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置碳捕獲的MBBR脫氮反應器處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2-06 17:49
我國污水排放量逐年攀升,污水廠處理任務量也一直居高不下,而隨著能源、資源短缺和全球氣溫變化等問題的日益凸顯,低碳處理、能源開發(fā)和資源回收等也成為現(xiàn)行污水廠發(fā)展變革的長遠目標和迫切需求。基于厭氧氨氧化過程的脫氮工藝,可以大幅度減少曝氣量并允許污水中碳源用于產(chǎn)甲烷進行能量回收,這對于降低污水廠能耗和實現(xiàn)能源自給均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但目前由于厭氧氨氧化細菌(An AOB,anaerobic 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生長緩慢以及生長條件要求較為苛刻,也使得該技術在城市生活污水處理領域的主流應用仍十分有限。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技術作為一種現(xiàn)行成熟的污水廠改造方案,本試驗以其為基礎,構(gòu)建前置碳捕獲+MBBR工藝體系,采用SBR反應器(編號A0)進行前置碳捕獲,通過長期對MBBR反應器(B段)的調(diào)試運行,以引入An AOB脫氮體系,研究其對生活污水的脫氮效果。主要結(jié)果如下:(1)相較于MBR反應器,SBR作為前置碳捕獲反應器進行預處理,具有更好的穩(wěn)定性和經(jīng)濟性。整個運行期內(nèi),A0反應器對B段進水水質(zhì)的穩(wěn)定...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引言
1.2 生物脫氮理論
1.2.1 傳統(tǒng)生物脫氮理論
1.2.2 新型生物脫氮理論
1.3 厭氧氨氧化應用進展
1.3.1 厭氧氨氧化的啟動
1.3.2 厭氧氨氧化的工程應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義
1.5 研究內(nèi)容與技術路線
2 實驗方法與實驗材料
2.1 試驗裝置
2.1.1 前置碳捕獲+MBBR工藝裝置
2.1.2 厭氧氨氧化啟動裝置
2.1.3 填料特性
2.2 試驗污水及接種污泥
2.3 反應裝置的運行方式
2.4 試驗分析項目及檢測方法
2.4.1 常規(guī)水質(zhì)指標測定
2.4.2 DNA提取
2.4.3 熒光定量PCR(qPCR)
2.5 主要儀器與試劑
3 反應器的運行與調(diào)控
3.1 A0反應器的運行效能
3.1.1 反應器的啟動與調(diào)控
3.1.2 A0反應器的處理效能
3.2 B1反應器的運行與調(diào)控
3.2.1 反應器的掛膜啟動
3.2.2 B1反應器的運行狀態(tài)
3.3 B2反應器的運行與調(diào)控
3.3.1 厭氧氨氧化的啟動特性與脫氮效能
3.3.2 接入B段后的運行狀態(tài)
3.4 本章小結(jié)
4 反應器運行過程中的關鍵因素與微生物菌群變化
4.1 反應器運行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4.1.1 溫度對反應器運行效能的影響
4.1.2 有機碳源對反應器運行效能的影響
4.1.3 DO及曝氣方式
4.2 微生物菌群變化
4.2.1 各反應器中AOB絕對定量分析
4.2.2 各反應器中DB絕對定量分析
4.2.3 各反應器中AnAOB絕對定量分析
4.3 本章小結(jié)
5 結(jié)論與展望
5.1 主要結(jié)論
5.2 創(chuàng)新點
5.3 建議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A作者在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B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致謝
本文編號:3736347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引言
1.2 生物脫氮理論
1.2.1 傳統(tǒng)生物脫氮理論
1.2.2 新型生物脫氮理論
1.3 厭氧氨氧化應用進展
1.3.1 厭氧氨氧化的啟動
1.3.2 厭氧氨氧化的工程應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義
1.5 研究內(nèi)容與技術路線
2 實驗方法與實驗材料
2.1 試驗裝置
2.1.1 前置碳捕獲+MBBR工藝裝置
2.1.2 厭氧氨氧化啟動裝置
2.1.3 填料特性
2.2 試驗污水及接種污泥
2.3 反應裝置的運行方式
2.4 試驗分析項目及檢測方法
2.4.1 常規(guī)水質(zhì)指標測定
2.4.2 DNA提取
2.4.3 熒光定量PCR(qPCR)
2.5 主要儀器與試劑
3 反應器的運行與調(diào)控
3.1 A0反應器的運行效能
3.1.1 反應器的啟動與調(diào)控
3.1.2 A0反應器的處理效能
3.2 B1反應器的運行與調(diào)控
3.2.1 反應器的掛膜啟動
3.2.2 B1反應器的運行狀態(tài)
3.3 B2反應器的運行與調(diào)控
3.3.1 厭氧氨氧化的啟動特性與脫氮效能
3.3.2 接入B段后的運行狀態(tài)
3.4 本章小結(jié)
4 反應器運行過程中的關鍵因素與微生物菌群變化
4.1 反應器運行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4.1.1 溫度對反應器運行效能的影響
4.1.2 有機碳源對反應器運行效能的影響
4.1.3 DO及曝氣方式
4.2 微生物菌群變化
4.2.1 各反應器中AOB絕對定量分析
4.2.2 各反應器中DB絕對定量分析
4.2.3 各反應器中AnAOB絕對定量分析
4.3 本章小結(jié)
5 結(jié)論與展望
5.1 主要結(jié)論
5.2 創(chuàng)新點
5.3 建議與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A作者在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目錄
B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致謝
本文編號:37363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qiuzhijiqiao/37363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