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元VAR-GARCH-BEKK模型的金融市場間波動溢出效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5 01:41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加快,金融市場間的關聯(lián)性逐漸增強,這種關聯(lián)性多表現(xiàn)為市場間顯著的波動溢出效應。波動溢出效應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整個金融體系的有效性,市場間的波動溢出關系一方面構成了相關政策有效執(zhí)行的基礎條件,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種風險在市場間迅速傳播甚至演化為金融危機。近年來國內外對波動溢出效應的研究已經取得很多有意義的成果,從文獻上看,研究者大多關注兩個市場間的波動溢出效應,研究范圍尚未涉及到基金市場,分析時采用的方法多為二元GARCH類模型,而且使用模型時都假設殘差服從標準正態(tài)分布。事實上,基金市場近年來發(fā)展迅速,已經成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研究方法上,研究多個市場間的波動溢出效應應當將所有市場同時包括在模型之內才能更好地反映金融市場之間的聯(lián)動性。 本文在現(xiàn)有文獻的基礎上,采用假設殘差服從t分布的VAR-GARCH-BEKK四元模型,對我國貨幣、股票、外匯和基金市場間是否存在波動溢出效應進行檢驗,并簡單分析了波動溢出效應的影響因素。 論文第一部分為緒論,主要介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義、國內外文獻綜述、本文的研究內容和創(chuàng)新,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介紹本文用到的理論知識及相關模型,包括波動溢出效應的概念、BEKK模型等。第三部分主要利用四元BEKK模型對四個市場間的波動溢出效應進行實證分析,首先是對數(shù)據進行基本統(tǒng)計量分析,然后建立均值和方差模型并進行估計,最后用Wald統(tǒng)計量對溢出效應進行檢驗。第四部分對影響波動溢出效應的因素進行分析,先給出波動溢出效應產生的外部原因和行為金融學的解釋,再針對本文數(shù)據進行簡單的實證分析。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股票市場和基金市場之間存在顯著的雙向波動溢出效應,其他兩兩市場間僅存在單向的波動溢出效應。此外,波動溢出效應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其中基金市場對外匯市場的波動溢出效應最大,外匯市場對貨幣市場的波動溢出效應最小。 2.四個金融子市場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具有時變特征,股票市場和基金市場之間的動態(tài)相關系數(shù)隨著時間變化逐漸趨于穩(wěn)定的數(shù)值,其他市場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則無規(guī)律。 3.股票市場和基金市場之間的波動溢出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因素的影響,其他市場之間存在波動溢出效應則可能是市場傳染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 本文對波動溢出效應的研究對投資者構建合適的投資組合規(guī)避投資風險有一定幫助,也有利于幫助政府制定相關金融政策對金融市場進行調控,為防范、緩解和應對金融危機提供相關建議。本文的不足之處在于市場指數(shù)和研究區(qū)間等的選擇不夠合理。
【學位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F224;F830.9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1.3 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
1.3.1 研究內容
1.3.2 創(chuàng)新之處
1.4 研究框架圖
2 相關理論及模型
2.1 理論介紹
2.1.1 金融時間序列的特征
2.1.2 波動溢出效應
2.1.3 ADF檢驗
2.1.4 Granger非因果關系檢驗
2.2 模型
2.2.1 VAR模型
2.2.2 BEKK模型
3 金融市場間波動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
3.1 數(shù)據來源及基本統(tǒng)計量分析
3.2 BEKK模型的設定
3.2.1 均值模型的設定
3.2.2 方差模型的設定
3.3 BEKK模型的估計與檢驗
3.3.1 均值方程
3.3.2 方差方程
3.3.3 模型擬合的檢驗
3.4 BEKK過程的協(xié)同持續(xù)性
4 影響波動溢出效應的因素分析
4.1 原因解釋
4.1.1 金融管制的放松
4.1.2 信息溢出
4.1.3 投資者的行為
4.1.4 行為金融學的解釋
4.2 實證分析
5 結論及政策建議
5.1 結論
5.2 政策建議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55271
【學位單位】:東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F224;F830.9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
1.3 研究內容與創(chuàng)新
1.3.1 研究內容
1.3.2 創(chuàng)新之處
1.4 研究框架圖
2 相關理論及模型
2.1 理論介紹
2.1.1 金融時間序列的特征
2.1.2 波動溢出效應
2.1.3 ADF檢驗
2.1.4 Granger非因果關系檢驗
2.2 模型
2.2.1 VAR模型
2.2.2 BEKK模型
3 金融市場間波動溢出效應的實證分析
3.1 數(shù)據來源及基本統(tǒng)計量分析
3.2 BEKK模型的設定
3.2.1 均值模型的設定
3.2.2 方差模型的設定
3.3 BEKK模型的估計與檢驗
3.3.1 均值方程
3.3.2 方差方程
3.3.3 模型擬合的檢驗
3.4 BEKK過程的協(xié)同持續(xù)性
4 影響波動溢出效應的因素分析
4.1 原因解釋
4.1.1 金融管制的放松
4.1.2 信息溢出
4.1.3 投資者的行為
4.1.4 行為金融學的解釋
4.2 實證分析
5 結論及政策建議
5.1 結論
5.2 政策建議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正德;謝敏;;中國利率與股市間波動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年01期
2 孫笑竹;;證券市場間溢出效應的研究綜述[J];科技和產業(yè);2010年04期
3 朱靜怡,朱淑珍;金融風險的傳導機制及防御對策分析[J];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5期
4 張瑞鋒;張世英;;基于VS-MSV模型的金融市場波動溢出分析及實證研究[J];系統(tǒng)工程;2007年08期
5 袁晨;傅強;;我國金融市場間投資轉移和市場傳染的階段時變特征——股票與債券、黃金間關聯(lián)性的實證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10年05期
6 趙鵬;曾劍云;;香港、臺北、紐約股市收益及波動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8年07期
7 丁志國;蘇治;杜曉宇;;溢出效應與門限特征:金融開放條件下國際證券市場風險對中國市場沖擊機理[J];管理世界;2007年01期
8 楚爾鳴;魯旭;;基于VECM-BEKK-二元GARCH模型的滬市A、B股市場信息傳導關系研究[J];經濟評論;2009年02期
9 王斌會;鄭輝;陳金飛;;中國股市、匯市和債市間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吳奉剛;王芙蓉;;中國股市與匯市的波動溢出效應研究[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8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小波;中國股票市場行業(yè)收益波動溢出效應[D];東北財經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8552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iguanjingjilunwen/285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