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家長學校優(yōu)秀教案
本文關(guān)鍵詞:家長學校優(yōu)秀教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江蘇省家長學校優(yōu)秀教案征集評選
教子先律己 身教重于言教
教學目標:
1、讓家長明確家庭教育中言傳身教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
2、讓家長學會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言傳身教,從而學會做稱職的父母。
3、引導家長轉(zhuǎn)變“重智輕德”的觀念,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
教學過程:
一、生活連線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家長的愿望。如今,我們常武地區(qū)經(jīng)濟蒸蒸日上,但就業(yè)競爭也“波濤洶涌”。為此,許多家長都盼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怎樣教育子女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成了許多家長揮之不去的煩惱。
案例一:
有一天,,奶奶發(fā)現(xiàn)錢丟了。奶奶問兩孫女,是不是拿了錢,她們都說沒有拿。后來這位家長覺著不對勁兒,就背著孩子翻箱倒柜地找,結(jié)果在一個花盆里找到了幾十元錢。當天晚上,她把藏有錢的花盆端到姐妹倆的面前,嚴肅地對她們說:“這錢是哪來的?你們今天晚上要說不明白,會挨打的!”結(jié)果,姐妹倆都說:“不知道!我沒拿過奶奶的錢。”她氣壞了,揪一個打一個,打了老大打老二。孩子爸也氣壞了,單獨對老大、老二詢問,姐妹倆還是都說:“沒拿過奶奶的錢,這錢不知道是誰放的。”氣得孩子爸脫下鞋來,一人打了一頓;貞浰麄z當時打孩子的感覺:“真是又氣又恨又疼,心里很不是滋味。與其說是在打孩子,倒不如說是在打自己,就好像每一下都打在自己的心上。”打完孩子,夫妻倆翻不覆去誰也睡不著覺。后來,丈夫起床,悄悄地推開孩子的房門,見姐妹倆兒都趴著睡著了,但淚痕還在。他便慢慢掀開被子給女兒用毛巾熱敷。這是一種什么感受呢?后來姐妹倆雖然承認了錢是她們拿的,但有一個禮拜她們不敢正視家長,不愿跟他們說話。
這對父母后來進行了自我反思:他們倆過日子都很節(jié)儉,平時不給孩子一分零花錢,姐妹倆想買什么又不敢跟大人說,只能選擇偷的方式。
后來,這對夫妻選擇了主動給孩子零花錢的方式,并教給她們怎樣花錢,怎樣理財,用疏導的方法解決孩子身上出現(xiàn)的問題,主動廢除了簡單粗暴打罵式的家教方法。
引導家長就這一案例展開討論。
老師總結(jié):
觀點一:如果父母對子女教育簡單粗暴,并且不注意教育的方法,搞家長專政,以武力教育子女,其結(jié)果只能使子女感到父母無情,導致孩子與父母的心理隔閡。
觀點二:要經(jīng)常與子女溝通。有了事情,要耐心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不要過早地下結(jié)論。
觀點三:父母要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行為。就像本案例中的父母,事后進行了認真地反思,打到了問題的癥結(jié)之所在,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一句話點評:教子先要律己,身教重于言教。
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文明的泱泱大國。我國古代的先輩們是如何做父母的?請看下面的兩則歷史故事。
二、歷史故事
故事一: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和母親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于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之后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yīng)該住的地方呀!”于是就居住在了這個地方。
故事二:曾子殺豬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去上去趕集,她的兒子哭著也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呆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來,就看見曾子要捉小豬去殺。她就勸止說:“我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夫人,這可不能開玩笑。⌒『⒆記]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F(xiàn)在你在欺騙他,這就是教育孩子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啊。”于是曾子把豬給殺了,煮了之后把它給吃掉了。
探究思考:
孟母為何要“三遷”?“孟母三遷”的故事對你有何啟示?
曾子為何要殺豬?“曾子殺豬”的故事對我們開展家庭教育有何影響?
家長探究、交流、發(fā)言。
教師與家長互動。
歸納小結(jié):
“近朱則赤,近墨則黑”。孟母三遷的故事啟示我們:環(huán)境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因此,父母平時要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例如,孩子在復習功課時,切不可和人玩牌、打麻將。
“曾子殺豬”的故事,再次印證了“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孩子常常會把自己的父母當作榜樣,你平時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他。例如,你帶孩子去坐公交車,遇到有老年人上車沒有座位,你告訴你的孩子要給老年人讓座,而你自己卻坐在那里,孩子只會不情愿地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他不會記住以后也要這樣做。
那么,我們平時應(yīng)該如何身教言教,做稱職的父母呢?
三、探究平臺
探究下列三個案例給你的家庭教育以哪些啟示。
1、案例二:
曾經(jīng)當選南京“十佳家長”的艾莉的身教讓人嘆服。有一次,她帶孩子去游泳,游完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皮涼鞋不見了。孩子天真地說:媽媽,別人把你的涼鞋穿走了,你就穿別人的鞋吧。艾莉覺得這是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她硬是光著腳,帶孩子走回家。走了二里路,腳也磨破了。艾莉說。我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一個道理:不能損人利己。做家長的一定要給孩子樹好榜樣,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
啟示:
家長應(yīng)當樹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艾莉抓住教育契機,用自己的行動向孩子證明:我們不能做損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人,而應(yīng)做一個襟懷坦蕩、光明磊落的人,要做到“心中有他人”?梢姲蜃⒅睾⒆恿己玫氖澜缬^、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并處處以身作則,用行動說話。“身教重于言教,行動勝過語言。
2、案例三:
吳天際雖然也像同齡人一樣愛玩愛鬧,但卻沒有很多孩子都有的厭學傾向。在他看來,學習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因為在他的家庭中,每個人都在學習。他的母親是首都師范大學的一名教師。但是,她對自己卻沒有放松要求,在吳天際上小學的時候,母親再次走進了課堂,進入中科院物理所攻讀博士。正是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吳天際也愛上了讀書,愛上了學習。不僅是學習上,父母是吳天際的榜樣;生活上,也對他有著深遠的影響。
啟示:言傳不如身教,如果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父母沉浸在一部又一部的電視劇中,又怎能讓正處在好奇心旺盛時期的孩子不動心?電視嘈雜聲中,孩子怎會安心地思考、學習、創(chuàng)造?這一點上,吳天際是幸運的。在父母給予的安靜的環(huán)境下,吳天際可以安靜地思考,盡情放飛自己的想象力。成才與否固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則是后天教育。
作為一名家長,要做到知識淵博,除了要懂得語文、數(shù)學、外語,還應(yīng)懂得一些自然科學,盡量不做“電腦盲”。這樣才能為孩子所信服,才能為孩子的學習提供有利條件。當然,作為農(nóng)村初中的家長,有一些家長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只要愛好學習的態(tài)度,為孩子樹立愛學習、樂學習的榜樣,就足夠了。
3、案例四:
有一位母親帶著自己七八歲的女兒去逛商場,在某城區(qū)一商場門前,不經(jīng)意撿到一個錢包。其間,失主高聲詢問,但她裝作沒聽到未作回應(yīng),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她悄悄地說:“媽媽,我們老師說好人都應(yīng)該拾金不昧。”這位母親臉紅心跳,一把將孩子扯到一邊,小聲說:“錢包是咱撿的,又不是偷的,活該他倒霉!”說完,拉著孩子匆匆走進了商場。
啟示:這一案例告訴我們,家長應(yīng)增強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義務(wù)感。案例中的這位母親缺乏教育子女的責任感和義務(wù)感,她的行為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影響。一個錢包,雖是小事,但對可塑性強的孩子來說卻是大事。孩子的心靈是凈土,就像一塊空地,種下什么就收獲什么。作為家長,我們要時時謹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學習的,教育子女始終是自己應(yīng)盡的責任和義務(wù)。
四、信息點擊
1、美國學者R、F尼赫茨為了弄清孩子對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調(diào)查了十萬個孩子,其中,有9條最有影響。
孩子在場,父母不吵架。
對每一個孩子一視同仁。
不對孩子失信或撒謊,說話算數(shù)。
父母之間相互謙讓,不相互責怪。
父母對孩子關(guān)心,關(guān)系親密無間。
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家人表示真誠歡迎。
對孩子不忽冷忽熱,不隨意發(fā)脾氣。
家里尊老愛幼,決定全家的事兒征求全家的意思,有家庭民主。
家里搞文體活動,星期天至少玩半天。
父母有缺點,孩子也可以批評。
2、營造良好家庭心理環(huán)境的建議
A、愛每一個成員,使家庭生活能給每一個成員留下最美好的記憶。
B、努力互相了解,相互詢問彼此感興趣的問題。
C、分擔家里的憂愁,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
D、晚餐桌上聚會,即使是最忙碌的家庭,也要盡量作出安排。
E、制定挑戰(zhàn)性計劃,共同參與大家都喜歡的活動。
F、大人小孩同游戲,為家人提供歡聚一堂的機會。
G、常講親人有關(guān)的故事,給孩子一種歸屬感。
H、關(guān)心對方的工作和學習,讓孩子了解大人離開他時在哪里,干些什么。
I、別讓時空把大家分開,家庭成員離開家時,采用多種辦法保持與家人
的感情聯(lián)系。
——以上兩則“信息點擊”選自《常州市武進區(qū)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全員培訓·家庭教育輔導培訓材料》 授課老師:吳 英
五、拓展天地
案例五:央視某節(jié)目。四歲的女兒不愛看書,媽媽請了專家來做指導。專家制止了媽媽強迫女兒來聽故事的舉動,拿起一本書,兀自繪聲繪色地講了起來。不一會兒,在旁邊游蕩的小女孩就被吸引了過來。后來,她干脆爬到專家身上,和她一起樂呵呵地在書上指來指去……
案例六:某孩子四歲了,只會說的唯一的一句話就是“糊了”。原來孩子的父母自從孩子生下來,只要不哭不鬧就放在床上不管他。夫妻倆召集了一伙人不分晝夜的玩麻將,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只會說“糊了”也就不足為奇了。
請各位家長就這兩個案例談感想。
明確:孩子的眼睛是一架架照相機,孩子的大腦是一臺高容量的電腦。做一個稱職的父母,就要舍得付出,為孩子付出心血,做孩子的好榜樣;做一個稱職的父母,就要遠離不良嗜好,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
六、牛刀小試
。平時你是如何利用高曉聲這一名人資源教育孩子的。
提示:高曉聲的家鄉(xiāng)就在我們鄭陸鎮(zhèn)董墅村。高曉聲就是教育孩子成才的鮮活教材。他在家鄉(xiāng)生活了幾十年,和農(nóng)民同甘共苦,不辭辛苦,筆耕不輟,創(chuàng)作了《陳奐生上城》《李順大造屋》《擺渡》等優(yōu)秀作品。我們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高曉聲的書籍,探討高曉聲成長的名人軌跡,一起學習高曉聲勤奮學習、熱愛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
2、有的家長說:“什么最重要?分數(shù)。沒有分數(shù),孩子如何能上重點高中?沒有分數(shù),孩子如何能上重點大學。除分數(shù)外,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對此,你怎么看?
提示:在目前的形勢下,我們固然沒有找到一種制度能替代考試制度。但各方面仍在努力,探討多元化評價孩子的辦法。如,北大“中學校長實名推存制”,等等。分數(shù)和思想品德相比較而言,思想品德更重要。良好的道德品行能彌補才能的不足;才能卻不能彌補道德品行的不足。“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良好的品德,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如果家長只重分數(shù),就會忽視學生思想道德建設(sh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4、有的家長說:“我工作那么忙,白天在公司里上班已經(jīng)很累了,晚上哪有空管孩子。”對此,人怎么看?
提示:家長盡管很忙,但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責任給丟了。要擠出時間,關(guān)心孩子的生活、學習和心理健康。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培養(yǎng)孩子成長,對家庭至關(guān)重要。
七、歸納總結(jié)
讓我們謹記
如果兒童生活在批評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指責。
如果兒童生活在敵意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打架。
如果兒童生活在嘲笑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自卑。
如果兒童生活在羞辱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內(nèi)疚。
如果兒童生活在忍受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忍耐。
如果兒童生活在鼓勵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自信。
如果兒童生活在贊揚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提高自己的身價。
如果兒童生活在公平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正義。
如果兒童生活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信任。
如果兒童生活在贊許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自愛。
如果兒童生活在承認和友好的環(huán)境中,他就學會在這個世界上尋找愛。
作者姓名:吳偉星
單 位:常州市武進區(qū)鄭陸初級中學
手機號:13861059962
電子信箱:zlczww@163.com
選送單位:常州市武進區(qū)鄭陸初級中學
通信地址: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鄭陸初級中學
郵政編碼:213111
本文關(guān)鍵詞:家長學校優(yōu)秀教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6607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jajx/6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