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花開甜蜜蜜
荔枝王國,素美如童話,如夢如幻。素素的色彩,涂染著春天的野幕;柔柔的清香,繾綣著遠方的蜂兒。青山多秀色,荔林同氤氳。人穿荔林過,馨香盈懷袖。荔花開,山川秀,寫就一闕華章,點點滴滴淡墨生香,嫵媚一春情濃。荔花壯美,實在無與倫比!看得荔枝花多了,讓人無不驚嘆團結(jié)的力量!
荔枝花開甜蜜蜜。
——題記
今年,春姑娘來得早。和煦春風吹綠了嶺南大地,催開了荔枝花兒。春節(jié)返鄉(xiāng),又見荔枝花開。屋后幾棵荔枝樹,密密匝匝簇擁著厚厚一層綠白小花,在風中搖曳。高水公路兩旁,連綿的荔枝林,更似滿天雪花漫舞,迷人的芳香遍野彌漫。果農(nóng)、蜂農(nóng)個個笑逐顏開,我心里也頓感甜絲絲的。
荔枝花開,平凡素樸。
荔枝花很小,屬于毫米級別。她的蕾也就三、四毫米大小,花朵完全綻放,直徑還不到一厘米。若論大小,不用說牡丹、蘭花、櫻花諸類國色天香,就是桃花、李花、茶花等一般角色,甚至于田地里常見的番薯花,毋庸置疑,她都難一較高下。荔枝花開淡淡香,淡淡清香質(zhì)樸無華。桂花馨香幽遠,她不是對手,遑論芬芳馥郁的白玉蘭、茉莉花、夜來香。荔枝花的形色更讓人不敢恭維,杯狀的花萼總變幻著淺淺的綠黃二色,不細瞧,你連花瓣都看不到。個小,香氣淡,貌不引人,一朵荔枝花簡直讓人忽略她的存在。沒有牡丹高貴,沒有玫瑰嬌艷,沒有桃花水靈,荔枝花難得進入騷客文人的法眼。“荔枝非名花,牡丹無甘實”,白居易看在甜美的荔枝份上捎帶其花,可他對荔枝花還是不屑。有一首《荔枝花開》的歌,但唱的卻是男女情思。
我自小識得荔枝花,她從不見鮮艷奪目、異彩紛呈,但細賞之下,我感覺這素樸可愛的小花,有如春風撲面,讓人清心寡欲心曠神怡。“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蓮令人淡,牡丹令人豪”,荔花令人樸實。走近小小的、素素的荔枝花,心兒恬淡如水,煩悶、委屈隨風逝,清新、安詳伴香至。沐浴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荔枝花就這樣素面朝天,不慕它花,不以己悲,堅守初心,從南國大地開出國門,開向亞洲,開到澳洲、美洲、非洲。
荔枝花獨顯玲瓏,齊聚壯美。
“荔枝十花一子”,堪為以多制勝典型。荔枝花從不單打獨斗,總以集體角色出現(xiàn)。品字排列的三個花蕾組成一個小花組,兩個小花組和中間一個單花蕾即七個花蕾組成一個花組,花組構(gòu)成花穗;ㄋ胗芍魉搿(cè)穗、支穗構(gòu)成,圓錐狀排列成聚傘花序。每一花序生花最多達2000多朵,但結(jié)實總在一百以下。花蕾初生,一簇一簇的在枝葉間高高探出頭來。微風輕拂,她們猶如無數(shù)圓圓的、小小的翡翠精靈在枝頭牽著大樹翩翩起舞。花蕾實在太多,漫無邊際的荔枝林就像飄蕩著層層疊疊玉珠波濤的大海,一會兒嫩綠,一會兒鵝黃,變幻著。
花兒綻開,花托發(fā)達,黃綠花萼小杯狀,花瓣退化縮杯邊,平淺的杯中總會伸出6~8根白花絲,各自頂著一粒白花蕊。整朵花仿佛幾個微小的窈窕白衣仙女齊聚碧玉盤,和風歌舞。風兒輕佻,衣袂飄飄。在花絲基部兩側(cè)有蜜腺。有的花兒還有一個柱頭直立,2~4裂或呈“八”字狀,或卷曲。花朵成熟,花粉囊縱裂散出黃色花粉,氤氳馨香。
遠望高水路邊的荔枝林,,一片片一排排荔枝樹整齊列隊,向四方盡情舒展花枝,枝上花蕾競相開放,花甫開,色乳白;ㄐ,但數(shù)不勝數(shù),團團簇簇,竟致氣勢磅礴,綠葉瑟縮藏將起來。連綿樹冠恍如落下薄薄一層皚皚白雪。漸漸地,乳白花兒,變深變黃,荔枝林又像飄蕩著淡淡的黃色煙云。此刻,荔枝王國,素美如童話,如夢如幻。素素的色彩,涂染著春天的野幕;柔柔的清香,繾綣著遠方的蜂兒。青山多秀色,荔林同氤氳。人穿荔林過,馨香盈懷袖。荔花開,山川秀,寫就一闕華章,點點滴滴淡墨生香,嫵媚一春情濃。荔花壯美,實在無與倫比!看得荔枝花多了,讓人無不驚嘆團結(jié)的力量!
荔枝花開甜蜜蜜。
荔枝花開的季節(jié),看到滿樹鮮花鬧枝頭,人們常常會情不自禁觸景生情,心里甜蜜蜜,因為誰都忘不了荔枝的美味。
我的家鄉(xiāng)在茂南區(qū)山閣鎮(zhèn)金塘嶺,是典型的丘陵地帶,田少山坡多。上世紀九十年代,響應政府“砍窮竹,種富果”號召,村民廣種果樹,村前屋后山坡田頭,除了少許龍眼樹,一色種荔枝,其他竹木沒了蹤影,家鄉(xiāng)變成了大大的荔枝園。荔枝花開,滿村幽馨。
小小荔枝花,樸實無華、默默無聞,卻結(jié)出甘甜爽口的紅荔。五月下旬,家鄉(xiāng)的荔枝開始熟了。“南州六月荔枝丹”,這時,繁茂的綠葉叢中掛滿了一串串紅彤彤的荔枝,猶如滿天繁星鋪撒綠色的海洋。荔香從熟透得滾圓飽滿的顆顆紅紅星兒溢出,叫人垂涎欲滴。摘下一顆剝開,白嫩嫩的果肉晶瑩剔透恍若夜明珠一般可人。當舌尖觸及果肉,一股涼爽油然而生,輕輕一咬,玉脆彈牙,玉液四溢,滿嘴甜津,沁人心脾,久久齒頰留芳。荔枝味美教人難以忘懷,被譽為果中之王。唐代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令荔枝傳譽千古。宋代蘇軾無限感慨:“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不少人癡念那口香甜,親自種荔。唐代戴叔倫詩云“紅顆真珠誠可愛,白須太守亦何癡。十年結(jié)子知誰在,自向中庭種荔枝”。愛荔栽荔,多少帝王竟至不分南國北疆。漢武帝筑扶荔宮,在長安植荔;宋徽宗“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枝丹”。荔枝花開,甘果可期,誰心不甜?
繁花如雪,豐收在望,果農(nóng)個個樂陶陶。荔枝美了人們口腹,也造富不少果農(nóng)。家鄉(xiāng)村里家家都種荔枝,豐年不少人家獲利幾萬元,一些承包山地種荔枝的大戶獲利更豐。不少村民就是靠這一顆顆紅荔,在村里蓋房,在城里買房。今年家鄉(xiāng)荔枝花恣意盛開,每一棵樹似乎都被黃白小花罩住了,宛如漫天飄雪,平時趾高氣揚爭著四周猛竄的葉兒難得怕羞地若隱若現(xiàn)。透過那些平凡的如雪荔花,村民就像看到了層層葉片后面包裹著清晰殷實的碩碩紅荔。春節(jié),我在去祭祀途中,看到隔壁龍叔正在荔枝樹邊欣喜地瞅著滿樹花兒,嘴里喃喃自語:“看來,今年荔枝豐收八九不離十了!”真是瑞雪兆豐年!你說,好花結(jié)好果,果農(nóng)心里怎會不甜?
今年,荔花早早飄香,蜂農(nóng)心里更是如蜜甜。荔枝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周日,天朗氣清,我趕緊開小車返鄉(xiāng)買蜂蜜。家鄉(xiāng)越近,花香愈濃。汽車兩側(cè),綿延起伏、成片成片的淺黃迎面涌來,荔枝花香使勁撲進車窗,直竄鼻孔。車子稍稍開慢一點,陣陣淡香擁滿懷。陡然間還飛進幾只可愛的小蜜蜂。到了高水公路邊的一個荔枝園,地上擺著的幾十個蜂箱剎時映入眼簾,一陣一陣嗡嗡聲更是遠遠襲來,此起彼伏,猶如一首田園交響樂,詠奏春光的美好,詠唱荔花的甜蜜,詠贊果農(nóng)、蜂農(nóng)的勤勞!細瞧,蜂箱上面,漫天小精靈在空中穿梭曼舞。哪里花盛,哪里蜂多,這么淺顯的道理永遠顛撲不破。荔花滿枝丫,不少蜂農(nóng)遠道追花而至,紛紛前來荔枝園采集荔枝蜜。我問追花人今年收獲如何,養(yǎng)蜂人笑了,“今年花盛,天氣又好,花好蜜多,不錯!不錯!”由于豐產(chǎn),今年蜂蜜雖然現(xiàn)場不到二十元就賣了,比往年便宜,但蜂農(nóng)的錢袋子卻比往年都鼓脹得多。取蜂巢,搖蜜,稱裝,蜂農(nóng)一直笑呵呵。難怪,花濃,蜂勤,蜜好,錢多,甜蜜的事業(yè)是多么甜乎乎!
徜徉于荔枝園,在花間探尋蜜蜂耕耘的蹤跡,聆聽小精靈的吟唱,我驚見滿地凋零的落英。細細碎碎的荔枝花,竟然堆滿厚厚一層,宛如為大地鋪了一塊柔軟的金色地毯。一地金,惹人憐。驀然,我驚詫于荔枝花的素樸大愛和團結(jié)犧牲精神!九花隕落,留一子芳華;萬千素樸,送眾生甜蜜!我想,樸實團結(jié),甘于奉獻,這不正是諸多蜂農(nóng)、果農(nóng)一樣的勞動者的寫照嗎?我愛素樸大愛的荔枝花,我愛勤奮善良的蜜蜂,我更愛默默耕耘拼搏奉獻追尋中國夢的勞動者!
自以為鮮有愛荔枝花者,自己乃“鳳毛麟角”。文章本已收筆,忽一日,看微信,竟然看到恩師林兆祥發(fā)在《南粵詩苑》的《荔枝花開次何瀏君韻》:“連綿綠嶺染鵝黃,素淡清芬滴露香。暗喜豐年傳此兆,將然荔熟醉家鄉(xiāng)。”林兆祥是我讀師范時的班主任,退休前任職于廣東警官學院,其詩文、書法俱佳,中國古典詩詞研究更有獨到造詣,出版多部著作,當然的文人騷客,在我心中更是文藝大咖。
拜讀完佳句,眼前漫山遍野荔枝花鵝黃一片,我就像吃了荔枝一般甜蜜蜜。喜哉!荔枝花還是進了文人法眼!
本文編號:215646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jajx/215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