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文化概念的生成與語義特性
本文關鍵詞:試析文化概念的生成與語義特性,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文化概念是一種重要的民族符號,它從精神屬性上象征、映現(xiàn)著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文化能量及社會文化變遷,具有自身特有的生成機制和意義內涵。論文著重探討俄羅斯文化概念的生成與語義特性、語義構成問題。首先分析俄羅斯文化概念形成過程及相關因素,其次討論文化概念同詞義之間的語義的區(qū)別,最后對文化概念語義要素及其層次關系、文化概念結構特征做出相應描述。分析和討論將有益于深化對俄羅斯文化概念內在組織特性的認識,可幫助我們從深層次上審察并挖掘俄羅斯文化概念的語義內涵及本質特征。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大連外國語大學俄語系;
【關鍵詞】: 文化概念 概念生成 語義特性 詞義 語義結構 概念分析
【基金】:黑龍江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創(chuàng)新團隊“俄語語言學創(chuàng)新研究”(TD201201)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俄羅斯民族主干文化概念分析與解讀”(13JJD740011)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35
【正文快照】: 1.引言文化概念不僅是一個民族的深層文化認識方式,更是塑造和構筑該民族心靈世界的基本文化形式和精神手段,“每一種文化中的世界模式都建構于一整套的普遍文化概念和文化常量”(Маслова,2006:74),而文化概念這一特定的功能、含義同概念本身的文化實質內容、特性是聯(lián)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國棟;;也談概念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2 陳勇;;關于概念分析的本體論思考——以“語言的邏輯分析”課題組的研究為例[J];外語研究;2011年01期
3 隋然;語言認知理論研究中的概念現(xiàn)象問題[J];外語學刊;2004年04期
4 朱達秋;俄羅斯精神內核與東正教[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5 劉玉梅;;后語哲視閾下“意義世界”的建構[J];外國語文;2013年01期
6 趙愛國;;語言文化學方法論[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7年11期
7 劉宏;;試析文化觀念在語言與文化教學研究中的中心地位[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年11期
8 彭文釗;;語言文化學研究的基本單位問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年05期
9 姜雅明;;對“концепт”的解讀與分析[J];中國俄語教學;2007年01期
10 楊秀杰;;民族文化研究的語言之途[J];中國俄語教學;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馬志華;謝雪嬌;;唐卡符號在社會變遷中的建構與解讀——以德格八邦噶瑪噶孜唐卡畫的田野調查為例[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1期
2 趙曦;趙洋;;全球化視野中羌族釋比文化與基督教文化對話分析——論中西多元文化對話中的羌族釋比文化(中)[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3期
3 趙曦;趙洋;;羌藏文化對話發(fā)展中的羌族釋比文化——論中西多元文化對話中的羌族釋比文化(下)[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4 吳建冰;李作華;;稻作文化旅游與旅游發(fā)展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8期
5 廖瑩;;以城市雕塑為例闡釋地域性公共藝術建設的意義——黔東南地區(qū)下司縣入口城市雕塑設計[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5期
6 余亞斐;;荀學與西漢儒學之趨向[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何小平;;論苗族作家龍寧英創(chuàng)作的審美人類學詩學特征[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8 徐祖瀾;;明代“以法治腐”的文化解釋[J];北方論叢;2010年01期
9 梁景時;文化精華與糟粕特征新論[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歐陽彬;追尋意義——近代中國轉型時代的價值重建[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建斌;;理解與表達:對凱利傳播儀式觀的解讀[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劉春;;解析傳統(tǒng)圖形與現(xiàn)代旅游產品開發(fā)設計的契合——以傳統(tǒng)懸魚造型圖案在旅游產品開發(fā)設計中的運用為例[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3 周敏浩;劉彥蕊;;社會變遷的基本理論范式與表現(xiàn)形式評述[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4 史艷蘭;;從物的消費到符號消費——石林景區(qū)導游詞的象征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5 楊孝鴻;;斗雞及其內在的文化意義與社會時尚——以南陽英莊漢畫像石《斗雞圖》為中心[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馬漓,
本文編號:49363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49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