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視域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1-05-07 11:19
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高職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促進高職英語課程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有效整合,是高職院校實行教學改革、培養(yǎng)面向信息社會創(chuàng)新人才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通過分析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行為特點以及未來職業(yè)崗位需求,制定英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思路、選取教學內容、制定考核方案,探索實踐關注學生學習效果的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達到提高教學效能,提升學生綜合英語應用能力的目的。
【文章來源】:教育教學論壇. 2020,(28)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模式研究的背景
1. 信息技術視域下的學情分析。
2. 信息技術帶給教育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二、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實踐
1. 確定目標要求。
2. 選取教學內容。
3. 設計教學思路。
三、課堂教學實施與成效
1. 課前(驅動)—評估與檢測(Before-Class—Per-assessment)。
2. 課中(促成)—學習與訓練(In-class—Participatory Learning)。
3. 課后(評價)—輸出與產(chǎn)出(Producing and Product)。
四、教學評價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設計[J]. 楊眉. 陜西教育(高教). 2018(04)
[2]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探索[J]. 段珊珊. 高教學刊. 2017(09)
[3]構建“產(chǎn)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 文秋芳.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04)
本文編號:3173301
【文章來源】:教育教學論壇. 2020,(28)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教學模式研究的背景
1. 信息技術視域下的學情分析。
2. 信息技術帶給教育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二、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實踐
1. 確定目標要求。
2. 選取教學內容。
3. 設計教學思路。
三、課堂教學實施與成效
1. 課前(驅動)—評估與檢測(Before-Class—Per-assessment)。
2. 課中(促成)—學習與訓練(In-class—Participatory Learning)。
3. 課后(評價)—輸出與產(chǎn)出(Producing and Product)。
四、教學評價
五、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設計[J]. 楊眉. 陜西教育(高教). 2018(04)
[2]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探索[J]. 段珊珊. 高教學刊. 2017(09)
[3]構建“產(chǎn)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 文秋芳.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5(04)
本文編號:31733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waiguoyuyanwenhua/317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