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資源利用論文 >

電滲析鹽水濃縮過程中典型有機酸/有機酸鹽遷移及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16 08:42
  對工業(yè)廢水中鹽及水進(jìn)行回收利用,從而實現(xiàn)工業(yè)廢水的資源化及零排放,已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應(yīng)用。電滲析鹽濃縮技術(shù)因其工藝簡單、濃縮倍數(shù)高等優(yōu)勢,已成為廢水零排放技術(shù)的重要選擇。然而工業(yè)高鹽廢水普遍含有不同類型的有機物,有機物在在電滲析過程中的跨膜遷移對離子交換膜或無機鹽濃縮均可能產(chǎn)生重要影響。因此,探索電滲析鹽水濃縮過程中有機物遷移及影響機制十分必要。本論文選擇苯甲酸/苯甲酸鈉和檸檬酸/檸檬酸鈉兩組代表性有機酸及其鹽,開展電滲析過程及無電場濃差擴(kuò)散過程中有機酸/有機酸鹽的遷移現(xiàn)象研究,并探討其機制及影響。在電滲析過程中,考察了操作電流、有機物濃度、氯化鈉初始濃度、淡室p H、鹽組分等條件對跨膜遷移通量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在溶液中有機酸電離及有機酸鹽水解形成中性態(tài)有機酸和離子型的有機酸根的混合溶液,當(dāng)提高有機溶質(zhì)的濃度以及增加溶液的p H可提高溶液中離子的遷移數(shù)而使其跨膜遷移通量增加;提高電流而增加膜兩側(cè)的推動力,使有機溶質(zhì)的跨膜遷移通量增加;提高氯化鈉濃度,增加了離子遷移數(shù)且水合離子的體積小進(jìn)而降低了有機溶質(zhì)跨膜遷移通量;改變?nèi)芤褐械臒o機鹽的組分,更加容易水合的陽離子會產(chǎn)生有機離子去水化現(xiàn)象,...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高鹽有機廢水概述
        1.1.1 高鹽有機廢水的來源
        1.1.2 高鹽有機廢水的危害
    1.2 高鹽有機廢水的處理工藝
        1.2.1 物理化學(xué)工藝
        1.2.2 生物法
        1.2.3 組合工藝
    1.3 電滲析在高鹽有機廢水處理中的應(yīng)用
        1.3.1 電滲析基本原理
        1.3.2 電滲析中離子傳質(zhì)過程
        1.3.3 電滲析處理高鹽有機廢水的應(yīng)用
        1.3.4 有機物在電滲析過程中的遷移研究
        1.3.5 電滲析處理高鹽有機廢水中膜污染的研究
    1.4 本論文研究目的和內(nèi)容
第二章 實驗部分
    2.1 實驗儀器與試劑
        2.1.1 實驗試劑
        2.1.2 實驗儀器
    2.2 實驗裝置與流程
        2.2.1 膜參數(shù)
        2.2.2 實驗裝置
            2.2.2.1 電滲析裝置
            2.2.2.2 單膜滲透實驗
    2.3 分析與計算方法
        2.3.1 電滲析過程鹽、水、有機物傳質(zhì)模型
        2.3.2 分析方法
第三章 有機物電滲析遷移現(xiàn)象研究
    3.1 電流的影響
        3.1.1 操作電流對有機物遷移的影響
        3.1.2 操作電流對氯化鈉和水遷移的影響
    3.2 氯化鈉濃度的影響
        3.2.1 氯化鈉濃度對有機物遷移的影響
        3.2.2 氯化鈉濃度對氯化鈉和水遷移的影響
    3.3 有機物濃度影響
        3.3.1 有機物初始濃度對濃室有機物遷移的影響
        3.3.2 有機物的初始濃度對濃室氯化鈉和水遷移的影響
    3.4 淡室pH的影響
        3.4.1 淡室pH對濃室有機物遷移的影響
        3.4.2 淡室pH對濃室氯化鈉和水遷移的影響
    3.5 在電滲析中鹽組分對有機物遷移的影響
        3.5.1 陽離子對有機物遷移的影響
        3.5.2 陰離子對有機物遷移的影響
        3.5.3 鹽組分對鹽和水的遷移的影響
    3.6 離子交換膜的污染情況
        3.6.1 接觸角與膜電阻
        3.6.2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
    3.7 小結(jié)
第四章 有機物濃差擴(kuò)散遷移現(xiàn)象研究
    4.1 在無電流條件下鹽組分對有機物遷移的影響
        4.1.1 有機物濃度的影響
        4.1.2 鹽組分的影響
        4.1.3 氯化鈉濃度差的影響
    4.2 對流和擴(kuò)散貢獻(xiàn)
    4.3 小結(jié)
第五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xiàn)
攻讀學(xué)位期間所取得的相關(guān)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7912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qiuzhijiqiao/37912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a844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