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外語論文 > 英語論文 >

中美IT企業(yè)致股東信互動元話語對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4-03 20:50
【摘要】:致股東信是業(yè)界人士普遍公認的年度報告中最為廣泛閱讀研究的部分,已經(jīng)成為公司一種重要的公關(guān)手段,屬于勸說型題材。元話語資源可以實現(xiàn)勸說功能,其中人格訴諸是古典修辭學三種訴諸中主導的修辭手段。按照Hyland的分類,元話語分為引導類和互動類,而互動類占據(jù)致股東信的大半,故本文聚焦互動元話語資源。文獻綜述顯示,元話語研究范圍較廣泛,主要是學術(shù)語篇,致股東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公司財政狀況,語步等角度,而人格訴諸屬于古典修辭學范疇,針對以上三個話題前人的研究頗多,不過將三者結(jié)合起來的研究還不多見。為對比分析中美IT企業(yè)致股東信如何通過互動元話語資源實現(xiàn)勸說功能,本文以Hyland的元話語人際模式分類為理論依據(jù),以中美IT企業(yè)致股東信為語料,應用亞里士多德古典修辭學的人格訴諸為分析框架。研究問題如下:(1)中美IT企業(yè)致股東信的互動元話語資源分布如何?(2)中美IT企業(yè)致股東信的互動元話語資源如何實現(xiàn)人格訴諸從而成功說服,有何異同?(3)造成這些異同的原因可能是哪些?本研究采取定量、定性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在選擇的七家中美IT公司的官網(wǎng)收集致股東信建成語料庫,然后在Hyland的元話語詞表的基礎(chǔ)上,運用AntConc 3.4.4w和WordSmith 4.0統(tǒng)計互動元話語的頻數(shù)和百分比。再運用統(tǒng)計學工具SPSS做卡方檢驗和對數(shù)似然比,確定是否存在統(tǒng)計學上的顯著性差異。最后,結(jié)合具體實例分析三種互動元話語如何實現(xiàn)人格訴諸,并嘗試解釋異同的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1)中美IT企業(yè)《致股東信》中互動元話語均占比超過大半數(shù),中美均大量使用自指語;中方重視增強語的使用,美方則均衡使用模糊限制語和強調(diào)詞。(2)中方主要使用身份(identity)實現(xiàn)人格訴諸,如大量使用復數(shù)第一人稱自指“we”和“our”,偏好使用增強語,建構(gòu)親和、堅定、果斷的企業(yè)人格;美方除使用身份外,還運用人格魅力權(quán)威(charismatic authority)訴諸人格,大量使用單數(shù)第一人稱“I”,縮短與讀者的交際距離,合理把握模糊限制語和增強語的關(guān)系,建構(gòu)友好、審慎、值得信賴的企業(yè)人格。(3)國家文化、企業(yè)文化以及寫作者本人或翻譯都對互動元話語資源分布的不同造成影響:中國文化是集體主義,寫作傾向于讀者-負責型,認為讀者自己可以解讀出作者的含義,而美國是個人主義,善于表達個人觀點,寫作屬于作者-負責型,邀請并引導讀者一步步領(lǐng)會其含義,共同參與話語社區(qū);致股東信的體裁,美方較為熟悉,中方為拓寬全球市場,需入鄉(xiāng)隨俗,且每個公司都有不同的愿景、發(fā)展目標,也對《致股東信》的互動元話語資源分布產(chǎn)生影響;寫作者本人的體裁意識、元話語掌握程度以及翻譯時的語言遷移,甚至作者本人還有特定的寫作風格,這些因素相互依存,共同作用。本研究充實了元話語的研究并從互動元話語的勸說功能角度促進對中美IT企業(yè)致股東信的理解,對中國寫作者在面向國際讀者時如何通過互動元話語實現(xiàn)勸說功能有一定參考價值,同時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體裁意識、元話語使用意識。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H31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付曉麗;;元話語視角的英漢旅游語篇人際代詞分析[J];外語藝術(shù)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2 孫明明;;功能語言學視閾下的元話語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年12期

3 張晴;;元話語意識在口譯中的核心策略及譯例[J];文教資料;2012年18期

4 楊秀云;;元話語的模式分析及對日語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J];景德鎮(zhèn)學院學報;2018年05期

5 王湘;劉金明;;英漢學術(shù)著作前言中的互動元話語對比分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11期

6 夏蓓潔;;基于集合論的政治語篇人際性元話語資源配置與效應研究[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2期

7 鄒積會;;大學英語教師課堂元話語的特征分析及互動式課堂的建構(gòu)[J];校園英語;2018年17期

8 張玉宏;;英、漢法律文本的語法元話語考察[J];華中學術(shù);2016年03期

9 王瑤;;特朗普和希拉里在競選辯論中元話語使用對比研究[J];青春歲月;2017年13期

10 黃威瑋;;男性與女性在英語寫作中的元話語使用比較初探——以華東理工大學英語系三年級學生為例[J];山西青年;2017年1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何宇菲;;中英文學術(shù)書評中元話語與學術(shù)身份構(gòu)建[A];中國社會語言學(2016年第2期 總第27期)[C];2018年

2 楊秀云;;主位推進理論視角下日語元話語作用分析[A];當代外語教育2018年第2輯[C];2018年

3 方梅;;“說是”的話語功能及相關(guān)詞匯化問題[A];中國語言學報(第十八期)[C];2016年

4 李霞;;對話教學下的教學智慧[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理科專輯)[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教授 姜峰;元話語:蘊含的人際互動呈現(xiàn)上升趨勢[N];社會科學報;2018年

2 石敬濤;利益博弈應容忍多元話語表達[N];中國改革報;2006年

3 牛學智;召回人類經(jīng)驗的“元話語”寫作[N];中國藝術(shù)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何瑞涓;中國學術(shù)需要成為元話語的創(chuàng)造者[N];中國藝術(shù)報;2012年

5 彭久國 廖家齊 特約記者 黃輝;齊心協(xié)力卸“包袱”[N];廣安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高健;英語元話語的人際—修辭功能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5年

2 王強;交往行為理論視角下英語學術(shù)語篇中元話語對主體間性的構(gòu)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3 張玉宏;漢語立法語篇的元話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4 施仁娟;基于元話語能力的漢語話語標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5 胡春華;學術(shù)講座中元話語的語用學研究:順應—關(guān)聯(lián)路向[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6 閆濤;中國英語教師課堂元話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7 朱玉山;英語專業(yè)學生寫作文本中元話語使用和分布特征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8 余玲麗;引言與結(jié)論的呼應:基于英漢博士論文體裁的元話語對比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9 楊彬;話題鏈語篇構(gòu)建機制的多角度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鴻桃;英漢自然科學期刊論文結(jié)論部分元話語及體裁比較研究[D];新疆大學;2019年

2 馬靜語;人際關(guān)系管理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師課堂元話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年

3 張瀅;中美例行記者會中互動元話語對比研究[D];大連外國語大學;2019年

4 趙靜;中美IT企業(yè)致股東信互動元話語對比分析[D];安徽大學;2019年

5 張冬蕓;基于語料庫的高中慕課英語教師元話語使用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年

6 李萍;高二學生英語記敘文寫作中元話語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8年

7 王健美;中美政治演講中互動元話語對人際意義實現(xiàn)的對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年

8 王思琦;英漢論文中互動元話語對人際意義建構(gòu)的對比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年

9 金心悅;漢語電視訪談中的元話語研究[D];暨南大學;2018年

10 蔣永芳;中美大學生同主題英語作文中的元話語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

本文編號:261368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261368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bb6b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