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與漢語同形的日語四字熟語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0-12-20 22:35
中國的四字成語和日本的四字熟語都是自古以來人們口口相傳的,蘊含著教育、諷刺寓意的短語和佳句。在構成上,由四個字組成,整體的意思從每個字的字義分離,一般作為慣用語被使用,幾乎都是慣用的語句。無論是哪個國家,不管是哪一種語言,都有熟語和諺語的存在。那是一個民族語言智慧的結晶、言語的升華。通過對熟語的研究,能夠深入了解所屬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風俗習慣。如果說語言能夠承擔起其民族文化的驅動力的話,熟語正是具體展現(xiàn)其民族的地理環(huán)境、社會、歷史、思維方式、審美等的存在。在中日兩國語言中,四字熟語的數(shù)量很多,而且在日語里,與中國四字熟語的詞形相同,或者非常相近的四字熟語更是種類繁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斗轉星移,中日兩國四字熟語的詞義都分別漸漸地發(fā)生了變化,在與漢語同形的日語四字熟語之中,有與漢語詞義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本文把《新明解四字熟語辭典》中收錄與漢語四字熟語同形的四字熟語分別找出,并和漢語四字熟語的意義進行比較,將其分為“同形同義”“同形類義”“同形異義”三類,并分析其意義變化的原因,從根源探究二者詞義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從而比較出兩國在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差異。最后通過問卷調查以及數(shù)據(jù)分析的方法,驗...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要旨
1 序章
1.1 問題の提出
1.2 研究の目的と意義
1.3 先行研究
1.3.1 中國側の先行研究
1.3.2 日本側の先行研究
1.3.3 先行研究の問題點
1.4 研究の範囲と方法
1.4.1 研究の範囲
1.4.2 研究の方法
2 四字熟語の概念と出典
2.1 四字熟語の概念
2.2 中國語の四字熟語の出典
2.3 日本語の四字熟語の出典
2.3.1 中國からの四字熟語
2.3.2 日本特有の四字熟語
2.3.3 仏教からの四字熟語
3 中國語と同形である日本語四字熟語の分類
3.1 同形四字熟語の限定
3.2 同形同義の四字熟語
3.3 同形類義の四字熟語
3.4 同形異義の四字熟語
4 中日両言語の同形四字熟語の差異の要因分析
4.1 同形四字熟語が生じる要因
4.2 同形四字熟語の差異の要因分析
4.2.1 自然環(huán)境と地理環(huán)境の要因
4.2.2 文化背景の要因
4.2.3 言語変遷の要因
5 中日同形四字熟語の教授への啓示
5.1 四字熟語の使用狀況に関する調査
5.1.1 調査方法
5.1.2 アンケート調査の概要
5.1.3 アンケート調査の集計結果
5.2 アンケート調査の集計結果に対する分析
5.2.1 設問1「天真爛漫」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2.2 設問2「朝三暮四」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2.3 設問3「傍若無人」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2.4 設問4「落花流水」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2.5 設問5「紅口白牙」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3 教授法への一提言
6 終章
6.1 まとめ
6.2 不足點と今後の課題
參考文獻
別添資料(アンケート)
謝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語四字成語與漢語成語在詞形、詞義上的比較[J]. 王銳. 日語學習與研究. 2006(04)
[2]漢日成語對比研究[J]. 鄭亨奎.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01)
[3]日語成語的文化闡釋[J]. 萬紅梅.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4]古代中日教育文化交流對日本熟語的影響[J]. 潘發(fā)勤. 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 2004(04)
[5]中日同源成語的比較研究[J]. 馮峰.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S1)
[6]漢日四字熟語研究[J]. 魯暢.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2(05)
[7]中日同源成語意義的異同[J]. 馮峰. 日語學習與研究. 2001(01)
[8]四字熟語的構成方式[J]. 張慧芬. 日語知識. 1997(12)
[9]簡論日語成語[J]. 盧春生. 外語教學. 1984(04)
碩士論文
[1]中日同形詞對比及其教授法研究[D]. 曹永馨.山東師范大學 2013
[2]中國四字成語與日本四字熟語之比較研究[D]. 張楠.南京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28672
【文章來源】:遼寧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要旨
1 序章
1.1 問題の提出
1.2 研究の目的と意義
1.3 先行研究
1.3.1 中國側の先行研究
1.3.2 日本側の先行研究
1.3.3 先行研究の問題點
1.4 研究の範囲と方法
1.4.1 研究の範囲
1.4.2 研究の方法
2 四字熟語の概念と出典
2.1 四字熟語の概念
2.2 中國語の四字熟語の出典
2.3 日本語の四字熟語の出典
2.3.1 中國からの四字熟語
2.3.2 日本特有の四字熟語
2.3.3 仏教からの四字熟語
3 中國語と同形である日本語四字熟語の分類
3.1 同形四字熟語の限定
3.2 同形同義の四字熟語
3.3 同形類義の四字熟語
3.4 同形異義の四字熟語
4 中日両言語の同形四字熟語の差異の要因分析
4.1 同形四字熟語が生じる要因
4.2 同形四字熟語の差異の要因分析
4.2.1 自然環(huán)境と地理環(huán)境の要因
4.2.2 文化背景の要因
4.2.3 言語変遷の要因
5 中日同形四字熟語の教授への啓示
5.1 四字熟語の使用狀況に関する調査
5.1.1 調査方法
5.1.2 アンケート調査の概要
5.1.3 アンケート調査の集計結果
5.2 アンケート調査の集計結果に対する分析
5.2.1 設問1「天真爛漫」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2.2 設問2「朝三暮四」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2.3 設問3「傍若無人」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2.4 設問4「落花流水」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2.5 設問5「紅口白牙」という四字熟語の意味分析
5.3 教授法への一提言
6 終章
6.1 まとめ
6.2 不足點と今後の課題
參考文獻
別添資料(アンケート)
謝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日語四字成語與漢語成語在詞形、詞義上的比較[J]. 王銳. 日語學習與研究. 2006(04)
[2]漢日成語對比研究[J]. 鄭亨奎. 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01)
[3]日語成語的文化闡釋[J]. 萬紅梅.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01)
[4]古代中日教育文化交流對日本熟語的影響[J]. 潘發(fā)勤. 石家莊師范?茖W校學報. 2004(04)
[5]中日同源成語的比較研究[J]. 馮峰.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S1)
[6]漢日四字熟語研究[J]. 魯暢.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2(05)
[7]中日同源成語意義的異同[J]. 馮峰. 日語學習與研究. 2001(01)
[8]四字熟語的構成方式[J]. 張慧芬. 日語知識. 1997(12)
[9]簡論日語成語[J]. 盧春生. 外語教學. 1984(04)
碩士論文
[1]中日同形詞對比及其教授法研究[D]. 曹永馨.山東師范大學 2013
[2]中國四字成語與日本四字熟語之比較研究[D]. 張楠.南京師范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286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92867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