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漢語愿望表達方式析日漢語言主觀性的表達差異
發(fā)布時間:2017-07-02 03:13
本文關鍵詞:日漢語愿望表達方式析日漢語言主觀性的表達差異,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表達人的愿望和希求時,日語用「たい」和「たがる」來分別表達說話人自己的愿望和他人的愿望。在漢語中,不管是說話人自己的愿望還是他人的愿望,都用一個共同的「想」來表達即可。 本文分三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北京日本語研究中心開發(fā)的中日對譯語料庫(2003)中抽取日語例句和對應的漢語譯句進行分析,考察了日語中愿望助動詞「たい」、「たがる」和漢語中的愿望助動詞「想」的主觀性問題。第一章概括的介紹了歷來與「たい」、「たがる」和「想」相關的先行研究,主要是一些和主觀性相關的研究。并了解了先行研究的不足之處,明確本文的立場。 第二章介紹了歷來對主觀性的定義,表明本文的立場。 第三章分為兩個部分,主要通過實例分析,探討了日語愿望助動詞「たい」、「たがる」和漢語愿望助動詞「想」的主觀性的強弱問題。 考察結果表明,日語和漢語的主觀性是有不同之處。日語一般是在使用時有意識地區(qū)分說話人和他人之間的關系,根據(jù)愿望主體的不同,而分別使用表示說話人自身愿望的愿望表達方式或者表示他人愿望的愿望表達方式。由此可見,日語是直接反映說話人的主觀性的表達形式。也可以說,日語因為是主觀性強的語言,所以使用時有意識地不踏入他人的世界。與之相對的是,漢語中的「想」是既可以表達說話人愿望又可以表達他人愿望的愿望表達。使用時一般不區(qū)分說話人和他人的關系。并且,沒有專指說話人自身愿望的表達方式和專指他人愿望的表達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漢語是不直接反映說話人的主觀性的表達形式?梢哉f,相對主觀性強的日語,漢語的愿望表達沒有那樣發(fā)達的表現(xiàn)形式。
【關鍵詞】:愿望表達 主觀性 たい たがる 想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H36;H13
【目錄】:
- 摘要5-6
- 要旨6-8
- 第一章 序娭8-15
- 1.1 UO楲提起8-9
- 1.2 日本姙の榅望表s摔膜い皮蝸刃醒芯,
本文編號:5083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5083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