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寫作學習策略——構成要素、發(fā)展特點與預測
引 言
當前所有關于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研究成果很大一部分來源于一線語文教師的經(jīng)驗總結,屬于思辨鉆研的過程當中,雖然存在某些參考價值,可因為很少有科學的方法和方式,老師對于自己教學經(jīng)驗總結出來的成果其使用范疇不廣泛,是否準確和是否具有實效性還需要具體大范圍的調(diào)查和完善。所以,非常有必要科學地編制策略問卷,用來滿足對此課題展開研究和實用寫作的需要。從已有文獻來看,目前關于學習策略和寫作策略的實證研究較多,多集中于英語學習、少數(shù)民族初中生寫作和小學生寫作方面,現(xiàn)有研究雖有一定價值,但是針對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實證研究較少,缺乏系統(tǒng)性。同時,由于不同年級和地域的中學生可能會采用不同的寫作學習策略,寫作學習策略的實際使用情況可能會呈現(xiàn)較為復雜的規(guī)律。因此有必要采用實證研究針對策略的構成要素展開研究,揭示寫作學習策略的整體情況,發(fā)現(xiàn)不同年級學生使用策略的主次,以便對中學生的寫作學習策略應用情況得以正確掌握。
.....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1 概念界定
在西方管理學文獻中,“策略”譯為“為將之道”,指將軍用兵之法。在《辭海》詮釋為“計謀策略”,表示為了達到某些成就而施行的本領及方式。從表 1-2 我們可以看到,學習策略概念的發(fā)展是一個逐漸分化并不斷豐富的過程。早期人們對學習策略的認識主要停留在對核心特征的界定上。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者們對學習策略進行了更加嚴格的定義,不同的研究者基于自己的研究角度,將學習策略的結構進行劃分,見表 1-3。由此可見,國外的研究者對學習策略的劃分各有立場,這些觀點有一些相同之處,他們認為學習策略應是學習方法、元認知、自我調(diào)控等策略的統(tǒng)一,反映了學習策略的特征,我們可以拿來借鑒。
2 小結
對有關寫作學習策略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綜合考慮,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第一,寫作學習策略體系復雜,研究者對其定義較多,觀點不統(tǒng)一,主要涉及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個方面,而且有關寫作學習策略的具體內(nèi)容尚未確定。寫作學習策略的具體項目是進一步研究的基礎,,因此,需要進一步的科學量化研究,確立具體的維度與內(nèi)容。第二,關于寫作學習策略的現(xiàn)狀尚不清楚,目前國內(nèi)有關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研究大多來自一線教師的經(jīng)驗總結,尚處于思辨研究階段,有限的論述局限于具體領域的某一個方面,缺乏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因此在這一方面還待于進一步探討,對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現(xiàn)狀進行描述性研究。第三,關于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與寫作成績之間的關系的研究尚未見到,寫作學習策略對寫作成績的影響尚不確定。因此,有必要在考察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運用情況的基礎上對其寫作成績進行進一步探索,以明確不同寫作學習策略對寫作成績影響的有效性。
第三部分 研究過程......................17
研究一 問卷的編制.............................17研究二 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特點.........................33
研究三 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對寫作成績的預測.................45
第四部分 綜合討論..............................53
1 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結構............................ 53
2 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使用現(xiàn)狀................. 54
3 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對寫作成績的預測.................. 56
第五部分 結 論........................59
第六部分 創(chuàng)新與不足................61
1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61
2 研究的不足................... 61
第五部分 結 論
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1)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包括自主練習策略、積累策略、模仿策略和評價策略 4個維度,共由 22 個子策略構成。其中自主練習策略包括積極參與比賽、投稿、課內(nèi)朗誦、體驗生活、計劃閱讀、堅持寫周記、日記、作文前列提綱和注意新詞運用 9 個子策略;積累策略包括背誦和摘抄課外文學作品、訂閱期刊雜志、重視課內(nèi)閱讀積累、寫讀書筆記和積累背景知識 5 個子策略;模仿策略包括片段模仿、表達方式模仿、布局模仿、立意模仿、情境模仿 5 個子策略;評價策略包括自己反復修改、同伴互評和小組修改 3個子策略。自編的《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問卷》達到測量學主要指標要求,是測量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有效工具。(2)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整體運用頻率處于中等水平,運用頻率由高到低依次為模仿策略、積累策略、自主練習策略和評價策略,除積累與自主練習策略外,各策略之間差異顯著。(3)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運用頻率在年級之間差異顯著,自主練習策略呈先抑后升趨勢,模仿策略分別在初中和高中階段呈上升趨勢,積累策略和評價策略呈現(xiàn)下降趨勢。(4)積累策略的應用頻率在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之間存在十分顯著差異,前者優(yōu)于后者;模仿策略的應用頻率在農(nóng)村與城鎮(zhèn)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前者優(yōu)于后者。(5)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應用頻率與寫作成績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6)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對其寫作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7)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應用頻率高分組與低分組的寫作成績存在極為顯著差異,寫作學習策略高分組的寫作成績高于寫作學習策略低分組。
......
第六部分 創(chuàng)新與不足
1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
研究致力于探討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運用的特點,并對寫作學習策略與作文成績進行相關研究,綜合整個研究過程,具體以下幾點創(chuàng)新之處:(1)對國內(nèi)中學生的具體寫作學習過程展開策略研究,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強化了寫作學習過程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編制了《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問卷》,為后續(xù)寫作學習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測查工具。(2)對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構成要素展開實證研究,探明了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特點。(3)探明了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與寫作成績的影響關系,為學生的寫作學習策略訓練提供了實證依據(jù)。2 研究的不足
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本研究尚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1)研究只是對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構成要素、發(fā)展特點和對寫作成績的影響關系進行了探討,沒有對中學生寫作學習策略的運用進行干預培養(yǎng)研究,其培養(yǎng)方法及其效果與可行性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加以探明。(2)研究被試均來自信陽市區(qū)和淮濱縣的中學,因為人力、物力和時間的限制,被試取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擴大研究對象的范圍。.........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489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48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