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化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及運動指導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16-04-27 12:01
孕婦平均年齡(28.1±6.3)歲,平均孕周(28.0±3.5)周,平均孕產次數(1.3±0.5)次,以往未接受胰島素治療。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診斷為GDM的200例孕婦,符合2011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發(fā)布的GDM診斷標準。
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的空腹血糖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組剖宮產率、不良母嬰結局的發(fā)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合理的個體化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及運動指導可有效調節(jié)孕婦的血糖水平并改善妊娠結局。
1.2方法
干預組個體化方案包括:
①計算日需熱量=(30-35)kcal/kg×[身高(cm)-105],根據孕周調整熱量總值,孕早期(孕<12周)、孕中期(孕12~28周)、孕晚期(孕28~40周)所需熱量總值分別為453~582 KJ、628~865 KJ及865~1464 KJ。
②計算食物交換份數:由日需總熱量查表可知每天食物交換的份數,在滿足合理營養(yǎng)搭配的前提下,可根據孕婦個人愛好選擇交換食物,替換的食物其熱量應相等。
③制定個體化運動處方(詳細了解孕婦血糖水平、體重、年齡、孕周數、社會家庭背景、生活習慣、文化及收入水平等情況,進而進行個體化運動種類、有效強度及其注意事項等的宣教。對照組予普通飲食(低鹽、低脂、低糖),并根據其愛好及習慣進行活動。
比較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比較兩組的剖宮產率、不良母嬰結局(羊水過多、妊高癥、胎膜早破、巨大兒、早產、新生兒低血糖等)的發(fā)病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
2.1血糖水平比較
干預組空腹血糖(5.04±0.65)mmol/L和對照組(5.24±1.01)mmol/L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餐后2 h血糖(7.23±1.15)mmol/L、糖化血紅蛋白(5.71±0.50)%的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餐后2 h血糖(8.09±1.82)mmol/L、糖化血紅蛋白(5.86±0.4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2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組GDM孕婦的剖宮產率14%、羊水過多7%、妊高癥9%、胎膜早破4%、巨大兒7%、早產5%、新生兒低血糖5%,發(fā)病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剖宮產率25%、羊水過多17%、妊高癥19%、胎膜早破13%、巨大兒21%、早產14%、新生兒低血糖13%,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討論
GDM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為1%~5%,GDM可增加胎兒脂肪、蛋白質合成,造成巨大兒,進而增加產后出血風險及剖宮產率。
美國糖尿病協會倡導根據母親身高及體重制定個體化營養(yǎng)治療(包括足夠的熱卡和營養(yǎng))。2002年美國婦產科醫(yī)師學會及2005年第5屆GDM國際研討會,在排除孕期有氧運動的絕對禁忌證(包括:≥3次早產史,先兆早產,≥12孕周的出血史,>26周后前置胎盤,胎膜早破,宮頸機能不全,子癇前期或妊娠期高血壓,嚴重的心臟病及肺病器官疾病。)及相對禁忌證(包括:過量吸煙、極度病理性肥胖,BMI<12 kg/m2,嚴重貧血,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胎兒生長受限,難以控制的高血壓、癲癇發(fā)作、甲狀腺功能亢進癥、一般程度的心臟病及肺病等器官疾病。)后,推薦≥30 min/d的運動,中等量運動對孕婦有利。而且,GDM孕婦在孕期適當運動可減輕孕期下肢水腫、肌肉骨骼不適;緩解壓力、焦慮而改善情緒。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在實施個性化飲食控制、運動指導后,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而且干預組剖宮產率、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GDM孕婦實施規(guī)范的個體化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及運動指導,能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結局,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略)
,
本文編號:408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408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