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漢語建議言語行為對比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H35;H1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明光;;英語句式習語的言語行為特征[J];外國語言文學研究;2008年02期
2 李軍華;張伯茹;;傾瀉式“宣泄”言語行為的模式、類型及其特點[J];貴州工程應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9年01期
3 李錦;;英漢虛假拒絕言語行為成因?qū)Ρ妊芯縖J];文學教育(下);2019年05期
4 李松蔓;彭爽;;現(xiàn)代漢語批評言語行為的策略探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04期
5 文兵;;言語行為認定模式在雙語間的應用研究[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年05期
6 賈明秀;;表態(tài)言語行為研究概覽[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年10期
7 東文娟;胡范鑄;;漢語“語篇支持性”言語行為標記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19年04期
8 孫藝玲;金曉艷;;言語行為構(gòu)式的界定及分類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04期
9 陳樂樂;;簡論塞爾《什么是言語行為》的思想[J];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018年15期
10 劉文瓊;;《紅樓夢》中王熙鳳的拒絕言語行為[J];文教資料;2017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俊;張積家;;教師管教言語行為的比較研究[A];中國心理學會發(fā)展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二00六年度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陳俊;張積家;;教師管教言語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A];中國心理學會發(fā)展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二00六年度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陳咪咪;;批評言語行為中日對照研究——以電視劇為題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2年會論文集[C];2012年
4 張蒙蒙;;歐美留學生批評言語行為調(diào)查研究[A];2018年對外漢語博士生論壇暨第十一屆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8年
5 唐炎;龔堅;郭禮;張新;;基于言語行為的體育教師課堂角色的實證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6 陳俊;張積家;張艷輝;;教師管教言語行為語效的比較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陳俊;張積家;;教師管理績效與言語行為運用關(guān)系研究[A];中國心理學會發(fā)展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二00六年度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李顏偉;;《不毛之地》的微觀言語行為及其主題闡釋力[A];發(fā)揮社會科學作用 促進天津改革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二屆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C];2017年
9 胡友信;;“THANK YOU”用語的言語行為與作用[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6年
10 魯協(xié)源;謝麗;;對漢語言語不禮貌的順應性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shè)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C];201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寧波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公共教學部 陳夢納;基于合作學習的師生言語行為案例研究[N];科學導報;2017年
2 安徽省臨泉縣城中南路學校168信箱 牛銳;依照目的 調(diào)控語言[N];山西青年報;2018年
3 張國功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重構(gòu):邏輯起點的重立與內(nèi)涵構(gòu)建[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口述 陜西省黃陵縣公安局城關(guān)派出所民警 張玉林 整理 陳磊 代爭輝 孫力;處警民警如何“說動”醉酒者[N];人民公安報;2013年
5 張耕;“我管你”,是管還是不管?[N];語言文字周報;2019年
6 羅建湖;您做好服藥心理準備了嗎[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7 美國著名哲學家 羅格斯大學哲學系教授 羅格斯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 厄尼·勒坡爾 美國哲學家 認知科學家 馬修·斯通;語義與語用[N];光明日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關(guān)英明;現(xiàn)代漢語致歉言語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2 文兵;漢英維護言語行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劉龍根;意義底蘊的哲學追問——從言語行為意義論到實踐意義論[D];吉林大學;2004年
4 趙明煒;會話的交互言語行為模式[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5 陳海慶;語篇連貫:言語行為模式[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趙微;指令行為與漢語祈使句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7 陳俊;教育者管教言語行為的心理效應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唐禮勇;中國人言語行為的社會學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9 方珍平;表達的認知量度觀[D];復旦大學;2006年
10 尚曉明;人和世界語境中的言語行為建構(gòu)與透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菁;韓中命令句的言語行為特點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9年
2 吳逸玫;淺析禮貌言語行為的中德德中口譯[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9年
3 彭鑫;德漢祝愿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湘潭大學;2019年
4 羅秀丹;漢泰邀請言語行為的對比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9年
5 聶曉芳;漢語老撾語道歉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9年
6 石楠楠;漢英雙語者道歉言語行為中的語用反向遷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
7 劉興;環(huán)保標語語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9年
8 石金定;俄漢語建議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9年
9 張譽上;孟子的“勸說”言語行為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9年
10 周雯迪;習近平主席外交演講的言語行為研究[D];廣州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78749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2787490.html