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EI >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發(fā)布時間:2017-03-08 14:07

  本文關鍵詞: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展覽時間: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至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大劇院藝術沙龍(西城區(qū)西長安街2號)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大劇院
電話:010-66550000

【小知識】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辦公樓內的賀淥汀像.jpg


(上海音樂學院辦公樓內的賀淥汀像 圖片來源:新浪網(wǎng))

  上海音樂學院的前身是蔡元培先生和蕭友梅博士于1927年11月27日共同創(chuàng)辦的國立音樂院。首任院長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于1956年定名為上海音樂學院。自1949年至1984年,賀綠汀擔任院長。上海音樂學院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音樂學府,在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已經在經典嚴肅音樂的創(chuàng)作、表演和研究方面積累了雄厚的學科基礎。該院的東方樂器博物館是中國藝術院校的第一座音樂專業(yè)博物館,本次展覽將展出該館館藏的大量史實資料,包括圖文、手稿、照片、樂器實物、視頻等,從體制建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等各方面展示上海音樂學院近90年來在各個歷史時期對中國民族音樂所做的貢獻。

【音樂家賀綠汀】

  曾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的賀綠汀先生,是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賀綠。1903-1999),原名賀楷、賀安卿,湖南邵東仙槎橋人。1931年考入上海國立音樂?茖W校。一生經歷了幾乎所有的20世紀重大歷史節(jié)點,致力于發(fā)展祖國的音樂藝術事業(yè),是20世紀中國現(xiàn)代音樂文化事業(yè)的積極參與者和見證人。共創(chuàng)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鋼琴曲、六首管弦樂曲、十多部電影音樂以及一些秧歌劇音樂和器樂獨奏曲,并著有《賀綠汀音樂論文選集》。

【中國民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的發(fā)展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周代已有根據(jù)樂器的不同制作材料進行分類的方法,分成金(主要是鐘)、石(各類磬)、絲(弦樂器)、竹(竹制吹奏樂器)、匏(主要是笙)、土(陶制樂器)、革(鼓)、木(柷、敔)八類,叫做“八音”。也可分為吹奏樂器:笙、笛子、嗩吶、簫、塤、葫蘆絲;彈撥樂器:箜篌、阮、古琴、古箏、琵琶、柳琴、月琴,揚琴;拉奏樂器:馬頭琴、二胡、中胡、高胡、四胡、京胡、板胡;打擊樂器包括:編鐘、磬、鼓、鑼、鈸。

【館藏鏈接】 電子圖書:(局域網(wǎng)訪問、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建系三十周年教師文集

責任者:韓鐘恩、袁祖華主編

出版者: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開啟民樂情智 奠基人格修養(yǎng)

責任者:周金萍、史藝主編

出版者: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中國民族音樂之旅

責任者:唐樸林編著

出版者:人民音樂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民族音樂問題研究資料

責任者: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編輯

出版者: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

出版時間:1956年

 

報紙:(局域網(wǎng)訪問、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民族音樂的傳承與保護之路

作者:趙毫

貴州民族報,2012年08月24日文化·特別關注版

 

期刊論文:(局域網(wǎng)訪問、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研究在上海音樂學院

作者:陳聆群

期刊: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

作者:馮光鈺

期刊:中國音樂,2003年01期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民族音樂學的“歷史研究”

作者:李延紅

期刊: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得失有三思 皆可以為鑒——民族音樂學理論及方法傳承反思錄

作者:伍國棟

期刊: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中國民族音樂學發(fā)展評介(1950-2000)

作者:沈恰

期刊: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5年01期

 

老照片:(局域網(wǎng)訪問、可通過讀者卡號遠程登錄訪問)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上海合唱團,上海音樂學院合唱隊和上海廣播樂園在上海音樂廳演出“幸福河”

拍攝者:不詳

拍攝年份:不詳

館藏信息:上海圖書館

 

文津講壇在線講座視頻庫:(互聯(lián)網(wǎng)公開訪問資源)

上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的昨天與今天

聆聽中國——民族音樂世界之旅

主講人:趙聰

內容簡介:趙聰老師認為人類情感的最高境界是音樂,音樂是一種非常抽象的藝術,所表達的最高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能去感受它。而隨著復古的流行和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中國文化已經開始慢慢地成為國際文化時尚活力的源泉。趙老師分三部分給大家介紹民樂的歷史,首先是古代部分,圣人孔子提倡“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意思是用詩來激勵志氣,,用禮作為人的立腳點,用樂來完成人生的修養(yǎng)。隨后演奏了《春江花月夜》。其次是近代音樂,也介紹了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民樂的一代宗師劉天華,另一位盲人音樂家阿炳。然后趙老師演奏了一首《彝族舞曲》。最后是現(xiàn)代部分,一批優(yōu)秀藝術家吸收了西方音樂元素,用創(chuàng)新的方法與理念把中國民樂從小合奏發(fā)展成為大型民族管弦樂隊,使中國民樂從民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本文關鍵詞: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941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csscind/24941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17a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