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塔出版社VERB系列讀物簡介與書評
本文關鍵詞:艾克塔出版社VERB系列讀物簡介與書評
更多相關文章: 建筑師 讀物 建筑材料 案例 危機 建筑設計 建筑與城市 建造 設計過程 出版社
【摘要】:正1書雜志(Boogazine=Book+Magazine)雜志(magazine)和書籍(book)之間存在的邊界有時候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艾克塔(ACTAR)出版社對這種模糊性作了一次清晰的定義,從而推出一種新的類型——書雜志(boogazine)。相較于傳統(tǒng)的書籍,雜志存在一種異質性(hete rogeneity),它更傾向于將完全不同類型和不同來源的資料并置在一起,從而帶來一種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促成這種并置的原因往往是因為一個話題,這個話題會具有相當的時效性。雜志所具有的這種構成方式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針對某個話題的討論的多樣性。相對于雜志,書籍承載的是一種介于雜志之后的信息狀態(tài),因此它時效性較弱。書籍涉及的內容相對更具同質性,具有一種更加穩(wěn)定的狀態(tài)。書雜志定義的媒體類型就是一種混合(hybrid)的中間態(tài)。這種中間狀態(tài)在一定程度上保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高密度人居環(huán)境生態(tài)與節(jié)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建筑師 讀物 建筑材料 案例 危機 建筑設計 建筑與城市 建造 設計過程 出版社
【分類號】:TU-5
【正文快照】: 1書雜志(Boogazine=Book+Magazine)雜志(magazine)和書籍(book)之]’@存在的邊界有時候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艾克塔(Ac丁AR)出版社對這種模糊性作了一次清晰的定義,,從而推出一種新的類型—書雜志(b。。gazine)。相較于傳統(tǒng)的書籍,雜志存在一種異質性(卜eterogeneity),它更傾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建筑師語錄[J];城市環(huán)境設計;2011年04期
2 焦艦;;建筑師在低碳綠色項目中的工作角色[J];城市住宅;2011年09期
3 ;建筑師語錄[J];城市環(huán)境設計;2011年07期
4 柳青;梁井宇;齊欣;王昀;黃居正;;“梁井宇工坊”品談實錄[J];城市環(huán)境設計;2011年07期
5 ;2010年《建筑師》雜志征集理事會成員的通知[J];建筑師;2010年06期
6 ;色盲建筑師打造超驚艷彩虹色美宅[J];流行色;2011年07期
7 劉曉逢;;建筑師是一只有限的推手——轉載《廣東建設報》第1839期[J];廣東科技;2011年14期
8 袁佳麟;;讓我們更自信的項目 訪DC國際首席建筑師、執(zhí)行董事平剛[J];城市環(huán)境設計;2011年04期
9 馮路;張法榮;;建筑師與甲方的對話 馮路與張法榮的對話[J];城市環(huán)境設計;2011年07期
10 張寶貴;;量身定做——為建筑師服務二十五年有感而發(fā)[J];建筑設計管理;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向軍;陳芳;;建筑教育應十分重視建筑師的職業(yè)素質培養(yǎng)——高職院校開辦建筑設計專業(yè)的一點思考[A];中國建筑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劉思鐸;;沈陽近代本土建筑師穆繼多及其多小股份有限公司[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九輯(2008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選輯)[C];2008年
3 郭明卓;;適用、經濟、美觀與建筑師的職能[A];我國大型建筑工程設計的發(fā)展方向論文集[C];2005年
4 趙培國;;對建筑學及建筑師職業(yè)的再認識[A];濮陽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6年
5 馬國馨;;建筑師和藝術家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環(huán)境[A];中國建筑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李凌高;黃健;;以環(huán)境理念為根基,培養(yǎng)有思想的建筑師[A];中國建筑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佘怡寧;馬水靜;;京郊當代農村住宅建筑審美取向思考[A];第十五屆中國民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趙培國;;樹精品意識 創(chuàng)精品設計——關于我市建筑設計精品匱乏原因的調查及分析[A];濮陽市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6年
9 石建和;張泉;;構建建筑師與社會的和諧關系——一種類型學的解決方案[A];中國建筑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姚紅梅;;關于“當代鄉(xiāng)土”的幾點思考[A];中國文物學會傳統(tǒng)建筑園林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王曦;樂活建筑師[N];中華建筑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李存;八位亞洲頂尖建筑師作品同臺亮相[N];房地產時報;2009年
3 王曦;科學發(fā)展與建筑師的責任[N];中華建筑報;2009年
4 記者 馬生泓;曹曉昕:建筑師更應當有些批判精神[N];中華建筑報;2009年
5 易介中;建筑師的大是大非[N];中華建筑報;2010年
6 特約記者 肖磊;建筑師單飛也要紅[N];21世紀經濟報道;2010年
7 記者 高靜;“三會”(廊坊)基地落戶廊坊規(guī)劃建筑師之家[N];廊坊日報;2010年
8 劉栗辛;從建筑師的素養(yǎng)說開去[N];建筑時報;2011年
9 解辰巽;建筑師,請對中國文化有自信[N];建筑時報;2011年
10 顧孟潮;建筑師應如何思維[N];中國建設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堯;澳門近代晚期建筑轉型研究[D];東南大學;2004年
2 路中康;民國時期建筑師群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丁格菲;普利茨凱獎獲獎建筑師的建筑設計創(chuàng)新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4 高峰;當代西方建筑形態(tài)數字化設計的方法與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程曉喜;中國當代建筑評論的開展及傳播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6 趙建波;基于生活觀、科學觀和教育觀的研究型建筑設計思想[D];天津大學;2006年
7 趙榕;當代西方建筑形式設計策略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8 邢凱;建筑設計創(chuàng)新思維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9 戴明;信息化進程中建筑設計的歷史變遷[D];同濟大學;2006年
10 鄒曉霞;商業(yè)街道表層研究[D];清華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U
本文編號:5669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kcsz/566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