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態(tài)翻譯學視域的中原典故英譯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13:22
中原典故是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人們在歷史發(fā)展中不斷創(chuàng)造、總結(jié)、積累下來的物質(zhì)與精神財富的總和,進而形成的典章制度、歷史文化傳統(tǒng)等博大精深的文字總結(jié)。探討中原典故的英譯策略,發(fā)掘和弘揚中原燦爛的歷史文化,正確理解中國幾千年的人文思想和價值觀,為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逐步掃清障礙,讓世界傾聽中原的聲音。
【文章來源】:中州大學學報. 2020,37(05)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中原典故
二、中原典故英譯現(xiàn)狀
(一)典故英譯研究總體數(shù)量少
(二)典故性成語及文學作品的翻譯研究較多
(三)百家爭鳴的理論支撐局面
三、生態(tài)翻譯理論與典故英譯
四、中原典故英譯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文化信息缺失
(二)翻譯直白化
(三)譯文冗長
五、中原典故英譯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充分發(fā)揮譯者的主體性
(二)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
(三)靈活轉(zhuǎn)換“三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中國文化典籍英譯研究的現(xiàn)狀和對策[J]. 張薇.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9(01)
[2]文化語境下漢語典故性成語的英譯[J]. 李華,李延林.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7(11)
[3]生態(tài)翻譯學視閾下中原傳統(tǒng)文化典籍翻譯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 宋海英.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4(06)
[4]中原文化典籍英譯與翻譯人才培養(yǎng)研究[J]. 劉立勝. 中州大學學報. 2013(05)
[5]國家“軟實力”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大中華文庫》編輯出版啟示[J]. 楊牧之. 中國編輯. 2007(02)
[6]談中文人名典故英譯的異化與歸化原則[J]. 張英萍. 咸寧學院學報. 2007(01)
[7]翻譯適應選擇論的哲學理據(jù)[J]. 胡庚申. 上?萍挤g. 2004(04)
碩士論文
[1]生態(tài)翻譯學觀照下《毛澤東詩詞》趙甄陶譯本研究[D]. 蔡文華.湖南師范大學 2017
[2]漢語成語的英譯層次觀初探[D]. 段艾俐.四川外國語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90997
【文章來源】:中州大學學報. 2020,37(05)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一、中原典故
二、中原典故英譯現(xiàn)狀
(一)典故英譯研究總體數(shù)量少
(二)典故性成語及文學作品的翻譯研究較多
(三)百家爭鳴的理論支撐局面
三、生態(tài)翻譯理論與典故英譯
四、中原典故英譯中出現(xiàn)的問題
(一)文化信息缺失
(二)翻譯直白化
(三)譯文冗長
五、中原典故英譯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充分發(fā)揮譯者的主體性
(二)選擇合適的翻譯方法
(三)靈活轉(zhuǎn)換“三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中國文化典籍英譯研究的現(xiàn)狀和對策[J]. 張薇. 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 2019(01)
[2]文化語境下漢語典故性成語的英譯[J]. 李華,李延林.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17(11)
[3]生態(tài)翻譯學視閾下中原傳統(tǒng)文化典籍翻譯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 宋海英.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4(06)
[4]中原文化典籍英譯與翻譯人才培養(yǎng)研究[J]. 劉立勝. 中州大學學報. 2013(05)
[5]國家“軟實力”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大中華文庫》編輯出版啟示[J]. 楊牧之. 中國編輯. 2007(02)
[6]談中文人名典故英譯的異化與歸化原則[J]. 張英萍. 咸寧學院學報. 2007(01)
[7]翻譯適應選擇論的哲學理據(jù)[J]. 胡庚申. 上?萍挤g. 2004(04)
碩士論文
[1]生態(tài)翻譯學觀照下《毛澤東詩詞》趙甄陶譯本研究[D]. 蔡文華.湖南師范大學 2017
[2]漢語成語的英譯層次觀初探[D]. 段艾俐.四川外國語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4909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49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