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三個譯本中的人物表情翻譯對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9 04:03
本文關鍵詞:《人間失格》三個譯本中的人物表情翻譯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所謂翻譯,是指不同國家的語言、思維意識等的轉(zhuǎn)換。在這轉(zhuǎn)換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很多的障礙。尤其是思維意識等的轉(zhuǎn)換更是難上加難。而在翻譯之中,文學作品的翻譯是最難的。因為在翻譯時,由于譯者的語言及思維意識與原作者的寫作意圖不同,所以與原作的不同就不言而喻,而譯者的不同,譯文也各具特色、不盡相同。那么關于這點,究竟選擇忠于原作思想還是依賴譯者自己的再創(chuàng)造,這樣的議論也不絕于耳。譯者應該以原作者的思想為基礎進行翻譯,并盡量使其保持原作者的寫作意圖。但這對于譯者,無疑是最大的難關。因為每個譯者有自己的翻譯風格、語言特色;譯者對自己喜歡的人物,表達感情不同;譯者對作品的理解不同。 此翻譯報告就是以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代表作之一《人間失格》為材料,對許時嘉先生、楊偉先生、燁伊先生的三個漢譯本進行比較、研究。通過探討文學作品中人物表情描寫的翻譯,來總結關于人物表情翻譯時需要注意的幾點問題。 在翻譯實例的比較中,主要從“笑、怒、慌”三個方面,詳細對比分析了不同譯本中人物表情翻譯的異同。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紹了本文的寫作意圖、選材小說簡介、三個譯本的選擇理由。第二部分是實例對比分析。 (1)、“笑”的實例對比分析,分為主人公的笑及世人的笑。主人公的笑 以三個實例來分析,分別為開篇照片中的笑、對第一個殉情對象的笑及結尾中釋然的笑;世人的笑舉三個例子,分別為女人的笑、比目魚的笑及良子的笑。 (2)、“怒”的實例對比分析,詳細分為具體表現(xiàn)出來的怒和間接表現(xiàn)出來的怒。 (3)、“慌”的實例對比分析,詳細分為“慌張”和“恐慌”!盎艔垺敝饕允謩、動作描述的三個實例來分析;“恐慌”用想象中的地獄之火、血腥的毒龍、神明的三個例子來分析。 第三部分是就這些例句而得出的結論,總結了文學作品中人物表情翻譯是應該注意的問題點。 雖然本文有很多不足及錯誤之處,請老師多多給予指導與啟示。
【關鍵詞】:表情描寫 對比分析 人物性格 作者感情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H36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要旨6-9
- 一.引言9-12
- 二.實例對比分析12-36
- 1.“笑”的實例對比分析12-22
- (1)主人公的“笑”12-17
- (2)世人的“笑”17-22
- 2.“怒”的實例對比分析22-28
- (1)具體表現(xiàn)出來的“怒”22-24
- (2)間接表現(xiàn)出來的“怒”24-28
- 3.“慌”的實例對比分析28-36
- (1)慌張28-32
- (2)恐懼32-36
- 三.結論36-38
- 參考文獻38-40
- 作者簡介40-41
- 謝辭4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平野謙;太宰治論[J];外國文學;1998年01期
2 楊偉;太宰治思想發(fā)展試論[J];外國文學;1998年01期
3 焦欣波;;太宰治戰(zhàn)后小說的自殺意識[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薛云虹;;淺析太宰治的文體特色——以《斜陽》、《人間失格》為中心[J];考試周刊;2009年01期
5 陳希我;;太宰治的“生”、“罪”、“死”[J];名作欣賞;2010年10期
6 一鷗;孫維才;;太宰治的生活與創(chuàng)作[J];外國問題研究;1985年02期
7 陳潮涯;;讀太宰治的《人間失格》[J];文學教育(上);2010年08期
8 沈瑤;;自我解體的焦慮與救贖——以太宰治的自殺為視點[J];現(xiàn)代語文(文學研究);2011年03期
9 孫維才;;自我否定與生存的軟弱性——評析太宰治[J];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3期
本文關鍵詞:《人間失格》三個譯本中的人物表情翻譯對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76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3776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