8 ;信息參考(英文)[J];Women of China;2003年02期
9 ;孩子們的樂園(英文)[J];Women of China;2004年06期
10 ;她們(英文)[J];Women of China;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A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Study of the Degenerated Succession on the Elymus Sibiricus Sowing Grassland in the Alpine Pasture Area[A];Formation and Evolution,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Tibetan Plateau[C];1998年
2 L.N.Orlov;;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FIR LASER OUTPUT POWER[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llimeter Wave and far-Infrared Technology[C];1989年
3 ;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A];Violation and New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4 ;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A];Genetic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hysics,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5 T.D.Lee;;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A];Physics of Glueballs and New Hadron State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6 ;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A];Integrable System--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7 T.D.Lee;;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A];The History of Nobel Prize--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8 T.D.Lee;;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A];Radioactive Ion Beam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9 ;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A];New Atomic Physics Opportunities at HIRFL-CSR--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10 T.D.Lee;;Preface to the CCAST-World Laboratory Series[A];Workshop on Nuclear Astro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構建現代高校圖書館系統(tǒng)[N];中國教育報;2000年
2 記者 劉繼安;清華北大南大位居前三[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吳國盛;誰應擔起科學傳播的重任[N];光明日報;2000年
4 靳達申(作者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研究員);SCI是一種實用的評價標準[N];科學時報;2000年
5 記者 劉振坤;JCST成為我國計算機第一個SCI檢索期刊[N];科學時報;2000年
6 郝新 譯;蛋白質結構:生物研究第二回合[N];科學時報;2000年
7 劉華杰;對科學的“擔憂”[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8 楓葉;工作熱情指數 測量員工投入程度[N];信息時報;2000年
9 冬;“肥胖激素”與糖尿病眼病[N];醫(yī)藥經濟報;2000年
10 李大光;科學素養(yǎng)可以測度嗎[N];科技日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Xu Luomai;[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999年
2 Hongbiao CHEN;[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1年
3 JILISA K.MWALILINO;[D];浙江大學;2002年
4 Jalal A.M. AWADH;[D];浙江大學;2002年
5 Sawant;[D];中國海洋大學;2003年
6 Khalid Al-aghabary;[D];浙江大學;2003年
7 鹿長余;Ⅰ.實用的數量化證券投資策略研究 Ⅱ.Some Comments on Several Matrix Inequalities with Applications to Canonical Correlations[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尹兆鵬;科學傳播的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鹿;基于語料庫及語料索引軟件的英語教學[D];首都師范大學;2001年
2 周建鋼;試論高技術園區(qū)的人文環(huán)境[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魏素香;[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NZOJIYOBIRI Jean-Berchmans;[D];浙江大學;2002年
5 王斌;圖的維數和基的構造[D];新疆大學;2002年
6 馬紅彩;一個3×3矩陣譜問題的達布變換[D];鄭州大學;2002年
7 李宏;人工神經網絡的DNA計算模型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3年
8 Basma Q.S.Al-awadi;[D];浙江大學;2003年
9 黃峻峰;科技英語文體的特點[D];長春理工大學;2003年
10 尚書菊;華南百色遺址的古地磁研究及其年代指示意義[D];太原理工大學;2002年
本文關鍵詞:簡論馬克思對Wissenschaft的特殊用法——以《博士論文》為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11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shkx/43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